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发育迟缓 如何对宝宝进行语言教育
发育性语言障碍发病原因目前尚无定论。有专家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有专家认为是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生物学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在孩子发育早期存在家庭心理环境、语言环境和教养方式不良等现象,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儿童语言能力发育迟滞。
判定一个孩子是不是患有发育性语言障碍,必须经过心理学专家的诊断,否则绝不能给孩子贴上类似的标识。对这些儿童的治疗应以言语训练为主,而且越早越好。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1、激起孩子说话的欲望
让宝宝开口说话的最有效的办法是父母营造一个谈话和交流的气氛,运用可能的任何机会不停的和宝宝说话,用轻柔富有感情的语言给他讲故事,即便在多数情况下只是父母的“自言自语”也要坚持。和宝宝说话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妨见机行事,诱导宝宝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对你的努力有回应,能够“咿咿呀呀”加上肢体语言来表达他的意思,你可以及时送上你的拥抱作为鼓励。对于这些宝宝,父母先不要在意他说得好不好,也别急于纠正他语言中的毛病,培养起来他说话的自信心、使之体验到表达的喜悦比什么都重要。
2、个性化训练循序渐进
对孩子的言语和阅读训练是一对一的,如对感受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对语音的理解、听觉记忆及听觉知觉等。对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他模仿别人讲话。无论对哪一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教育训练,父母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具体的做法是将拟订的教育计划分成几个小单元,分段进行,以便容易学会,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对那些语言表达和阅读上有困难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借助讲故事书的方式或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反复教孩子认读笔画、发音简单的字、词,让他们慢慢地辨认、熟悉、理解、记住这些词的发音和含义;随后过渡到比较难的字、词语;然后再开始给他讲解一个个短句、长句的意思及相应的故事内容。如此一步步地训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父母的贪多图快和急躁情绪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3、迂回的“战术”可能更有效
对于那些说话或朗读总是不顺畅、经过多次训练效果终不明显的孩子,父母的反应最好是冷静、再冷静。因为此时你丝毫的激动和不满,都会为孩子的语言学习带来挫败感和恐惧感,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对于这类孩子,与其教他说话读书,不如先唱儿歌、童谣、歌曲给他听;只要他不反感,你就反复为他唱。为了方便,父母不妨选择那些孩子百听不厌的儿歌作为孩子学习的教材。爸爸妈妈也可以把孩子喜欢听的内容拷贝在数码产品中,以便他随时被声音包围着,由听而说,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如何对宝宝进行语言教育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人们要利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往。语言的发展是宝宝智力发展的基础,语言发展得越早,智力也越高。因此,重视宝宝的语言训练显得十分重要。这里有几条关于如何进行语言教育的建议:
1、出生至3个月,在宝宝起床和哺乳时不停地对他说话。在宝宝睡醒或估计该起床时,一边将宝宝抱起一边对他说:“小宝宝,你睡得好吗?”“噢,睁开眼睛了,蹬蹬腿,长一长。”必须注意,过去旧的传统观念认为,初生婴儿睡眠时间应为18~20小时,最近美国学者研究,婴儿睡眠13小时就够了。让他多清醒,多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可促进大脑发育。每次哺乳时可先亲亲宝宝,抚摸一下脸蛋和手,并说:“小乖乖,吃奶啦!”“好,吃得真好!”“好吃吗?甜不甜?香不香?”
总之,爸爸妈妈在和宝宝玩耍时以及帮助宝宝穿衣、大小便等日常生活中应随时随地给宝宝以丰富的语言刺激。
2、3~9个月。3个月后爸爸妈妈可以经常抱抱宝宝,教他认识家中几种特征较明显的东西,如电灯、电视机、门、窗等。一边说,一边看,一边摸。6个月后可到室外活动。告诉宝宝“汽车在某某地方?”“这是苹果。”让宝宝用眼睛去寻找。8~9个月宝宝已具备了一定的模仿发音能力,爸爸妈妈应增加与宝宝的对话机会,多教宝宝发音让宝宝面对妈妈,看妈妈发音的口型,听妈妈的声音,训练宝宝模仿语言的能力。
3、10~12个月。这个时期是宝宝说话的萌芽阶段,可多教宝宝双音节的词汇,如“再见”、“欢迎”、“阿姨”、“吃饭”等。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儿语。
4、说儿歌,讲故事。说儿歌讲故事是训练语言的良好途径。婴儿期虽然宝宝不会说话,但宝宝的听力、模仿发音的能力已发展起来,6个月之前爸爸妈妈给宝宝说儿歌讲故事主要是发展宝宝的听力,6个月以后则是为了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一般在宝宝情绪愉快的时候选一些语句较短或韵律较强的儿歌,如“大苹果”、“小白兔”说给宝宝听,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宝宝的语音会在不知不觉的愉快情绪中得到较快发展。说儿歌时注意速度应比平时说话稍慢一些,讲故事的语言要亲切儿童化,故事中出现小猫时父母要给宝宝学猫叫,有小狗时学小狗叫,尽管宝宝听不懂故事的内容,但宝宝会在父母给他们讲故事的语言中受到熏陶,从而更好地完成婴儿期的最初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