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罗成(隋唐十八杰)
罗成是隋唐故事中的人物。他在隋唐十八杰中列第七,十六杰列第七,在《说唐》中是第七条好汉。在清初褚人获的讲史小说《隋唐演义》中,也虚构了罗成罗公子,是燕山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在《兴唐全传》胯下闪电白龙驹、手中五钩神飞枪。他家的罗春,在《说唐》是老家人,在曲艺评书《兴唐传》、《大隋唐》、《瓦岗英雄》罗春与罗松都是罗成的兄弟。罗成被封为越国公。
明代小说《大唐秦王词话》中的罗成,字士信(即罗士信),在征刘黑闼时阵亡,没有说他是罗艺的儿子。明代袁于令小说《隋史遗文》、清初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还有现代评书《兴唐传》中既有罗成(罗艺的儿子)又有罗士信,但是《隋史遗文》、《隋唐演义》罗成没有死,罗士信在征刘黑闼时被俘杀(这和真实历史相近);清代小说《说唐》没有罗士信这个人物,而有罗成,《说唐》将这两个罗姓人物的故事合并,罗成作为罗艺之子,在征刘黑闼时阵亡;《兴唐传》罗成的经历和《说唐》相近,罗士信则是在攻扬州时中乱箭身亡。
罗成大部分事迹是《说唐》、《隋唐演义》等小说和评书中虚构的,部分则取材自隋唐时期的罗士信,罗士信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和小说中罗成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被认为是罗成的历史原型。
罗成传说有个两个儿子,大儿叫罗通,被封御儿干殿下,扫北王,越王。小儿叫罗仁。
小说
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冷面寒枪(玉面银枪)俏罗成,罗成罗公然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头戴亮银白虎盔,身披素银甲,外罩素罗袍,面如敷粉,也就在十六七岁光景
生得眉清同秀,齿白唇红,面如团粉,智勇双全,人面如敷粉,目若朗星,牙排碎玉,唇似丹朱,生就的苗条身材,头顶束发金冠,身披大红绣金团龙袍,腰扎金带,足登虎头靴。
亮银白虎盔 (三岔亮银帅字盔)
银盔银甲(素银甲、亮银铠大叶亮银云片甲)
兵器: 五钩神飞亮银枪 蟠龙银锏
坐骑:超山越影闪电白龙驹 (西方小白龙)
绝技: 回马枪
枪法:五虎断魂枪
家庭成员
父亲:罗艺
嫡母:姜氏(罗艺原配之妻,《瓦岗英雄》、京剧《对花枪》名“桂芝”,豫剧《花枪缘》名“桂枝”)
生母:秦氏(罗艺后娶之妻,《说唐》名“胜珠”;《兴唐传》名“蕊珠”)
《隋唐英雄》张睿版罗成
兄:罗松,四绝之首,称“神枪将军”,嫡母姜氏所生,又名姜松。
妻:古典小说《隋唐演义》:窦线娘、花又兰
评书《兴唐传》:庄氏(庄金定)
杭州评话《隋唐演义》:单彬彬
电视剧《隋唐英雄传》:单冰冰(原型为单彬彬)
《隋唐英雄》:辛月娥(原著为王伯当女友)
新《隋唐演义》:单盈盈(原型为电视剧版单冰冰)
子:
古典小说《隋唐演义》:阿大、阿二(小名)
评书《兴唐传》:罗通
《隋唐英雄》(电视剧版):罗通、罗仁
《罗通扫北》:罗通、罗仁
侄:罗焕,罗松之子。
外祖父:秦旭
舅父:秦彝
舅母:宁氏
表兄:秦琼
表嫂:张紫嫣(评书《兴唐传》、电视剧《隋唐英雄》版);张氏(小说《隋唐演义》、《兴唐传》版);贾氏(评书《兴唐传》版);李蓉蓉(杭州评话《隋唐演义》版);杨玉儿(电视剧新《隋唐演义》版)
评书地位
评书版中罗成为隋唐 “十三杰四猛四绝”中十三杰之七
十三杰四猛四绝:
