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季节性流感 科学应对流感四点建议

目前正值流感高发季节,流感侵袭范围颇广。有的家庭一个人感冒,全家都出现流感样症状。而儿童、老年人、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特别需要受到关注,因为流感对他们来说还存在着引发各种各样并发症的风险,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那么,如果已经中招季节性流感的患者该如何科学应对呢?下面360常识网给出了四点建议。

中招季节性流感 科学应对流感四点建议

流感诊断慢不得

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引起流感的病原体包括甲型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

目前最主要的病原体是甲型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H3N2。该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感染后潜伏期多数为2天至4天,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喉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绝大部分流感患者预后良好,病死率低,病程呈自限性。

但老人、小孩、孕妇,有哮喘、糖尿病、肿瘤、血液病、免疫功能受损等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延误诊治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心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甚至可导致死亡。因此,这部分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流感治疗急不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虽然有比较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病情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无并发症的患者通常5天至10天可自愈。如果发生并发症则病程会延长。

许多家长带孩子看病时,要求医生开好药、开贵药,希望药到病除,恨不得马上就好。但根据流感的疾病特点,这是不可能的。流感治疗需要时间,急不得,只要不发生严重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都会痊愈。

中招季节性流感 科学应对流感四点建议

流感用药乱不得

合理使用抗病毒药药物“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有良好疗效,越早使用效果越好,最好在发病48小时以内使用。许多人得病后不是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而是在家自行用药,这样做容易误判病情。

慎用抗菌药抗菌药物对于流感病毒是无效的,使用前提是患者在感染流感的基础上合并了细菌感染。这需要根据医生对病情的诊断来给药。

退热药使用不可过频体温不太高时可采取湿毛巾敷额头、贴退热贴、温水擦拭身体等物理降温方式。高热(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要注意在使用退热药效果不佳时,也要按照药物说明书上标注的时间间隔来服用,以免引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退热药来退热。另外,儿童和青少年不要使用阿司匹林类退热药,否则可能会导致瑞氏综合征。这种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所有器官,其中对肝脏和大脑危害最大。出现危害后不及时治疗,会很快导致肝肾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

输液不能缩短流感病程高热不是输液的绝对指征,因此不建议对流感患者进行常规输液治疗,应优先采用口服药物治疗。但对于有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出现明显的内环境紊乱的患者,可有针对性地输液治疗。

中药有缓解作用中药对于缓解流感病情有帮助,但需在早期使用。可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小柴胡片等,也可使用葱白、生姜、红糖煮水喝。但具体治疗应在中医的辨证施治下进行。

流感意外拖不得

流感意外是指在流感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恢复不顺利,持续不能好转,甚至出现了严重并发症。

一般来说,患者如果高热持续48小时至72小时不退就需引起重视。此时要详细了解症状,如果患者有胸闷、咳嗽、咳痰、心慌、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血常规化验、胸片或肺部CT检查、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头颅CT、MRI、脑电图检查等,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中招季节性流感 科学应对流感四点建议

季节性流感如何预防?

1、个人防护口、鼻洗漱法食醋一份加开水一分等量混合,待温,于口腔及咽喉部含漱,然后用剩余的食醋冲洗鼻腔,每日早、晚各一次,流行期间连用5天。

2、空间消毒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家庭住房,将食醋一份与水一分混合,装入喷雾器,于晚间休息前紧闭门窗后喷雾消毒。新式房屋或楼房以每立方米空间喷雾原醋25毫升,老式房屋每间按50-100毫升为宜,隔天消毒一次,共喷3次在流行严重期间或家庭内部已出现病员的情况下,食醋的用量要增至每间房150-250毫升。

中招季节性流感 科学应对流感四点建议

3、住宅熏蒸(煮)法将门窗紧闭,把醋倒入铁锅或沙锅等容器,以文火煮沸,使醋酸蒸气充满房间,直至食醋煮干,等容器晾凉后加入清水少许,溶解锅底残留的醋汁,再熏蒸,如此反复3遍;食醋用量为每间房屋150毫升,严重流行高峰期间可增加至250300毫升,连用5天。 在这两种空气消毒法中,可根据条件任意选择,如只有暖气设备而无火源时可采取空喷雾消毒法。在有火源而无喷雾器时,可采用熏蒸消毒法。这些方法的实行都很简便,也都具有消毒的实效。 除吃药预防以及实行个人口鼻腔消毒预防、环境空气消毒外,还要注意在流感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要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提高自己的身体抵抗力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