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朱良春高寿粥

说起养生,人们最信任的还是中医,它不仅历史悠久经得住考验,而且操作也十分方便。那么国医养生,吃什么养生?老中医师有何高寿粥?

(朱良春:全国着名中医内科学家,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2009年6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我国首批“30位国医大师”之一。)

一喝70年的“养生粥”

据朱良春回忆,在上世纪30年代末,他随老师章次公在上海行医,彼时霍乱横行,师徒日夜操劳,渐觉体力不支,人也逐渐消瘦。“母亲知道后,把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用黄芪浸泡过的水大火煮开,换小火煮40分钟,再放入枸杞煮10分钟,煮出来的粥不仅味美,而且能抗疲劳、强体力,我记得吃了几个月后,精神开始好转,不再感觉疲劳,这个习惯就保持下来,到现在还坚持每天喝上一碗。”

朱良春解释说,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的功能正常,则气血运行正常、精力充沛,而有清热解毒功效的绿豆是入心经的、带点苦味的莲子也正好能够清心养心;肝藏血,肝经气血充足则体力强健,枸杞是补肝佳品;脾主运化,承担消化吸收功能,红枣、薏仁、扁豆都是健脾的,并有防病抗癌的作用;肺主气,肺气足了才会生机旺盛,薏仁补肺清热化痰的功效非常好;肾藏精,莲子、薏仁、枸杞都对肾有补益作用。“这几样东西合在一起能滋补、调和五脏,使正气充足、精力、体力旺盛,再加上大补元气的黄芪,食疗效果非常好,而且这个粥方非常便宜,普通老百姓都能够消费。”

在朱良春看来,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留给身体锻炼、休息的时间已经很少,用一日三餐养生、“先发制病”是较好的养生方式。因为“节食可去病”,饮食一定要合理搭配并有所节制。“宴请一般多是肥甘厚重的美食,我是不太参加的,实在推辞不掉,也尽量以素食为主,肥腻少吃一点。”

养生没有捷径

“大家都知道金钱买不到健康,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还是希望买到一个大秘方来获取健康。根源在于老百姓认为维护健康有捷径可走。这很荒谬,如果真是这样,古代的皇帝、今日的权贵都更有条件获悉这个捷径,他们都该长命百岁了,但事实怎样?那么多皇帝中,年过60的都很少,现在的富翁里,英年早逝的也不少。”朱良春说。

在他看来,维护健康没有秘诀,就是精神愉快、适量运动、勤于动脑、作息规律、饮食平衡5条,“这5条说来都是老生常谈,但真正能持之以恒的很少。”

朱良春认为,情绪困扰是百病之源,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冲动、暴怒等情绪波动、失衡,容易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是强烈的“促癌剂”、心脏病的“触发器”、胃肠病的“腐蚀剂”等。“我常说乐则长寿,神安延年,我想这个道理大家一听就懂,但是不是真的能把得失看淡、把名利看开,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尽量不懊恼、不烦躁,不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呢?

朱良春强调运动,因为“活动活动,要活就要动”。他经常看到居所附近有老年人锻炼,但他从来不去,“一方面是因为我有点懒,另一方面也是怕浪费时间。但不动肯定是不行的。”朱老每天生活节奏比较紧凑,没有时间去练气功、打太极拳,为了保持适度的运动量,他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有时候外出活动也骑,他说这是一种不占时间的锻炼方法。后来,由于客观条件不具备了,朱老又开始每天早晨或晚上做四肢活动的*操,即左右摆动四肢,用手指梳头发,然后两手擦面部、按摩耳翼,左右缓慢转动头颈,这样5分钟就能感觉身体变热,十来分钟就觉得微有汗意,这样能使头目清爽、两腿轻健,减少面部皱纹,控制颈椎病。

朱良春坚持“每日必有一得”。“我没什么嗜好,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每天晚上临睡前,我都要回顾自己今天有没有什么新的知识和体会,如果没有,我一定要去翻书看报,直到发现哪个观点特别好、哪句话特别精彩,我才能酣然入睡。这个习惯我已经养成很多年了,我觉得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填补,让我不会感觉自己精神空虚,从而心安理得地入眠。”