十三杰: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伍云召、6.伍天锡、7.罗成、8.杨林、9.魏文通、10.秦用、11.尚师徒、12.梁师泰、13.秦琼/尉迟恭
四猛:1.罗士信、2.来护儿、3.新文礼、4.尚师徒
四绝:1.罗松、2.定彦平、3.程咬金、4.王伯当
文学形象
隋唐时期有罗士信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和小说中罗成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被认为是罗成的历史原型。
《隋史遗文》、《隋唐演义》等古典小说中,罗士信的事迹基本与正史吻合,只是增加了罗士信早年与秦琼结义,后来为了保护秦母反出山东等情节。《说唐》中虽没有罗士信,但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罗成就是以罗士信为历史原型的。
罗士信、罗成都用枪,很勇猛,武艺高强。史上罗士信在瓦岗军里待过,罗成也是。
瓦岗军败后,罗士信投靠的王世充,罗成也是。
因不齿王世充,罗士信投了唐,罗成也是。
罗士信于武德五年(622年),率几百人同刘黑闼数倍军对峙八天后兵败被俘,不屈被杀,才二十多岁,《说唐》中罗成也是在同一年,同一个地方,被同一个人所杀,死时也是二十多岁。
历史上,罗艺有子,但史书并未有记载其名字及事迹。罗艺发迹是在隋朝末年,他和秦叔宝也没有亲戚关系。罗成的形象在隋唐系列小说中也有一个逐步丰满,逐步深化的过程:
在明初小说《隋唐两朝志传》里只有罗士信而没有罗成的故事。
在明代小说《大唐秦王词话》里罗成与罗士信是一个人,书中提到“罗成,字士信”,他是秦王手下的勇将,因而为元吉、建成所忌恨。殷、齐二王领兵征刘黑闼,要罗成“恶日”出兵,被苏定方射死淤泥河。“罗士信十八岁降唐,二十岁身故,死后魂别娇妻”,后秦王领兵,罗成阴魂助阵。但作品对罗成的出身经历没有详细交代,没说他是罗艺的儿子,也没说他是秦琼的表弟。
到了明末小说《隋史遗文》罗成与罗士信分为二人。罗士信历史上实有其人,“年十四,短而悍”,力大无比,能分开斗牛,与秦琼结为好友。跟随秦琼从张须陀平乱,后又与秦琼一起降唐,作战英勇但性格粗暴。攻占千金堡后,将堡内“不分军民男女老弱,杀个一空”。刘黑闼围城,士信守城,“城陷,黑闼欲用之,不屈而死,年二十八。”作品的描写与史实基本吻合。而罗成则完全是作者笔下虚构的人物,他是罗艺之子,与秦琼是表兄弟,在秦琼发配幽州,校场比武时,替秦琼射落飞鹰,表现了少年英雄勇敢而不失孩子稚气的性格。但后来罗成并无出色表现,其结局亦未交代。
清朝小说《隋唐演义》还是把罗成一与罗士信分为二人,罗士信的故事与《隋史遗文》相同,而罗成则加上夏王窦建德攻幽州,罗成与窦建德之女线娘在对阵时,一见钟情,马上订盟。后好事多磨,又几经波折,罗成娶窦线娘与花又兰,构成了“双美奇缘”,完全是明末清初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模式。后来罗成封为幽州郡守,线娘、又兰又各生一子,他们一起去祭拜岳母夏王曹后之墓,但无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害死的情节,也没有交代他最终的结局。
清朝小说《说唐》取消了罗士信这个人物,把他的某些事迹融合到罗成形象里去,二人合为一人。
当代评书《兴唐传》罗成的经历和《说唐》相近,罗士信是个憨傻的大力士,在攻扬州时中乱箭身亡。
历史考证
听隋唐评书,有几个地方颇为疑惑:
1、作为正面人物,隋唐中罗成之狠毒于演义小说中颇为少见。
2、罗成是秦琼的表弟,罗士信又是秦琼的干弟弟,说书的怎么一点想象力都没有,连个姓都不换换,非叫姓罗的和姓秦的配对?
