慈禧为何怕看电影 慈禧对放电影有什么阴影
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值慈禧七十大寿。为讨好慈禧,英国公使进献电影放映机一部和影片数套,在宫内放映,为寿诞助兴。不料这次放映极不顺利,刚放映了三本影片,发电机发生意外爆炸,险些伤人。慈禧大怒,视电影为不祥之物,此后宫内再不准放映。
皇宫里放电影引起爆炸,慈禧视电影为不祥之物,1895年12月28日,法国青年实业家路易·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里正式公开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几部短纪录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婴儿喝汤》、《浇水的园丁》等。这一天被公认为是电影时代的诞生。电影很快向世界各地传播,电影发明的第二年就传到了中国。1896年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就有了电影放映。又过了6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电影传到了北京。
当时一个外国商人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前门外打磨厂租用福寿堂饭庄,放映了纪录短片《黑人吃西瓜》、《脚踏车赛跑》等。穿着长袍马褂,拖着长辫子的北京人看到在一块白幕布上人物竟活动起来,真是大惊失色,拍案称奇。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国商人林祝三自欧美归国,携带放映机、影片等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外国自运影片在国内放映电影之始。
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值慈禧七十大寿。为讨好慈禧,英国公使进献电影放映机一部和影片数套,在宫内放映,为寿诞助兴。不料这次放映极不顺利,刚放映了三本影片,发电机发生意外爆炸,险些伤人。慈禧大怒,视电影为不祥之物,此后宫内再不准放映。
另一次在王公府邸中的放映也遭意外。1905年清*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其中端方在回国时带回了电影放映机和影片。1906年宴请载泽时以“演电影自娱”,还让何朝桦讲解。不幸放映中突然爆炸起火,何朝桦竟被炸死。电影再一次被认为是不祥之物。尽管在宫廷府邸中放电影屡次发生事故,但并没有阻挡电影在民间的流传。在饭庄、茶园、戏院中电影放映越来越多,并日益成为一种受市民欢迎的新的文化娱乐形式。
外国人最早在京拍电影,大多是猎奇的电影短片,在北京最早拍摄电影,比在北京放映电影的时间还要早。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前后,一些外国电影商人和摄影师来到北京,拍摄了一批歪曲事实或猎奇的电影短片。
1900年7月,日本吉泽商店派人赴北京拍摄名为《义和团事件》的影片,共十六本,回国后曾公开上映。1900年8月,英法合拍了一部《中国教会被袭记》的影片,把中国人的反帝斗争污蔑为危及西方文明的“黄祸”。
1902年,美国一家电影公司在京拍摄了《义和团在北京的*》、《北京前门》等。1908年,意大利人拍摄了《西太后光绪出大丧》、《强行剪辫》等。以上这些欧美人士在北京拍摄的早期电影都不是娱乐性的,更不是艺术性的,只是带着极大的偏见和猎奇的心理拍摄了中国的落后愚昧,为八国联军在北京的罪行辩护。
中国第一部电影,在照相馆中诞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秋,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诞生。这是中国民族电影的开山之作,仅比世界电影诞生晚10年。
中国第一部电影的制作人是任景丰。他是东北沈阳人,早年曾在日本学习过照相技术。回国后于1892年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旧址(现宣武实验幼儿园)开设了一家照相馆,名叫“丰泰照相馆”。当时北京的照相馆多是外商经营的,丰泰是第一家中国人开设的照相馆。
任景丰喜欢照相,也喜欢看电影。但他看到电影都是外国人拍摄的,拍的也都是外国景物和事件,中国人能不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拍出来给老百姓看?他决定拍一部中国电影。他从东交民巷德商专营照相与摄影器材的祈罗福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制造的手摇木壳摄影机和胶片14卷。器材准备好了,拍什么内容呢?当时京戏最受广大市民欢迎,而谭鑫培是红极一时的名角。于是决定邀请谭鑫培拍摄由他主演的名戏《定军山》。
