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左榜状元”第一人张起岩:七岁通四书五经
张起岩(1285—1353年),祖居山东章丘相公庄魁文街中首路南,现在“藏书楼”遗址犹存。他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谥号文穆公。
元代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集权的朝代。元代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等人: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三是汉人;四是南人(指长江以南的汉人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举行科举考试时,元代制定的政策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不仅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开考,而且在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考两场,而汉人和南人则须考三场。御试时虽然四种人都考试策问一道,但只要求蒙古人和色目人在五百字以上,而汉人和南人必须在千字以上。另外,在考试内容上也有分别,出给蒙古人、色目人的题目比较容易做,出给汉人、南人的题目比较难做。放榜时,蒙古人、色目人列为一榜,称“右榜”,汉人、南人另列一榜,称为“左榜”。汉人张起岩金榜题名,他不仅是元代汉人中第一名状元,也是元代山东人中唯一的状元。
张起岩幼时勤奋好学、嗜书如命、聪颖过人。七岁即通四书五经,亦善诗词。他曾对父母曰:“吾宁可一日无食,不可半日无书。”他16岁便学有所成,被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因政绩卓著又被升迁为安丘县令。他19岁那年,元代科举首次开试,他成绩超群,金榜题名,考中进士第一名。
文宗时,张起岩任大礼使,后升为参议中书省事。顺宗时,被提拔为陕西邢台待御史。当时,蝗灾蔓延,庄稼颗粒未收。灾民中出现生食人肉的惨景,他如实呈报朝廷,开仓放粮,架锅舍粥,使百姓度过灾年。至元三年其出任江南行台待御史,随后又出任燕南廉访使。至正元年被升任为江南行台御书中丞,拜为翰林学士承赐知制浩廉修国史,知经筵事。至正三年,其又被调为翰林承旨,担任总裁官,累迁至荣禄大夫。
张起岩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正色立朝、外和中刚,当时便有“元代欧阳修”之誉。他任监察御史时,敢于抗言直谏。曾与丞相刺沙辩难。因言辞过激而获罪。他义正辞严地说:“弹劾罪官,议论朝政,是御史的天职。如果因尽职而获罪,则会使风纪解体,忠良寒心。况且广开言路、维护政体,本是效法祖宗的治国之道。”最终,泰正皇帝被他的勇气所折服,当庭无罪释放,官复原职。
他担任燕南廉度使时,严厉打击放高利贷的富绅豪强,为平民百姓出了怨愤之气。他还抨击封河神为侯爵的迷信活动,并且疏通河道、修堤筑防,为当地平息了水患涝魃,博得了百姓的赞誉。
泰定元年二月,当时担任监丞的张起岩主张废除旧法,以德行为标准选择人才,遭到中书左司员外郎徐有壬的反对。但他不惧强势,据理力争,使新政得以施行。担任侍礼郎的王炜曾上书皇帝8000言,抨击当朝的政治腐败。张起岩选贤认良、坦言论事是他一贯的德行,他极力推荐上书皇帝让王炜担当要职。他超人的胆识和魄力感动了皇帝,终于如愿以偿。此事不但声震朝野,而且名闻四夷,使张起岩威望大增。
作为文学家的张起岩才思敏捷,文字洗练、优美。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他在全国各地名山大川都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大量诗词碑刻。泰定二年,他曾在崂山聚仙宫撰写了《聚仙宫碑铭》:“兹山俊秀横天东,下插沧海高凌空。丹崖翠碧何穹窿,琼枝棋树分梦茸。”他在潍坊浮烟山东麓的麓台曾留下一方碑刻,上面刻有其撰写的诗《麓乡秋月》:“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煌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照人来。”济南舜园中还保留着至治三年由他撰写的碑刻。
张起岩又是位学识渊博的史学家。元统元年,他曾与欧阳玄等人奏诏,撰修了泰定、元历两本实录,史料全面翔实、立论精当,史学中存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他一生苦读不缀、善诵精撰,既熟悉金、辽典章故事,又知晓宋儒道学原委。至正三年三月,元顺帝下诏撰修“三史”,御史中丞张起岩、翰林学士欧阳玄、待御史吕思成为“总裁官”,并推选一批史官正式开局。到至正五年十月,“三史”成立定稿,张起岩对此书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得到宫廷内外的一片赞誉。
至正八年,元顺帝又下诏撰修功臣、后妃列传。以学士承旨张起岩、学士杨宗瑞、待讲学士黄瑞为总裁官。张起岩对各方面来稿不论作者地位高下,一律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整部史料据实审定,精益求精地完成了编撰使命。
张起岩在诸多史书编撰中,对人和事处于公心,不为权贵所左右,不偏袒任何一方。表现出一名史学大家的风范,在历代史界也都被传为美谈佳话。
“三史”编撰结束,皇帝为他等授勋加爵封“文穆公”,但他按当朝律规辞官退职,遂告老还乡。此时,他已是65岁高龄的长者了。
张起岩身居高位、历任显职,但他赡养父母,不忘尽责尽孝,衣食住行、防瘟除疫必躬身过问。照顾同胞兄弟从读经习文、成家入仕都悉心指教。他虽在京城为官,但对亲眷却关怀备至,在故乡十里八村传为佳话。
他生活相当节俭质朴,一生爱吃素食,和酒肉山珍无缘。把毕生节省下来的俸禄都用于周济师长故交、同族兄弟。本族的一位堂叔,家贫如洗,又逢涝灾,豆黍欠收,病饿而亡却无力发丧。张起岩获知此事,从给亡者置办寿衣、购买棺木到发丧出殡等一概包揽。
本村街坊四邻家中有难,他也尽力接济。长此以往,到至正十三年,享年68岁的张起岩病故辞世。此时,他的家境已是“廪无余栗、宅无余财”了。
张起岩是元代章丘人,故里为表彰他的历史功勋,明清两代曾在章丘县衙驻地、绣江河畔(现在的绣惠镇)为其建造起构筑精巧的“状元坊”一座,以表怀思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