3、罗士信虽为四猛之首,但基本属于龙套角色,《说唐》中无罗士信,亦并不影响情节发展。而评书中加上罗士信虽使情节生动了一些,却又带来了情节上的矛盾:既然瓦岗山有这么一个猛人,又怕什么杨林、李元霸之类?这个人物很像是后期加进去的。
而“傻英雄罗士信”的历史形象与小说中的罗成形象确有许多类似之处。蔡东藩《唐史演义》谓:“俗小说中,有罗成一人,想是罗士信误传”,甚是。
《新唐书·忠义传·罗士信》:“与裴仁基归(李)密……见获于(王)世充。世充爱其才,厚遇之…后…稍稍疏斥。士信耻与伍,率所部千余人来降高祖……从秦王击刘黑闼洛水上……不屈而死,年二十八”演义中罗成从李密处投王世充,又自洛阳投唐、败死于征刘黑闼之役,与罗士信之形迹绝类。此外,演义中令秦程同时归唐,罗成后至,亦应与史料记载有关。按新唐书,秦程曾共谋归唐,而罗未见参与,则罗与秦程投唐之时间应不相同。
《新唐书·忠义传·罗士信》:“年十四……击贼潍水上…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惧无敢亢……每杀一贼,辄劓鼻纳诸怀,暨还,验以代级”。“攻千金堡,堡有恶言訽军,士信怒……屠之无类”。
小说中罗成之刻薄狠毒与罗士信之事迹当摆脱不了干系。传说罗艺叫罗成助杨义臣,但是罗成反助瓦岗,帮助秦叔宝大破铜旗阵,还逼死了杨义臣,亲手杀了他的几个儿子。
《新唐书·忠义传·罗士信》:“齐州历城人……通守张须陀率兵击贼。士信…年十四…请自效……后须陀为李密所杀,士信与裴仁基归密,署总管,俾统所部讨王世充。身被重创,见获于世充。世充爱其才,厚遇之,与同寝食。后得密将邴元真等,故士信稍稍疏斥。士信耻与伍,率所部千余人来降高祖”。
罗士信与秦琼是同乡,且其先后投张须陀、裴仁基,王世充、李渊,其间形迹与秦琼完全相同,二人联系之紧密自可想见,此当为演义设计秦罗两人为表兄弟之肇因。
【邴元真与秦琼、程咬金都是在李密败后归降王世充,故罗士信降王应早于秦、程,当在李密失败之前】
罗士信十四岁从军,武德五年(公元六二二年)战死,其终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按旧唐书、资治通鉴,罗士信年仅二十,按新唐书罗士信“年二十八”。则在大业十年(公元六一四年)随张须陀战卢明月时罗或为十二岁,或为二十岁,前者荒谬,当从后者。是年秦琼亦随张须陀进击卢明月,而之前他已跟随过来护儿,既无“年十四”之类的特殊说明,则他当是正常年龄从军,其年龄应大过罗士信,是以演义以秦琼为兄。而罗士信的年龄当是罗成少年英雄的形象的渊源。
《新唐书·忠义传·罗士信》:“年十四,短而悍,请自效。须陀疑其不胜甲,少之。士信怒,被重甲,左右鞬,上马顾眄。须陀许之。击贼潍水上,阵才列,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惧无敢亢。须陀乘之,大破贼。士信逐北,每杀一贼,辄劓鼻纳诸怀,暨还,验以代级。须陀叹伏,遗以所乘马。凡战,须陀先登,士信副,以为常”。
罗士信之狂勇由此可见,故其年纪轻轻就被张须陀视作亲信,而秦琼无特殊记载,应为一般战将。资治通鉴记大业十年张须陀攻打卢明月时有“唯罗士信及历城秦叔宝请行”的记载,特地改了秦琼本传,将罗士信排在前面。降李密后秦琼为“帐内骠骑”,罗士信则“署总管”,其地位高过秦琼当无疑问。此当为演义设定罗成武功高强,且高于秦琼之原因。
下面这些现存的唱词足可为有力之证据:
明人诸对临《大唐秦王词话》:吾乃姓罗名成,字士信。
京剧《罗成叫关》(京剧《罗成》之一段):黑夜里闷坏了罗士信,西北风吹得我透甲寒。
河南坠子《罗成算卦》:淤泥河不死罗士信,谁转白袍保*。
