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溺爱竟间接毁了一个大有前程的儿子!

康熙四年九月初八,康熙帝年仅11周岁,迎娶了比他年长3个月的一等公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同日册立为皇后,入主坤宁宫,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满族皇后。

虽然这是一场政治婚姻,但小夫妻婚后恩爱甜蜜,生活非常和谐,彼此感情颇深。在他们共同生活的岁月里,赫舍里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康熙皇帝无后顾之忧,能够集中精力料理国政,顺利度过了他即位的早期阶段,为日后建立康、雍、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天不随人愿,孝诚仁皇后先后育有二子:长子承祜不到四岁就不幸夭折了(康熙八年腊月十三-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1669-1672),次子保成(即胤礽,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雍正二年腊月十四,1674-1724)。康熙十三年,皇后因难产谢世,享年22岁。

康熙帝对孝诚仁皇后的缅怀,全部叠加到皇太子胤礽身上。康熙皇将胤礽留在自己的身边,一起在宫中生活,并亲自照看这个幼小的孩子。加上康熙帝自小极少得到父皇的关爱,所以对自己幼年的寂寞他深有体会,所以他对胤礽充满爱怜,倍加体贴、照顾和呵护。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初三日,康熙帝册封胤礽为皇太子。根据清朝祖制“帝盛年而不立”的规定,正处盛年的康熙帝并不能立与孝诚仁皇后生的儿子胤礽为太子。但康熙帝毅然违背祖制盛年即立胤礽为皇太子。可见康熙帝对孝诚仁皇后的爱屋及乌。

幼年胤礽的聪慧,令康熙皇帝爱怜不已。他四五岁的时候,康熙皇帝就开始教导他识字、习字和读书。同时他一直在有意识地引导幼年的胤礽接触些圣贤书,喜爱这些内可修养身心、外可治国平天下的典。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皇帝对身边的大臣说,他每天必定要做的,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件是清晨之时,前往太皇太后宫中问安。二是召见太子,亲自为太子讲书。皇帝在万机余暇,亲自为皇太子启蒙读书,教授文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胤礽文武兼备,不仅精通儒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可谓功不可没。值得关注的是,皇太子胤礽与众传教士往来甚密,而且他谦和恭谨,结交贤才,康熙帝对这个唯一的嫡出子又是皇位继承人的儿子相当重视与宠爱。

康熙对皇太子胤礽的宠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已经介入了十分荒谬的程度。皇太子要什么有什么,康熙只要是能满足儿子的,哪怕是天上的星星也恨不得摘下来送给他。康熙处处娇纵胤礽,对他悉心呵护、亲自培养。胤礽沾染了不少坏习惯,康熙不但不怪怨他,反而是怨周围的人带坏儿子。由此把好好的一个太子给惯坏了,坏得无恶不做了。胤礽喜怒无常,时常与父亲顶嘴,但康熙却一点都不生气,除非是忍无可忍了,且胤礽吃穿用的都与康熙无异,连康熙都官他叫“二皇帝”……

可想而知,在康熙过分宠爱之下长大的胤礽要什么有什么,几乎没有受过挫折,这使他经不起挫折;父皇的宠爱是他不屑于除父皇以外的人,同时也让胤礽被其他皇子所孤立,因此,康熙的教子失当,加上康熙后期的党争纷乱,两立两废,致使太子胤礽人格分裂,终以幽死禁宫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