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储位之争 历史上康熙皇帝是死于非命吗?
康熙晚年诸皇子对帝位继承的激烈斗争:
康熙皇帝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也是一位勤于政务的、了不起的皇帝,他平定三藩、统一*、扫清漠北、稳定*、修治黄河,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社会政策,巩固与发展清朝统治,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兴盛,有功于民族国家。但是,康熙也不是就白璧无瑕,他最大的问题就是皇储问题处理得不好,造成了政治混乱,也使他自己身体耗损,威信降低。晚年的康熙不能再保持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实在是由于储位问题把他搞得精疲力尽,再也没有精力去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了。
一.康熙为何两次立、废太子?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和《皇太子秘史》等电视剧,将康熙晚年时皇子之间争夺储位的激烈斗争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在这激烈的斗争中,康熙两次立皇二子胤礽为太子,又两次将他废掉是导致激烈斗争的原因之一。
清朝的传统原是不立太子的,其开国之初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就均未立太子,其皇位继承人要么是老皇帝死后内部矛盾平衡的产物,如皇太极和福临的继位,要么是老皇帝临死前指定的,如福临指定玄烨。这种不立储君的方法既有利也有弊:其利在于每位有继承皇位希望的兄弟、皇子都能效忠皇帝,拼命出力,博取皇帝好感,以求被立为君;弊在不立储君,觊窥皇位者多,容易造成父子兄弟之间的勾心斗角,甚至兵刃相见,酿成争位的大祸。
康熙皇帝即位后,斟酌立太子的利弊,认为立太子的利大于弊。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地位显赫的22岁的皇后、辅政四大臣之首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康熙生下了皇二子胤礽(皇长子胤禔为庶生)。不幸的是,她在生下胤礽的当天就死去了。康熙喜欢赫舍里氏皇后,在她临死前答应要立胤礽为太子,在她死后谥号为仁孝皇后,后又改为孝诚仁皇后。次年,康熙即正式立年方2岁的胤礽为太子。
胤礽册立后,渐渐长大成人,康熙有意识地培养他,派太子师傅对他专门培养,经常带他外出巡行,让他参与许多政务,同时也让他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一心要把他培养成理想的君主。于是,胤礽的周围便结集了一批官吏,形成了太子党,这些人当然是希望胤礽继位后能使他们获得最大利益。康熙皇帝正当壮年,身体也好,太子党的出现必然引起康熙的反感。同时,胤礽两岁就当太子,是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长大的,他虽然勤学上进,能文能武,可是缺乏对苦难的历练,因而骄奢淫逸、贪得无厌、刚愎自用、暴戾不仁。他的手下人如索额图给太子制订的一套制度与皇帝非常接近,使胤礽的权势欲越来越强烈。他甚至不止一次地说:古今天下,哪有像我这样当了三十多年太子的?急于抢班夺权之心溢于言表。
胤礽急于抢班夺权,必然与父皇康熙之间产生皇位之争的矛盾。康熙认识到,如此下去,难免不会“今日被鸩,明日遇害”,很可能重演隋文帝被儿子为抢班夺权而杀害的故事;而且让胤礽这样品行不端的人当政,“必至败坏国家,戕贼万民”,因而有了必须改变这种现状的想法。康熙对胤礽渐趋不满的态度,让早就对胤礽被册立为太子而心怀妒意的诸位皇子以为有了可乘之机,以胤禔为首的皇子便兴风作浪,欲取而代之。胤禔请蒙古喇嘛巴汉格隆搞“魇胜”,想以巫术咒死胤礽;皇八子胤禩手下的人甚至结识武林高手要刺死胤礽。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权衡利弊,废掉了已当了33年的太子的胤礽,并下令将其*。