拍摄就在丰泰照相馆院内,利用日光进行,由照相技师刘仲伦担任摄影。由于是无声片,只拍了戏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等动作场面。前后拍了三天,共拍影片三本。《定军山》中的黄忠是谭鑫培擅长的角色,尽管只拍了片段,但他表演精湛,很好地表现了角色的忠勇气概。电影拍完后在大栅栏一带放映,深受欢迎,引来“万人空巷来观之势”。
旗开得胜使任景丰备受鼓舞,接着他又拍摄了谭鑫培表演的《长坂坡》片段,俞菊笙表演的《青石山》、《艳阳楼》,俞振庭表演的《金钱豹》、《白水滩》片段等。
正当任景丰的电影拍摄顺利进行时,1909年一场意外大火烧毁了丰泰照相馆,摄影机等电影器材均毁于大火,也终止了他的电影拍摄活动。
北京第一部长纪录片,拍摄孙中山先生出殡,民国十四年(1925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公园举行了盛大的悼念活动,摄影师黎伟民拍摄了纪录片《孙中山先生出殡及追悼典礼》共两本。这可算是中国人在北京拍摄的第一部长纪录片。追悼会后,孙中山先生灵柩暂存香山碧云寺。1929年5月,南京紫金山麓中山陵竣工后,灵柩移送中山陵。摄影师张玉亭随行拍摄了长达1500余米的大型纪录片《奉安大典》,记录了沿途许多极为珍贵感人的镜头。此片上映轰动一时。日寇侵占北京时,掠走了该片全部底片。
张玉亭是北京最早的电影摄影师之一。他1914年在法国百代电影公司驻天津办事处学习电影放映、摄制、发行业务。1920年百代公司在北京建立办事机构,张玉亭负责影片调度管理兼电影放映。1930年他在北平东四牌楼南路东开办“玉亭商行”,是北京最早的专门经营摄影、洗印、制片、放映、电影器材代理业务的机构。
钱壮飞父女
出演北京故事片开山之作
民国十五年(1926年),由赵续廛、徐光华在西四太平仓创建光华影片公司。拍摄了由徐光华编导、张玉亭摄影的故事片《燕山侠隐》(又名《燕山豪侠》)共12本。这是北京故事片的开山之作。当时在北京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员钱壮飞为掩护身份也投资光华影片公司,而且他和他的女儿黎莉莉、儿子钱江都在《燕山侠隐》中出演了角色。同年,光华影片公司又拍摄了由崔理筠编剧,徐光华导演,张玉亭摄影的9本故事片《西太后》。这是在北平实地拍摄的第一部清宫故事片,上映后卖座极佳,一时“轰动九城”。
由于电影上映获利不小,20年代后期北平相继成立了好几家小规模影片公司。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民新等几家中小影片公司联合组成新华影业公司,创办人和经理是罗明佑。罗明佑曾是北京大学法科学生。因张玉亭经常到北京各大学放映电影,与罗明佑结识。罗也对电影极感兴趣,两人成为密友。
1929年新华影业公司投拍描写老北京社会风情的故事片《故都春梦》,由朱石麟、罗明佑编剧,孙谕导演,黄绍芬、张玉亭摄影。1931年春,罗明佑、黎北海等几十位社会名流,以新华公司为基础,向社会各界募集股金,创办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简称“联华”)。总部设在上海,北平分公司设在东安门大街真光电影院内。他们提出了“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的制片口号。在北平又拍摄了《故都春梦》续集等影片,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电影公司之一。由于北平在电影放映和拍摄上都很活跃,当时国内几家知名的电影公司都在北平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如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的代办处设在南河沿北口内磁器库,上海艺华电影代办处设在灯市口椿树胡同。
相关阅读:慈禧坐奔驰小轿车 司机跪着开车差点酿成车祸
说起北京的风情,人们很快就会想起胡同、四合院,甚至是北京的各种小吃和玩意儿。确实,这些都是北京文化的代表,但却不是全部。
其实,只有深入北京的生活,到老北京的茶馆和胡同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所收获的东西才是最为朴素的北京风情。在这些人们休闲和生活的地方能听到人们谈论国事的声音,能听到家常里短的话题,还能听到说者开心、听者有趣的北京城里的坊间奇闻,就是这一切成为北京风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北京最早的铁路和车站