由此可见,罗成、罗士信所指确为一人。想来小说戏曲中本是演绎罗士信故事(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中即只有罗士信而无罗成之名,但“黑闼箭射罗士信”一节已现淤泥河之端倪),流传期间,说书人为其取名罗成,而以士信为字。像“秦琼秦叔宝”那样被说书人连用。
另,罗艺、罗成二人当是纯粹由姓氏扯到了一起,与此相类的还有窦建德被改作李世民舅父一事。《大唐秦王词话》中无罗艺,而谓罗成“兵韬李绩传授,武艺习学秦琼”;《罗成算卦》中则有“十岁北平探过父”一句。可见这个罗成形象最初和罗艺无关,后来才通过“探父”的情节将罗成(罗士信)和罗艺拉到了一起。
又:《大唐秦王词话》基本自斧劈老君堂写起,主线故事亦为说唐所采,其纲要与历史差别不大。而之前瓦岗聚义的情节则应为说书人的创作,基本与历史无关。所以一部说唐实为前后两段故事之生硬拼合。是以程咬金让位、瓦岗诸将投唐、排名居前的众好汉批量死亡(基本都是虚构的)等事情变得殊难理解,与《西游记》五行山前后相类。此外,词话中本身亦有拼接的痕迹,魏徵前后判若两人即为一例。
附:《隋史遗文》第三十五回总评:
按史:历城罗士信,与叔宝同乡,年十四,与叔宝同事张须陀,同建奇功。后士信归唐为总管,死节,亦一奇士也。原本无之,故为补出。
可见《隋史遗文》中的罗士信是修订者后加的。于是小说《隋史遗文》、《隋唐演义》还有现代评书《兴唐传》中既有罗成(罗艺的儿子)又有罗士信。
形象
罗成与《隋唐演义》
作者:司空宛蝶。
罗成是一个世家公子,对窦线娘痴情深意,也会孩子气地为线娘绝婚而大哭。在《隋唐演义》里,没有写到罗成之死,也就没有那些惨烈的情节,我并没被深刻震动,只有所谓俗气的公子佳人的联想在我脑海中绵绵不绝。但我始终觉得,口耳相传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关于玉面寒枪俏罗成的传说绝对不止如此简单。于是我找到了《说唐》。
罗成与《说唐》
作者:司空宛蝶。
看了《说唐》才发现,原来大部分的传说,都是以《说唐》为本的,之前听到的
那些不知来由的传说,都可以在《说唐》里找到相关情节。就比如“罗成力抢状元魁”、“小罗成力擒女将”,无论在《隋唐演义》还是《兴唐传》里都难见踪影,而在《说唐》中,却是挺起色的情节,让我挺过瘾。总算,罗成在《说唐》里的笔墨,比起《隋唐演义》多了起来,而那第六十回“紫金关二王设计淤泥河罗成捐躯”和电视剧中,还有大部分改编书中的情节相同,看来关于罗成的结局,大家基本上还是认可《说唐》中的。《说唐》中的罗成之死也没有花费太多笔墨,看起来非常惨烈,但缺少渲染,只是简单地用了一句“乱箭齐着,顷刻丧命”,没有很强的震撼之力。而后又是一段关于托梦示娇妻、怎么说都带有一些迷信色彩的文字,有些失色。更想看看据说对罗成描写更为丰盈的《兴唐传》了。
罗成与《兴唐传》
深深喜欢罗成的人,大多因为《兴唐传》。可大年初一清早的那次“扫荡”,无论是《隋唐演义》还是《说唐传》都轻易得手,而我最想看的《兴唐传》,根本找不到,扫兴而归。大年初二,到了市图书馆,才终于看到了1984年版的《兴唐传》。据说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还出版过一次《兴唐全传》。但我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看完这四本残破发黄的旧卷之后,一点都没有失望,意犹未尽,它的精彩在我看来竟然远远超过《隋唐演义》和《说唐传》,以至于现在成了我的最爱之一。虽说这是个说书本子,有些故事情节、结构略有些不甚严密的地方,时有牵强和落俗,但是幽默诙谐的口头化的表达令人喜闻乐见。尤其是《兴唐传》里对罗成的塑造,太丰盈也太复杂,我竟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爱着,迷着,为魅力折服着。