胤礽被废,便产生了谁来当太子的问题。当时诸皇子都渐渐年长,各自招揽门客,结交权贵,觊觎皇位。在诸皇子中,谋取太子之位最积极的要算皇长子胤禔了,但是,康熙素来不喜欢这个只会逞武力的儿子,在废太子的诏书中明确表示他没有立胤禔的意思。胤禔很是沮丧,便转而支持他认为很有希望的皇八子胤禩。
胤禩颇有城府,早就私下与大臣交往并搏得了“贤明”的名声。许多大臣揣度康熙可能瞩意于他,于是在议政大臣、大学士马齐和元老重臣佟国维等人支持下,列名保奏胤禩为太子。一时间,胤禩夺储的呼声很高。胤禔见此,欲讨好胤禩,便向康熙推荐胤禩为太子。他说,有个叫张明德的相面先生,曾给胤禩相面,说他日后必定大贵;又说若父皇要处死胤礽不忍下手可由他执行。康熙根本就没有杀掉胤礽的想法,又见胤禔如此积极地参与夺位斗争,使其不满和愤怒达到了极点,他大骂胤禔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兄弟之情,纯粹是个天理不容的乱臣贼子。此时,皇三子胤祉又告发胤禔曾使用“魇胜”之法诅咒胤礽,康熙更加愤怒,便将胤禔革爵圈禁,永远赶出了政治舞台。
朝中大臣齐保胤禩为太子时,便已使康熙怀疑胤禩为谋位而在朝臣中拉帮结派,收买人心,阴谋夺嫡,因而在心中已将他排除在外。现在,胤禔又以张明德之说保荐胤禩,更使康熙认为自己的怀疑是正确的。他借机指斥胤禩妄蓄大志,阴谋夺嫡;命将张明德凌迟处死;命将胤禩锁拿交议政王大臣处理。明确排除了胤禩当太子的可能性。
康熙废太子,本来是想解决储君与皇权不相容的矛盾,但未料想引起了诸皇子之间更尖锐的争夺,尤为严重的是外戚、贵族、都卷了进来;如果再不迅速立太子,斗争就不会停息,会愈演愈烈。可是,对太子的人选,康熙当时还没有看上任何人。胤禔、胤禩钻营储位,康熙已将他们排除在外;其他人,谁也难服众望压住其他皇子。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康熙只好重新考虑胤礽,认为当时废掉太子是太仓促了,胤礽毕竟已经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父子之间知之甚深,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所以在废掉太子仅两个月之后,康熙便放了胤礽,令他改恶从善,闭门思过,要多读圣贤之书,修身养性,成为一个贤明的人,并特别强调不许对揭发他的人打击报复。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距废太子时间仅半年,康熙一方面觉得胤礽有了悔过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想断了诸子争立的念头,于是再次下诏将胤礽重立为太子,结束了第一次储位危机。
可是,胤礽的复立并没有平息诸皇子之间的争斗,也没有消除太子与父皇之间的矛盾。胤礽复位后尽管康熙对他百般容忍,尽量满足他,希望他改过自新。可是,他照旧收集党羽,招兵买马,迅速纠合了一批亲信大臣,如步兵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刑部尚书齐世武等;他仍旧不听父皇之教,不尊奉父皇,甚至大摆太子派头,一切仪制服用全与皇帝相较;他含财好色的脾性也丝毫未变,稍有不满,便责打诬告地方官员。这种状况使朝野上下的人们都意识到,胤礽的太子之位是不可能长久的了。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眼见胤礽不可能改过自新、而且羽翼日益丰满的康熙,认识到胤礽终属朽木不可雕之人,于是采取断然措施,再一次下诏说胤礽“行为乖戾”、“大失人心”,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将其永远禁锢在咸安宫里。康熙还下令逮捕太子党人,将托合齐焚尸扬灰,将耿额、齐世武等人锁拿审问。康熙还明确宣布,因为没有合适的太子人选,勉强立了反而会引起争斗,所以不再立太子;本朝向无立太子的惯例,不立亦不为过。
此后,康熙不再允许朝臣议论立储之事,始终对此事搁置不提。看来,遍读史书的康熙虽然对历史上残酷的皇位之争洞若观火,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诸多皇子中究竟谁堪担当大任,谁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骨肉相残的惨剧,康熙也始终未能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二.康熙心目中的继承人是谁?