1864年,北京城内出现了第一条铁路,它是英国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的,大约有600米长,为窄轨铁路。英国人当时修建这条铁路的目的是为给自己的火车做宣传广告,所以还用一台小型蒸汽机车拖着3节车厢在铁道上来回地行驶。很快,清*以“殊甚骇怪”为名,勒令英国人杜兰德把这条铁路拆除。
1888年,慈禧太后准许了李鸿章在*紫光阁修建铁路的奏折。这条铁路从皇宫中的北海到*,是总长度为1510米的窄轨铁路。铁路建成后,李鸿章又从法国进口了一台新盛公司制造的蒸汽机车和六节客车车厢作为慈禧的御车。该车由一节上等豪华车厢、两节上等普通车厢、两节中等车厢、一节行李车厢组成。其中豪华车厢为皇帝和皇后专用。整列车价值六千两白银。但是这些机车和车厢的造价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因为法国人想不惜本钱在清王朝做一个活广告,把火车推销给清*的上层,让他们接受这些洋玩意,最终达到同意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
后来,这条铁路又向北延伸,经过福华门到北海的阳泽门,沿着北海西岸向北经过阐福寺、浴兰轩、大西天,到达终点静清斋。福华门内、福华门外至阳泽门、阐福寺这三处都地处交通要道,安装永久性铁轨会给行人车马带来不便,所以在这三段分别安装了活动铁轨。
1888年底,慈禧同意了李鸿章的试车奏折。在试车时,慈禧被震耳的汽笛声和蒸汽机车巨大的排汽声吓得不轻,但是为了保持自己太后的尊严,她又不便直说,最后以火车的动静太大会破坏皇城的龙气,以及火车司机坐在她前面有损皇家威仪为理由,下旨不准用烧煤的火车牵引大清皇家专列。但是这条铁路和列车却可以使用,所以就出现了世界铁路史上最为可笑的闹剧。每天早上慈禧到勤政殿上朝及下朝时就乘坐这条铁路上的火车,但是火车开行时却没有牵引机车,而是使用大量宫内太监挽着黄缎子织成的绳索拉着这六节火车车厢跑。慈禧在乘坐专列出发时和她坐轿子一样,很多人前呼后拥,专列前有两队太监手持幡旗在铁道两旁引导,另有多名太监用黄缎拉着火车前行,列车后还跟随着一些侍奉的太监。虽然这条铁路上的火车没有使用蒸汽机车,但却是北京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铁路、车站以及列车。
五、宫廷里跪着开车的司机
1901年,身为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用一万两白银购进了一辆奔驰小轿车,作为送给慈禧六十大寿的贡礼。这是一辆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与辐条、铜质车灯、实心轮胎、两轴四轮的敞开式汽车。其车厢内有两排座位,前排座位是只能乘坐一人的司机座,后排是可以乘坐两人的乘客席。车厢的上方还撑有一顶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车篷,车篷的四周缀有黄色的丝穗。发动机被安置在乘客席座位的下部,发动机旁的齿轮变速箱把动力传递给后轴,最高时速为每小时19公里。
袁世凯得到这辆汽车后,就迫不及待地把它运到宫里献给慈禧。由于此车设计新颖、工艺精湛,慈禧还从没有见过这种先进而且漂亮的洋玩意儿,心中大喜,就收下了。当时全国还没有会开汽车的人,可是慈禧想坐汽车过把瘾,就下令招纳司机。后来有11人参加了应试,其中有一位名叫孙富龄。他当时专门为皇家贵族赶马拉车,由于为人机灵,很得太后的赏识,于是被选中去学开车,并很快就学会了。自此,一有时间,慈禧便在皇宫中坐着汽车兜风。有一次,她乘坐汽车从颐和园回紫禁城。这时大太监李莲英突然发现:原来的马车夫孙富龄成了现在的汽车司机,他不仅坐着,而且还坐在老佛爷的前面,这怎么了得?有失老佛爷的尊严呀!于是他就告诉慈禧:开车的是个奴才,整天坐在太后前面有失体统。于是,他便命令司机要跪着开车。但是,司机跪着开车没办法踩刹车,很容易出危险,但是这个情况又不能告诉慈禧,所以司机也只好默不做声了。
一天,慈禧坐汽车时发现车开得很慢,便追问孙富龄怎么回事。孙富龄不敢说是李莲英吩咐自己跪着开车,没办法踩刹车,为了安全才开得这么慢,只好编了个谎话说车子有点坏了,不能开快。后来,司机因不能用手代替脚来踩油门和刹车,在路上险些酿成车祸。这可吓坏了王公大臣们,他们纷纷请求慈禧不要坐汽车了。在群臣的苦劝下,慈禧无奈地被人搀扶下车,中途又换了十六抬大轿。后来,慈禧渐渐对坐汽车失去了兴致,这辆汽车就闲置在颐和园内。而跪着开车的司机孙富龄害怕自己日后有麻烦,也携家带口逃出北京去了。
揭秘:北海的小火车桥曾是慈禧专线
北海小火车桥
在北京的北海五龙亭浮翠亭的西侧,有六个方形水洞,水洞上面铺石为路,人来车往,并不引人注意。其实这几个涵洞非常有纪念意义,因为这就是清代为慈禧太后乘坐小火车入园铺架的铁路桥,这也是这条铁路留下的惟一遗迹,后人将这里称为“小火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