在朱老看来,现代人开着车、坐着电梯去健身房锻炼,胡吃海喝后再寻觅各种保健品、减肥药,或是以减压的名义在歌舞厅、酒吧等地流连到深夜等,“这都是不足取的。”真正的养生法则必然是平淡的、朴实的,但又是需要坚持的。“养生没有捷径,健康也不可能一朝一夕获得,全靠自己身体力行、持之以恒。”

嗑药的晋代人

“茶成为了人神沟通的桥梁,也成为深居宫闱的孱弱贵族,通过这一盏香茗,能嗅到山野的气息。”

晋代是士大夫的年代,中国贵族最后的黄金时代。他们打不过北方民族,跑到江南,努了几次力,发现打回去很不现实,再加上江南丰富的物产,优美的环境,可能从心底也不想走了。

所以他们以一种逃离现实的方式生活——拜佛、修道、饮酒、品茗、写诗、作赋、练书法。自我感觉很是良好,便讥笑胡人没品味,成天嗷嗷地骑马射箭有啥意思?没文化。你看我,皮脆骨柔,身子软,上炕都费劲,下炕得有人抱,一咳嗽就得震断俩肋骨,多柔多美呀!你胡人壮得像头猪,大字不识一个,有意思吗?

晋代的贵族生下来就是*,而且都是高干,你官二代官三代算老几啊?人家可是官N代,王羲之一生下来,看见是个带把的,马上就是王右军的官阶,你见过他在娘肚里带兵打过仗吗?够牛吧!晋人的书法无人超越,公认书圣王羲之,那是几代贵族文化积淀下来的,晋人的骈文是中国历史上码字功夫最好的文章,工整优美,晋代贵族反正是有钱有闲,中国文字常用的也就几千个,他们把每一个字都研究透了,后世无人能敌。

由于地面上打不过胡人,咱就搞天上的,咱就整点玄的,我参禅,炼丹,搞酒局,整茶会,嗑仙药。比如王献之着名的书贴《鸭头丸赋》就是写吃了丹药鸭头丸的感受,其实有点像现在嗑摇头丸之类,是在精神层面上寻找寄托。

晋代,茶叶逐渐风行起来,在长江流域开始出现有规模的种植园。茶叶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并开始在客栈,酒肆和饭馆出售。公元476年,记载一批饼茶与土耳其人进行交易,可能是中国茶叶史上最早的一次国际贸易。

晋代的贵族也关注到了茶这个植物,发现它神奇的功效,可以愉悦身心,认为它也属仙药之类,并把饮茶这件事复杂化、神圣化,让普通人无法企及,他们开始定制一些精美的银器和金器作为茶具,用以代表茶主人的品味和地位。这期间典型的代表就是竹林七贤,这帮哥们成天没事干,就钻进竹林搞派对,饮酒喝茶,一天到晚说些不着调的事,聊点八卦,谈谈装修月球,反正什么开心谈什么。晋人饱受三国以来的战争之苦,所以要停下来享受生活,茶和茶道就成了他们享受生活的一个巧妙的借口。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晋代的茶,那就是“禅”。茶成为了人神沟通的桥梁,也成为深居宫闱的孱弱贵族,通过这一盏香茗,能嗅到山野的气息。

晋以前,待客的饮料一定是酒,晋代的贵族为表明自己的清高,贵族嘛,总是要搞点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东西,酒算什么呢?满大街到处都是,寻常百姓家也有。茶,便成了他们招待贵客的饮品。王濛的“茶汤敬客”、陆纳的“茶果待客”、桓温的“茶果宴客”至今仍传为佳话,但和我们现在想象不同的是——茶,在当时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而不是咱们现在理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

晋代茶叶的制作和服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繁琐的仪式,而且茶叶的栽培和加工过程也具有了严格的规定,规定了采摘者、采摘时间、采摘方法以及采摘鲜叶的处理方法。当然不是近日网上传的,河南那位老总为了恢复传统工艺,需要处女、C罩杯的漂亮妞为他采茶,不知那位老总需不需要把茶叶放在处女的大腿上烘培出来,还是否加点少女的初潮来为他泡出那又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文化底蕴的一杯神奇的仙药。看来爱嗑药的还真不仅是晋人!

结语:粥和茶都是中国传统养生经常提及的2种养生方式,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它们仍然受到人们的热爱。有养生、长寿需求的你,不妨试试吧!(文章原载于《养生杂志》,作者:周涛,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