康熙皇帝于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废太子胤礽之后,深感围绕立储问题的明争暗斗,已使皇子们之间形同水火,积怨很深,无论再立哪个皇子为皇太子,都会遭到落选者的反对。他认识到,只有挑选或培养一个具有较高威信,能够令人信服的皇太子,才不致在继位后引起政治局势的长期剧烈的动荡。为此,康熙对大臣宣布:“朕万年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与尔等作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致贻累于尔诸臣也。”
康熙是清代诸帝中子女最多的一位,总共有55个儿女,其中男儿35人,除夭折早亡者外,成年皇子有20人。皇长子允禔(雍正即位后,诸兄弟名字的“胤”均避讳改为“允”)因夺嫡活动猖狂露骨,甚至请求由他诛杀废太子允礽,被康熙斥为“凶顽愚昧”,“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兄弟至情”,宣布其为“乱臣贼子”,命人“严加看守”。皇三子允祉虽然经常代替父皇主持一些祭祀活动和处理某些政事,但威信并不高。皇八子允禩本来是有希望的,但他大肆笼络人心,结党谋位的活动最终使他失去了康熙的信任。剩下的皇子中,最有希望的就是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允禵了。由于康熙至死也未再立皇太子,所以人们对康熙心目中的继承人究竟是胤禛还还是允禵有非常对立的两种意见。
主张“允禵说”的人认为,康熙晚年最中意的是允禵。
允禵与胤禛虽为同母所生,但他却与允禩情投意合。当康熙四十七年康熙以允禩夺嫡而锁拿时,允禵豁出命去保他,说“八阿哥无此心”,气得康熙拿佩刀欲杀允禵。但康熙在处分允禩时,却把上三旗所分给允禩的佐领,全部转赐给允禵,使之成为在第一次废太子事件中得益最多的诸皇子之一。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康熙任命允禵为抚远大将军,总领西北各路大军,征伐*策妄阿拉布坦和*策零敦多卜,这是关系到扭转西线战局和清朝安危的重任,惟有最受信任的人才有资格出任此任。从废太子允礽也密谋托人保举他出任此职,可以充分反映出大将军一职在当时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皇子们都十分重视此职。然而,大任却落在了允禵肩上,包括胤禛在内的其他皇子都落选了,这可以说是康熙就皇位继承问题所作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暗示。
允禵承康熙之命出任大将军,宗人府立碑颂其功德,而康熙并不以颂扬为主。这说明康熙对其有立储之意,宗室也已固信他将继承皇位。第二年,康熙又亲口对他的部属们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务,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足以看出他对允禵的赏识和信任。有人对允禵出任大将军给予了更高的评价,说出征前仪式庄严隆重,非同一般,生杀予夺之权集于一身,亦为清代所绝无仅有,可见康熙当时心目中继位人已非其莫属。
