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标点引入中国 大清第一位赴欧考察团长斌椿

1866 年,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准备回国完婚,临行前他向清*建议,带几名同文馆学生到英国开阔眼界,以培养同英国打交道的人。

主持“总理各国衙门”的恭亲王奕也早就想派人到欧洲各国考察。可是一听说要去“异邦”,大小官员“总苦晕眩,不敢应者”。无奈之下,只得派63 岁的汉军旗人斌椿前往。因为斌椿只不过是前任山西襄陵县知县,是小官僚,倘若考察出了纰漏,也不损天朝颜面。

于是,斌椿接任并率团赴欧,名义上是旅游观光,实际上抱着考察西方社会的政治目的。1866 年3 月,斌椿一行从北京出发,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罗斯、德国、比利时等11 个国家,这个考察团的导游也是赫德。

斌椿率领的同文馆观光团在欧洲的游历不到4 个月,收获并不是很多。斌椿“随时记载,带回中国”的,只有薄薄的一册《乘槎笔记》,而在欧洲的见闻不到两万字。

斌椿在欧洲见识了诸如近代火车、轮船、电报、电梯、蒸汽机、显微镜、大型纺织厂、兵工厂,但却认为只不过是些夷人之戏。

斌椿唯一留意到的,认为先进的,是西方标点符号,并在书中向中国文人做了介绍,这是标点符号在中国使用的开始。

斌椿简介

斌椿,男,满族,恒祺的亲戚,他曾在山西和江西做过知县一类的低级官员。60多岁时已经闲赋在家。经文祥和恒祺介绍,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聘请他做文案(秘书)。赫德见中国*没有外派大使领事等,中国发生的许多情况外国*基本一无所知,任凭本国外交官随意解释发挥,就想利用斌椿出使来帮助中国打开外交局面。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跨出国门的官员,也是最早被英国女王非正式接见的中国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