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为达目的曾向臣子行贿的两个中国皇帝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无奇不有,居然有两个皇帝向臣子行贿,他们是宋真宗赵恒和明代宗朱祁钰。集天下权力和财富于一身的皇帝居然向臣下行贿,这是为什么呢?
宋真宗为封禅作假贿宰相
宋真宗赵恒是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公元1004年秋,辽国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下,威胁宋的都城东京汴梁。赵恒忙问计于群臣。副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逃跑,任职才一月的宰相寇准则厉声反对说:“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定必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敌兵。赵恒同意御驾亲征,由寇准随同指挥。
宋军见到皇上的黄龙大旗,士气大振。寇准指挥宋军出击,消灭了辽军数千人,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兰。萧太后见辽军陷入被动,要求议和。经过寇准的坚持和使者曹利用到辽营一再讨价还价,于12月正式议定由宋朝送给辽以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换得辽军撤走。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宋真宗对自己御驾亲征逼辽议和很是得意。不料有一天,王钦若却对他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王钦若的话,本来是要贬低寇准的,但却同时给爱虚荣的宋真宗泼了一盆冷水,从此怏怏不乐。
王钦若善于察言观色,他看出真宗这人既好大喜功,又害怕战争,就找了个机会假意向真宗提议说:“陛下若出兵收复幽、蓟两州,就可以洗掉澶渊之盟的耻辱了。”真宗说:“河北的百姓刚免了战争之苦,我哪忍心再挑起战争呢?还是想点其它主意吧!”王钦若乘机说:“那就只有封禅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了。但自古封禅,都得有‘天瑞’出现才行。”王钦若接着又说:“当然,这‘天瑞’不是说要就有的;前代之所谓‘天瑞’者,有些是人为搞出来的,只不过人把它当真的崇奉起来,并以之昭示天下,就会同真的一样了。”
宋真宗听了,当然心领神会,但又担心地说:“王旦也许不会同意这么干吧?”王旦是当时的宰相,因此前寇准已被排挤出朝。王钦若说:“我去向他暗示这是出于圣意,估计他不会不同意。”果然,经过王钦若说项,王旦同意了。但真宗心里还是不踏实,就把王旦召来宴饮,正当喝得高兴的当儿,命人取出一樽酒来赐与王旦说:“带回去同老婆孩子一起享用吧!”王旦回家后打开酒樽一看,哪里是什么美酒,里面盛的全是美珠!从此,王旦自然也成了宋真宗封禅的支持者了。在王旦、王钦若等人的支持下,宋真宗封禅的闹剧成功举行。
明景帝为立太子贿群臣
明景帝朱祁钰(明代宗)本来不是皇帝,只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明英宗好大喜功,听了宦官王振的唆使去跟瓦剌打仗,结果一败涂地,自己也被俘虏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在大臣们的拥戴下,英宗的同父异母弟弟朱祁钰做了皇帝。
朱祁钰在龙椅上坐稳后,总觉得有一件事梗在心头难受得很。原来此时的皇太子还是他哥哥明英宗的儿子。景帝心想,这已经到了手的*,再还回去总是舍不得。他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但自古以来废立太子一事必须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否则就不得人心了。可是,这件有悖常理的事情要得到大臣们的支持,谈何容易!这时候,有个叫兴安的太监为他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不久后的一天,朱祁钰召集内阁成员首辅陈循、次辅高榖等六人开会。但朱祁钰只是跟他们随便拉了一些家常,谈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公事。然后宣布散会,搞得大臣们一头雾水,半天摸不着头脑。不过散会后,兴安太监分别找到了他们,一一奉上白花花的银子,具体数额是:首辅陈循、次辅高榖每人一百两,其余四位阁员每人五十两。这六人都是老奸巨滑之辈,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搞定了最重要的六位大臣,接下来就是贿赂群臣了,虽然钱不多,只有区区百十两银子,但其中意思大臣们都心领神会。收了钱的大臣们一致同意改立太子的倡议。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五月,皇太子朱见深被废为沂王,朱祁钰之子朱见济继任太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几年后爆发了著名的夺门之变,英宗复辟。朱祁钰被废为亲王,软禁于西内,不久气死于永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