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陈仓”的刘邦部下可能是韩王信?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除了秦始皇,还有两个人物破绽最多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反差最大,一个是项羽,一个是韩信。贬低秦始皇是汉代的政治需要,也是当时的政治环境使然,而把项羽塑造成盖世英雄,把韩信塑造成才高八斗功高盖世最后却被杀身亡,则完全有可能是司马迁的私心作祟。司马迁怀才不遇,司马迁被汉武帝无道地施以宫刑,项羽高大,汉武帝的先祖刘邦就显得卑微了;韩信冤屈,则汉代连同汉武帝的统治就显得黑暗了。司马迁天才的文学创作,达到了这个目的。

我在《真项羽》一书和先前的诸多博文中,已经分析了项羽身上诸多有悖常理,有背史实的地方。

钜鹿之战项羽8个月三次进攻都没能越过漳水,司马迁却写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

固陵之战明明项羽被刘邦包围在固陵城中,司马迁却写项羽把刘邦打得只顾自守不敢出战;

垓下之战明明项羽被打败撂下军队临阵脱逃,司马迁却写四面楚歌是刘邦施诡计骗了项羽,又用美人煽情使后人感叹项羽战场失意毕竟情场得意等等。

项羽文学形象的成功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谬误,还在国人心中熏陶出一种卑劣的个性:失败了总是怪罪于别人,对手下流对手阴谋诡计我是正人君子。其结果不是做正人君子而是去钻研阴谋诡计。如今市面上人生计谋、职场计谋、官场计谋的书文走俏就是一个旁征。

韩信同样如此。他的文学形象除了给我们许多历史谬误之外,同样熏陶出一种卑劣的个性:受到批评和挫折不是检讨自己,同样是怪罪于别人,用功高震主才高君畏来自我麻痹。

司马迁不惜笔墨,十分之一的篇幅只写了一段对话

提起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人们立刻会把它与淮阴侯韩信联系起来。民间也有折子戏等文学作品流传,说是韩信帮助刘邦认清了主要敌人是项羽,也是韩信为刘邦指明了东进中原的前进方向,更是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妙计,帮助刘邦顺利突破三位秦帝国降将的*,重新占领咸阳等地,为后来刘邦向东发展打下了基础。

上述“指明方向”的认知,主要史料是《史记•淮阴侯列传》。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则主要来源于民间艺人的演绎,并没有确切的史料佐证,唯一沾点边的是《史记•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可是如果我们认真阅读《史记》的其他篇章,比如《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并用程步读史原则注重时间地点事件,质疑文学描写心理描写和对话,结论却可能让我们大吃一惊。

我们先来看韩信为刘邦指明东进方向的结论从何而来。

“韩信拜将”的事情家喻户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期讨论。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刘邦、萧何等人郑重其事地拜韩信为大将军后,韩信却什么事情也没干。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于是,司马迁就花了一个很大的篇幅来描写韩信干的一件“大事”:

在韩信拜将仪式之后,刘邦开口对韩信道:“丞相多次称道韩将军,想必将军有妙计教我?”

韩信谦让了一番后问刘邦道:“如今向东争夺天下,大王的敌人难道不是项王吗?”

刘邦像小学生回答老师问题一样回答道:“是。”

韩信接着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

刘邦沉默了好长时间,然后道:“不如项王。”(注意,刘邦在这里承认,在仁厚方面自己也不如项羽。)

韩信拜了两拜道:“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项王。然而,我曾经侍奉过他,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项王震怒咆哮时,千百人不敢稍动;但他却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人生病,他经常眼含热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有人立下战功该加官晋爵时,却舍不得,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得失去了棱角,也不肯给人,这就是所谓妇人之仁。项王既已称霸天下,诸侯臣服,但他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愤愤不平。诸侯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贬谪到江南僻远的地方,也都回去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了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到之处,无不摧残毁灭,天下人怨恨,百姓不愿归附。虽然有人归附,不过是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因此,项王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民心。所以,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消灭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什么样的敌人不能击溃呢?而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大王在秦地为王的。根据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怨恨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之地就可以平定。”

于是刘邦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随后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设定攻击目标。

整篇《淮阴侯列传》一共7593字,仅这一段对话司马迁就用了573个字,几乎占到全篇的十分之一,可见司马迁是多么的不惜笔墨。

这段文字的确给读者这样的感觉:是韩信为刘邦后来的宏图大业指明了方向。虽然韩信在随后的三大战役中一无建树(这个问题下期有详解),但这叫运筹帷幄,刘邦和众将浴血奋战不过是妙计之下毫无悬念的决胜千里。

我们不知道在韩信说这段话之前,刘邦是否真的就像*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敌人是项羽,自己的未来是东征。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类似的妙计,还有一个人也对刘邦说过,有趣的是,这个人也叫韩信。

