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动了西安事变 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以及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中国社会矛盾激化说。杨拯民认为,西安事变的发生绝不仅仅是张、杨两位将军一时冲动下的偶然之举,而是中国三十年代社会各种矛盾发展、激化的一必然环节。施文魁亦指出事变发生的原因是:第一,从根本上说,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引起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第二,红军对东北军的打击,使*感到继续“剿共”毫无出路;第三,蒋介石一向利用“剿共”来消灭杂牌军,使张逐渐觉醒;第四,东北军士兵要求打回老家去的强烈愿望影响张的转变;第五,*政策的积极影响,促使张放弃“剿共”转向抗。

2.*内部矛盾发展说。姬天舒指出:“西安事变的发生,*内部矛盾的斗争和发展是其内在原因,它既是*内部抗日派、左派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派相互斗争的产物,又是*阵营中‘嫡系’和‘杂牌’之间矛盾尖锐激化的结果。”马成碧从*、蒋介石的政见分歧说明事变发生的必然性。张和蒋从不同的途径走上政坛,他们以各自的方式逐步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政治思想。张形成的是以爱国主义为主流的政治思想体系;蒋形成的是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的政治思想体系。两人都主张中国要统一,并力行实现,但在如何实现统一以及在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对待中国*的态度等问题上则存在分歧,当矛盾双方的斗争发展到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极限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张、杨采取了兵谏的方式。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说。杨颖奇认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对张、杨逐渐接受联共抗日主张起了直接的、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张、杨采取非常方式扣蒋兵谏,逼蒋实现抗日主张,亦起了间接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理由是:第一,从1935年8月到1936年4月,*积极主动地开展统战工作,直接推动张、杨走上联共抗日道路;第二,从1936年5月到9月,随着*逼蒋抗日方针的逐步确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更广泛开展,*进一步推动张、杨坚定地走上联共抗日道路,实现了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的联合抗日局面;第三,从1936年10月至12月初,随着蒋介石欲图大举“围剿”红军,压迫张、杨“剿共”的严重内战行动,*从挽救民族危机出发,有力地推动张、杨担负起制止内战,逼蒋抗日的重要历史责任。随着研究视野的逐步拓展,近来有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重新诠释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如徐林祥认为中国三十年代社会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不只存在于西安,同时也存在于全国。他认为当时*情报失误是事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表现是:第一,*情报掌握失真、行动决策失误;第二,*特工组织混乱、应变指挥失灵;第三,*秘密电讯中断、通讯联络受阻。王杉以现代化为视角,认为事变是在现代化的众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发生的,是中国人关注中国命运的产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政治的又一次尝试。她指出近代中国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民族主义意识由传统走向现代,以及政治生活中一定程度的*化,是事变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李云峰则从文化层面着眼,指出张、杨进步统一观的形成,显然是受到了中国*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之外,西方文化传统与苏化传统的潜移默化功不可没,他们的统一观与蒋介石以传统文化消极部分为主要基础构成的统一观相比较,其进步性不言自明。两种统一观的互相对立、冲突,发展到正常手段不能解决时,便有了异乎寻常的西安事变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