《兴唐传》中罗成初出是在第八回。那时他还是个孩子。杜差为了让恩人秦琼免去杀威棒,请求罗成向父亲罗艺求情,可平日和杜差很好的罗成听完他的仔细叙述后,却一口拒绝,也不再往下问。通常人们评论这里第一次显示出罗家家法森严,以致于罗成对父亲恐惧如此。但这个细节就已经令我吃了一惊。通常小孩子都心活面软易冲动的,可罗成却少年老成不为所动,显然不是那种愣小子,也不是滥好人,已经显得与众不同了。方出场,独特的性格就被撕开一角。
再往下看,罗成的外貌描写就出现了,“头戴亮银白虎盔,身披素银甲,外罩素罗袍,面如敷粉,也就在十六七岁光景。”——这样的描写不禁让人想象那白马素衣,玉面寒枪的美少年英姿,就先令人爱了。等到罗艺问秦琼乳名,罗成就在心里说:这不用说了,一定是我表哥到啦。——好聪明的孩子,道头知尾。到此为止,我对罗成的思想感情仅仅停留在佩服。
孩子气十足
秦琼带罗成下馆子,问他吃什么,“罗成脸一红,扒在秦琼耳朵上说:“我要不上来,你要吧。’”然后听不懂“银针”、“被窝”,心里纳闷:怎么被窝也上来了?表哥怎么叫我吃被窝呀!——虽然有评论说这段罗成不知道点菜却不声张的情节,透出点沉稳早熟,但我觉得这还这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透过字面遥想,真是可爱极了。而且回去以后罗成还和父亲罗艺绘声绘色地描述从没吃过的“银针”(豆芽),更是好笑极了,活脱脱一个五谷不分的世家小公子,却亲切让人爱。
接下来兄弟传枪递锏的情节,我更熟悉说唐里写两人各瞒绝招的那种说法,也认为那样写得有创意。但《兴唐传》里写罗成瞒下回马枪,我正觉得他心计深早熟,但接着就写他表现了一下闭气功,还告诉表哥自己贪玩时用闭气功装病蒙父亲,这个心眼儿让秦琼对他也起了戒心——不禁又让人感觉到罗成真是个不乖的小鬼头,却和我们周围的所有调皮孩子一样贪玩,实实在在的亲切可爱。再往下看,两人看秦用表演锤,又出现了一句话:“罗成便对秦琼说:“表哥,你看这个卖艺的,长得多威武,真把我爱死啦!”语气还是十足的孩子气,你说可爱不?真把我爱死了。
角色经历
秦琼和罗成
秦琼不喜欢罗成,不是因为嫉妒罗成的才能。恰恰相反,他喜欢表弟的才能,却害怕他的喜怒无常和不可捉摸的性格。徐茂公这个瓦岗第一聪明人也说过:我猜不透罗成的心思。秦琼也害怕。他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他深爱表弟,无论这个爱来自血缘还是别的什么,他越爱表弟,就越害怕。他怕的是有遭一日这个表弟站到了自己和瓦岗兄弟的对立面。
正因为他深知表弟的惊世才华,才惶恐担忧他有一天成为众人的敌人。那么那一日的他,该如何自处?
这种巨大的压力让秦琼一直不敢和罗成交心,直到罗成最终投奔西魏,他的担子才彻底放下。那段时间,秦琼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和罗成醉酒当歌,终于可以和罗成、程咬金结成西魏铁三角了。
罗成对表哥的心思知道吗?他本是个聪明剔透的人物,或许还是能揣测到表哥的想法。但是他对秦琼的仰慕,并没有动摇过。有一种解释比较有趣,那是正因为罗成自己无法做到一个道德完人,但他觉得秦琼是。秦琼的重情重义就象太阳一样吸引着罗成。看过《飘》里面郝思佳对湄兰的那种感情么?没有传统道德观,做事不择手段的郝思佳,却倾慕完美品行的湄兰,两个人在南北战争的时候结成了生死情谊。
这对表兄弟就以这样奇特的方式结成了牢固的友情。秦琼面对有恩于自己的杀父仇人杨林徘徊于痛苦之间,罗成替他出手;秦琼面对金银财宝拉拢自己的王世充无法冷脸相对,罗成代他拉下脸来。而秦琼呢,他用自己久经世俗的圆滑维护罗成,为罗成在拉绷气氛时放下一个台阶。他充当了罗成和其他人之间的润滑剂,他用自己无声的认同站到表弟的一边。
这样的彼此维护,虽然痛苦,却也纠缠。
如果朋友可以用选择题完成,秦琼一定愿意成为单雄信的朋友。秦琼施恩从不图回报,但他欠了单雄信的这份情,却变成了债,一辈子都还不清。