有人分析说,西北之役是关系到中国半壁*谁属和清朝安危的重大问题,因而康熙必须认真对待,选择他所最信任、最有能力的人充当大将军。对允禵的任命是为了提高其威信,为其得以建功立业创造机会,使群臣倾心悦服,从而水到渠成地成为皇位继承人。这是康熙以新的方式选择、培养皇太子的决定性环节,这也正是康熙不顾自己年近古稀而让允禵在西陲主持军务达四年之久的真实原因。在康熙五十九年八月,在清军的两路夹击下,准噶尔军败逃,六世*抵达拉萨,举行“坐床”大典,清朝在政治、军事方面获得了重大胜利。允禵作为统帅,建立了出色的功勋,在清朝统治集团内的威信迅速提高,实现了康熙派他远征西北的目的。
反对“允禵说”的人也不否认,允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说明他逐步为康熙所钟爱;但他只是康熙选择皇太子的候选人之一,而不是已被选定的皇太子。有人更进一步提出质疑,康熙当时已年老多病,如果一心要立允禵,让他领导出征以提高威望,那么多少立点功劳,即在*建功后就应该返京了,何以让他长期滞留在外?有人进一步分析说,康熙遣允禵西征,是老皇帝为调虎离山,削弱允禩集团*而下的一着妙棋。
主张“胤禛说”者认为,胤禛素为康熙所钟爱,8岁时就随父出塞北巡,10岁出猎为贝子,32岁又由多罗贝勒晋封为和硕雍亲王,此后在诸皇子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先后22次参与祭祀活动,次数之多,居众皇子之冠。康熙还屡次让他参与政务,掌管国家军政、钱粮大权,赐予他圆明园和狮子园,并常去他的花园内游玩,这是对他的特殊恩遇。
康熙未年,诸皇子露骨地展开了争夺储权的斗争,而胤禛却表面上有尽量置身于外,无疑就避开了和康熙的冲突以及与诸兄弟的火并,背后却不露身色地培植自己的*,还博得了父皇的欢心。
有人说,康熙十分喜爱胤禛之子弘历,称赞弘历生母是“有福之人”。由此可见,胤禛颇得其父好感,屡加任用,是未来的皇太子候选人之一。有人在此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康熙对胤禛曾多次予以好评,将他视为能对付允禩、允禵一伙并克服皇家分裂的惟一力量,并且预言弘历“福将过予”,这是帝位将传至弘历的明白表示。这种种迹象表明,胤禛正是康熙所满意的继位人。
否定“胤禛说”者认为,康熙生前对胤禛并没有特殊好感,所以当隆科多告诉他传位遗诏时,胤禛竟“闻之惊恸,昏仆于地”,没有一点黄袍加身的思想准备。虽然在第一次废太子后康熙对胤禛表示了一定程度的信任,但从胤禛于康熙四十六年一度与允禵一起被圈禁的事件来看,康熙已看破了他的严重两面派作风,因而始终不曾考虑他为皇位继承人。
康熙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究竟是谁?有人说是允禵,有人说是胤禛,由于康熙生前一直未有明确表示,恐怕他也一直在犹豫之中吧。但是,倘若胤禛是正常继位,而不是传言中的非正常继位,那么,康熙一直让允禵居于距北京有近一个月路程的西北前线,就只能说明他无意传位于允禵了。
三.雍正“夺嫡篡位”当上皇帝吗?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康熙第四子、雍亲王胤禛继承皇位,即雍正皇帝。但是,自雍正当上皇帝的第一天起,他的继位合法性就遇到了挑战。关于他改诏篡位的传说,几百年来,人人乐道,代代袭衍,不但屡见于野史记载,而且在民间口头、文艺创作中广为流传,甚至正统的史家持此观点者也不鲜寡,以致连影响极广的权威工具书《辞海》在“胤禛”条中,也将此作为附释。那么,雍正真是“夺嫡篡位”当上皇帝的吗?
