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皇帝球迷多 宋太祖竟还擅长花式足球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而说到蹴鞠的起源,《太平御览》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记黄帝,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令军事无事,得使蹴鞠。”可见在当时,蹴鞠是国家军队训练士兵体能和技巧的重要训练项目。
在汉代,由于汉高祖刘邦这位“超级球迷”的推行,蹴鞠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皇宫内开始出现专业足球场,即所谓“鞠城”,设有专门的球场,四周还有围墙和看台,球则是实心的。比赛分两队,双方各有队员12名,以踢入球门的球数多少来决定胜负,是现代足球的雏形。据说,此后西汉的皇帝如汉武帝刘彻、汉成帝刘骜都酷爱踢球,刘彻踢球时,还令其文学侍从作《蹴鞠赋》助兴。由于蹴鞠运动的兴盛,汉代还出现了研究这项运动的专著《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属于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可惜后来失传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足球制作技术也有所改进。唐代时,球体明显轻了,可以踢高。球门就设在两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称为“络网为门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汉代是直接对抗分队比赛,“僻脱承便,盖象兵戍”,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像打仗一样。唐代的分队比赛,已不是直接对抗,而是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
不仅皇宫中有这样的活动,民间也有。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中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可见球踢得有多高。杜甫《清明》诗中也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可见当时踢球习俗的普遍。
南宋时期,球员还组织了博纳养生杯,相当于今天的中超联赛。球员团体叫“齐云社”,是专门的蹴鞠组织,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而其提倡的志诚、温良、尊重、谦让的10个紧要章程,和戒多言、赌博、猖狂、酒色的10个禁戒,也成为我国最早的球队章程雏形。当然,有比赛就有球星。施耐庵《水浒全传》中描写的那位——由一个市井泼皮逆袭成为殿前都指挥使的高俅,便是宋朝球技高超、经常陪伺宋徽宗踢球的著名球星。小说虽然在人物描述上做了一些夸张,但基本上是宋代的真实情况。
此外,宋代还有一批聚集在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内的职业球星,他们定期在皇宫蹴鞠宴会上表演踢球,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是当时地位较高的职业球星。唐朝时,唐太宗、唐玄宗都爱看“蹴鞠”,“蹴鞠”迅速流行,宫中大小官吏也爱上了“蹴鞠”。当时,蹴鞠的形式有很大改变,技术也有很大提高,更接近于现代足球。所用的球用动物膀胱充气做成,然后用8块皮缝起来,弹性非常好。宋太祖赵匡胤是个疯狂“球迷”,这从现存的《宋太祖蹴鞠图》中便可以看出。
《宋太祖蹴鞠图》宽28.6厘米,长56.3厘米,原作者为北宋的著名画家苏汉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则是元代钱选的临摹品。画面设色淡雅,用线古拙,踢球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宋太宗,观看的是大臣赵普、楚昭辅、党进、石守信等4位宋朝开国功勋。赵匡胤踢球在当时是赫赫有名的,他尤其擅长“白打”,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的“花式足球”,即踢球时,用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灵活变化,随心所欲,可使“球终日不坠”。
除了球技,宋代的蹴鞠制作工艺比唐代也有新的提高,已经形成制作的标准工艺,如球的表面从8片发展为12片,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蹴鞠做成后,重量还是“正重十二两”,规格要“碎凑十分圆”等。工艺的进步,为宋朝的蹴鞠热开启了中国古代足球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时期。
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恐怕是历史上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了。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足球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