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于谦是明朝浙江钱塘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不久做了监察御史。他同情百姓疾苦,在任期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明宣宗很赏识他。于谦被破格提升为河南、山西巡抚后,衣食住行仍很俭朴。
明宣宗九岁即位,宦官王振专权。他以权谋私,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坏蛋。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着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
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他曾作过《入京》诗一首: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进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了。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后来,王振把于谦陷害下狱,终在群臣的保护和压力下,把于谦放了出来。
——《入京》
【求解驿站】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
【活学活用】当官,就应该~,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妙语点拨】于谦每次进京,不屑于行贿而是两袖清风,光名正大地去奏事,堪称清廉为官的楷模。那些送奇珍异宝给王振的官吏,只会“肥”了自己,“瘦”了百姓。“吃、拿、卡、要,打官腔”是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的具体表现,不可不除。为官者只有像于谦一样两袖清风,思人民之所想,给人民之所需,才能当好人民的公仆。
【近义】洁身自好、廉洁奉公
【反义】贪赃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