同名同姓的韩信同出一样的妙计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记载:韩王韩信,是战国诸侯王韩襄王嫔妃所生的孙子,身高八尺五寸。

刘邦在亡秦战争时期攻打阳城,派张良以韩司徒的身份去招降韩地,结识了韩信。张良让韩信任将军。刘邦率军攻打秦帝国的武关时,韩信率军协同作战。等到刘邦被封为汉王,率军向南郑撤退的时候,韩信率领自己的军队跟随。大军进入汉中后,韩信就对刘邦说:“项羽大封诸侯,其他诸将都封在近地好地,唯独汉王你被封到这么偏远的穷地方,这分明是在打压你。大王你的士卒都是崤山以东的人,现在都翘首盼望回到故乡,如果趁着这种向东的心气加以利用,率兵东进,完全可以与诸侯争夺天下。”

刘邦于是率军发动了三秦战役,平定了三秦。刘邦许诺韩信将来让他做韩王,先拜他为韩太尉,让他率军攻占项羽控制下的韩国故地。

这么巧?同名同姓,提出的又是同样的妙计,难道真有心灵感应?

合理的解释当然是一个真一个假。一个是纪实,一个是文学创作塑造人物。

究竟是哪个韩信说了上述的话,促使刘邦决意东进,进而发动三大战役呢?

史料显示是韩王韩信,而不是淮阴侯韩信。证据如下:

证据一,《史记•高祖本纪》的文字吻合韩王韩信的建议

《史记•高祖本纪》中关于韩信谏言的文字,通常都被认为指淮阴侯韩信,而实际上它却与《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记载的韩王韩信的谏言十分吻合。试比较下文,黑体字是完全相同的文字:

《史记•高祖本纪》:“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乃说汉王曰:‘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

42字的谏言,有34个字用法、意思完全相同。刘邦究竟采纳了谁的谏言还不一目了然吗?是韩王韩信。

证据二,刘邦听完谏言后给韩王韩信以实惠

《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听完淮阴侯韩信的谏言后,虽然司马迁用心理描写说“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但是刘邦却既没有奖赏韩信,也没有给他安排工作,而是把他冷落在了一边。在后来发动的三大战役中,也没让韩信领兵打仗。

而《高祖本纪》和《韩信卢绾列传》则同时记载,刘邦听完韩王韩信的谏言之后,虽然司马迁没说“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但是刘邦却明确奖励韩王韩信以实惠:“乃许信为韩王,先拜信为韩太尉”。就是许诺将来让韩信做韩王,现在暂时先委任你为太尉。接着,又给韩王韩信委派重要工作。让他独自带领军队,去收复韩国故地。“将兵略韩地。”

如果我们抛弃司马迁的心理描写:“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单看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答案岂不很清楚了:韩王韩信献计有功,刘邦论功行赏。

证据三,韩王韩信参与了刘邦的东进战役,并立有军功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派遣韩王韩信来争夺韩国故地,便委任自己的故交郑昌为韩王,来抵挡汉军。汉高祖二年,韩王韩信攻占了十余座韩国的城池。刘邦平定三秦之后出临晋南渡黄河时,韩王韩信正在阳城与项羽任命的韩王昌激战。最后韩王信击败了韩王昌,将其俘获。刘邦于是立韩信为韩王。这之后,韩王韩信经常率军跟随刘邦作战。也就是说韩王韩信不仅建议,而且实际参与实施了自己建议的东进计划。而不像淮阴侯韩信建议完了继续坐冷板凳当替补。

《史记•高祖本纪》也有相同的记载:楚羽听说韩王韩信来攻取韩地,便封原吴县县令郑昌为韩王,以抵拒汉军。汉高祖二年(前205),汉王向东夺取土地,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都归降了汉王。韩王昌不肯归降,汉王派韩王韩信打败了他。于是把攻占的土地设置为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等郡;在关外设置了河南郡。改封太尉韩信为韩王。

事情很清楚了,刘邦采纳的是韩王韩信的东进谏言,而不是淮阴侯韩信。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的:“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中的韩信,指的也是韩王韩信,而不是淮阴侯韩信。

如果说真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妙计,提此建议的也应该是韩王韩信,而不是淮阴侯韩信。

在刘邦退兵南郑一直到还定三秦这段时间里,淮阴侯韩信还只是汉军中的一个小角色,根本不可能与刘邦平起平坐讨论军国大事。后来是萧何提拔他在手下做一个管粮草的治粟都尉,比韩王韩信的地位差得很远。当然我知道有人会说:不对,这时候淮阴侯韩信已经被刘邦郑重其事地拜为百将之上的大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