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不为人知的真相 有酷吏恶名 有拍马嫌疑
在我们的印象中,着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是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一是能写诗,“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被誉为豪放派的鼻祖;二是能打仗,“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用现代的语言来说,
他是武将之中写诗最好的,也是诗人之中最能打仗的,是个“跨界”的双料冠军,以至清代文学评论家陈世?j惊呼:“真词坛飞将军也!”其实除了这些,辛弃疾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维护稳定的高手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的春天,安徽滁州在经过几次战火洗礼之后,城郭早成废墟,居民们住在瓦砾上搭起的茅棚里,大风一吹,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虽然几任滁州的地方领导都曾做过种种努力,但收效甚微,都没能让滁州恢复元气。百姓们十分不满,私下议论说,与其这样冻饿而死,还不如投降金人的好。消息传来,朝廷大为不安,急令官员维稳。
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走马上任。他没有调动军队、官吏建立几级防控体系,严防死守,而是从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的办法是“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就是降低赋税,放水养鱼,招募流民,增加劳动力,训练民兵,教给他们开荒种地。或许是他一心为民的实干精神感动了上苍,那一年滁州风调雨顺,夏粮大获丰收,温饱难题迎刃而解。
这还不算,辛弃疾还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税收优惠,凡来滁州做生意的商贩,赋税按原来的十分之三征收;二是投资拉动,大搞城市建设,兴建宾馆酒楼,商品交易市场,改善基础设施;三是启动内需,从财政资金中拿出钱来,无偿贷给城市居民,让他们翻旧房,盖新房,盘活房地产市场。
短短几个月下来,滁州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史料记载:“自是流逋四来,商旅毕集。人情愉愉,上下绥泰。乐生兴事,民用富庶。”流亡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商人旅客也云集于此,人们精神愉快,上下和谐,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百姓因此富裕起来,“荒陋之气,一洗而空矣!”吃饱了,有钱了,社会自然稳定了,辛弃疾的维稳工作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认可。
因为这次成功的维稳经历,辛弃疾被朝廷纳入了“救火队长”的名单,哪里有了不稳定的苗头,都会派他出马。
公元1180年,江西因旱灾而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粮价飞涨,一些不法奸商囤积居奇,有粮不卖,想趁机哄抬价格。饥民们忍无可忍,暗地里酝酿抢粮,一场群体性事件,甚至社会动乱一触即发。在此危急关头,辛弃疾再披征袍,头衔是隆兴知兼江西安抚使。
第二天,在隆兴府及其辖下的县镇大街上,官吏兵丁们在忙着贴一张告示,这个告示很简单,只有八个字:“闭粜者配,强籴者斩。”凡是囤积居奇、不肯出售粮食的商人一律流放;凡是强行购买、抢劫粮食的人一律处斩。八字告示一经张贴,那些四处涌动的暗流似乎一下子凝固下来。
接下来,辛弃疾召开了由官吏、商人、读书人和市民等各阶层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议题就一个,推荐精明强干、有经商头脑的人。等到这些人聚齐了,辛弃疾拿出官府中的铜钱、银器等公家财物,对他们说:“现在粮食短缺,价格很高,正是
做生意的好时机,我把这些公家的东西借给你们作本金,不收你们的利息,但只有一条,你们必须一个月之内把粮食买回来,而且只能在隆兴府内出售。”这些人一听,*作保,白给钱使,立刻争先恐后地申请报名。
没过多长时间,一船船的大米就接踵而至,粮食一下子供给有余,粮价因此也应声而落。老百姓度过了饥荒,社会不稳定因素也随之消除,隆兴府的社会秩序回归了正常。
维护社会稳定,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严峻的政治难题,辛弃疾显然知道,社会不稳定因素,说到底就是一个利益问题,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不光要用政治手段,更要运用经济方法,利用经济规律,通过市场运作,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患难与共的朋友
在南宋,辛弃疾最崇拜的人,是大学问家朱熹。他曾写诗给朱熹祝寿:“历数唐虞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意思是说,从古代的圣王尧舜数起,千百年来,像您这样的人物只有两三个人而已。在他看来,朱熹不仅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甚至可以成为帝王师。有一次他和朱熹到武夷山中游玩,一口气写了十首《棹歌》送给朱熹。其中有一首说:“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直把朱熹比作钓鱼台上的姜子牙,总有一天会被皇帝请到京城,给他当老师。
辛弃疾对朱熹推崇备至,可朱熹对辛弃疾却颇有微词。淳熙七年,辛弃疾在湖南曾创建飞虎军,朱熹很不以为然,批评他“专理会兵,
其实欲望没有高尚与卑劣之分,再正当、再光明的目的,也是一种私心。在欲望面前,谁都难免低下高贵的头颅,堪称英雄的辛弃疾也不例外。只不过,知道了他拍马屁的动机和背景,虽然诗写得有些肉麻,但其情可谅,其志可叹,依然使我们不失一份尊敬。
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九月初十,久卧病床的辛弃疾忽然睁开了眼睛,大喊了几声:“杀贼!杀贼!杀贼啊!”之后,便在悲愤中溘然长逝了。他一生都以戎马疆场、杀敌报国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可残酷的现实最终留给他的却只是遗憾。不过,辛弃疾留给我们的,却是高山仰止的背影,千百年来让我们仰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