但是朋友,不是债与欠债的关系,是心灵相通的契合。秦琼最后的朋友,不是贾家楼那些曾经称呼他大哥的男人们,却是自己一心疏远的表弟。只有在罗成面前,秦琼才不必顾及面子,不必强装大度,不必犹豫着担心得罪对方。只有在罗成面前,秦琼不再是伪,而是轻轻松松的真。即使这种真,不完美,也不好看。
因为罗成的心灵,够强大,也够坚韧。他做大事,百折不回;他遇突变,能屈能伸。他不需要秦琼报恩,不会时时提醒秦某人,我又救你多少次。在秦琼面前的罗成,也是真。这种真,罗成不解释,只任他去感受。
并不是有血缘就一定会成为朋友。姜春和罗成的关系更近,但是两个人没有成为朋友。姜春只看到自己异母兄弟对杨义臣的狠,看不到他对西魏的情;他只看到罗成的心计,看不到心计后面保护兄弟们的细密用心;他的眼中只有兄弟的小坏,却看不到兄弟的大好。他只看到他杀死敌人时的薄情,看不到他为了救兄弟时厚意。姜春和罗成,名为兄弟,实为路人。
罗成的好,秦琼最懂。秦琼的好,罗成最明白。
彼此了解对方,明了对方,宽容对方,这种兄弟,无须血缘。
程咬金与罗成
(一)
贾家楼四十六友,最铁的三个就秦琼、程咬金与罗成。秦琼和罗成好还带有中表之亲的含义的话,程咬金的身世经历性格与罗成几乎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他们能成为兄弟,是兴唐传中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
简单的例子,罗成第一次到贾家楼,交朋友只找那种外表帅气的人,譬如王伯当、譬如柴绍。他当时的表现,完全就是一个只看外表交朋友,不懂世事的公子少爷,两个字形容——“肤浅”。程咬金呢,人长得丑不提了,一个卖私盐的混混,坐牢房的油子,偶尔被尤俊达这个家伙拉入黑社会,第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劫皇杠。
这两个人刚开始的友谊,或者说程咬金对罗成的好感,起源于罗成独自与单雄信的对抗。当时情势下的单雄信,挟着绿林大老的气势,人皆惧之,大肆逼问是谁截了皇杠。秦琼拦不住,尤俊达吓得要死,其他的绿林人物自然站在他那边,公门之人也是虎视眈眈。任何人处在当时当地的境地,想的不外是明哲保身,程咬金的愤怒或者孤单可想而知。
罗成站起来那瞬间,程咬金心中一定充满了感激和温暖。没有任何理由,这个看起来清秀柔弱的少年竟然是世间最强横的人物,他是当时唯一敢厉声指责并阻止单雄信查问此事的人。仔细看一下当时兴唐传的描写,很有意思。柴绍刚刚和罗成交上了朋友,柴绍的表现是悄悄的拉罗成的衣服,要他不要惹事,不要得罪这些绿林强盗。程咬金或许在那时就决心交上罗成这个朋友。只有他看出了这个公子哥一般的少年浮浅的外表下,深藏的热血和气概,也只有他看出了罗成的身上有着和自己一样的无法无天的斗志和勇气。
友情有时就象爱情,由一件事情引发,轰轰烈烈的蔓延开去。于是程咬金终于推倒了多次要自己不要开口的尤俊达,挺身而出:“是我做的!”这种态度,想必也震惊了所有人包括罗成。毕竟,劫皇杠是抄家灭门的大罪。罗成当时的表现是倾慕地要命。他有点象那种青春期的少年,急于背叛压抑自己的背景、家庭。在他来山东之前,可能早就想了一千次那个劫皇杠的人物是什么样子,他的心中可能早就羡慕这种人物到了极点。没有料到,这样的英雄原来就是身边的“四哥”。如果放在今天,他也许会掏出一个本子主动请程咬金签名留念。当时当地,他的表现却是:为程咬金大声叫好!他的热烈拥戴几乎达到阿谀奉承的程度,兴唐传里的细节描写很精妙,说他多次在程咬金讲故事的当口充当背景音乐:“好!”有点类似那些听交响乐的观众,在昂扬的乐曲中突然鼓掌打断演奏的效果。
程罗的友情,就是当时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