关于雍正“夺嫡篡位”的传说,据《清宫遗闻·清世宗袭位之异闻》,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圣祖康熙“弥留时,手中遗诏曰:‘朕十四子即缵承大统’。世宗侦得遗诏所在,私改‘十’字为‘第’字,而后一人进畅春园,不许他人进入。圣祖大怒,以枕击之。世宗跪而请罪,不久宣言圣祖上宾。世宗继位,改元雍正。”
其二,圣祖欲将大统传给皇十四子允禵,不豫时降旨召允禵来京,其旨被掌握禁中兵权的隆科多所隐。圣祖宾天之日允禵不到,隆科多传旨给了胤禛。
其三,圣祖遗诏“传位十四子”,后来被胤禛和隆科多把“十”改成“于”,使遗诏变成了“传位于四子”。而后进寝进了一碗人参汤,于是圣祖崩逝,胤禛便登极继位,是为雍正皇帝。
其四,雍正帝原名并不叫胤禛,因圣祖遗诏传位于胤祯(十四子允禵的原名),雍正便将“祯”私改为“禛”,出寝宫后宣布继位的就是“胤禛”,从而当上了皇帝。
关于雍正“夺嫡篡位”的传说如此广泛而久远,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探究,形成了两种完全对立的结论:一种认为雍正继位是合法的,另一种则认为雍正是非法篡位。
“合法说”论者所依持的材料是官修实录和正史。
《清圣祖实录》详细记载了雍正被授以皇位的经过:“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庚寅(初九),上因圣躬不豫,十五日南郊大祀,特命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恭代。皇四子胤禛以圣躬违和,恳求侍奉左右。上谕曰……皇四子胤禛遵旨于斋所致斋。辛卯(初十),皇四子胤禛三次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壬辰(十一日),皇四子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癸巳(十二日),皇四子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甲午(十三日),丑刻,上疾大渐,命趣召皇四子胤禛于斋所,谕令速至。南郊祀典,著派公吴尔占恭代。寅刻,召……允祉、……允祐、……允禩、……允搪、……允硪、……允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胤禛闻召驰至,已刻,趋进寝宫,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禛三次进见问安。戌刻,上崩于寝宫。”
在雍正后来所著《大义觉迷录》一书中,胤禛就康熙之死以及他接受传位遗诏的情况追述说:“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时,皇考圣躬不豫,静摄于畅春园。朕请侍奉左右,皇考以南郊大典,应于斋所虔诚斋戒,朕遵旨于斋所致斋,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塞思黑、允硪、允裪、怡亲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须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是时,惟恒亲王允祺以冬至命往孝东陵行礼,未在京师,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贝勒允易、贝子允纬俱在寝宫外祗候。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时,龙驭上宾,朕哀恸号呼,实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朕闻之惊恸,昏仆于地,诚亲王等向朕叩首,劝朕节哀,朕始强起办理大事。此当日之情形,朕之诸兄弟及宫人、内侍与内廷行走之大小臣工所共知共见者。”
不仅有文献资料可证胤禛继位合法,从当时情形看也是顺理成章。在康熙两次废黜允礽的太子位,尤其是在争夺皇储最激烈的允禔被圈禁后,胤禛的地位上升很快。他成为年长的阿哥,并多次代康熙进行祭祖,甚至代行南郊冬至祭天大礼。在康熙众诸皇子参与国家大事和宫中事务中,胤禛最多,并得到康熙好评,说诸皇子中惟胤禛“朕亲抚育,幼年时微觉喜怒不定,至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在康熙晚年,惟有皇十四子允禵被视为可与胤禛争夺储位的对手,但如果康熙有意传位于允禵,为何将他派遣到远离京城数千里的大西北呢?由此可见,胤禛当时应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此外,还可以引以佐证的是,康熙非常喜爱他的皇孙弘历(胤?lt;之子),曾召见弘历生母,称赞她是“有福之人”,因而爱屋及乌,把皇位传给胤禛,以望相承于弘历。又据朝鲜迎接清朝告讣使的官员金演讲,他曾听译员说,康熙病危时,“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说明,在胤禛嗣位之时,人们就将他的继位与弘历联系起来了。后来弘历即位为乾隆帝,他在讲乃祖传见其生母一事时说:“即今日仰窥皇祖恩意,似已知予异日可以付托,因欲豫观圣母佛相也。”在他的话下,乃父是乃祖的当然继承人,然后才有他的嗣统。
对于盛传胤禛改“十”为“于”或“第”的改诏夺谪传说,持“雍正嗣位合法说”的学者认为,清朝关于皇子书写制度是一定要在“某子”前加“皇”字,如皇四子、皇十四子,如真有“皇位传十四子”的遗诏,显然有违清制,因为加“皇”字后原文就成了“皇位传皇十四字”,这“十”改“第”或“于”后都文理不通。另外,“于”字在清代并不通用,应用“於”字,事关国体之诏书,不可能用一个别字。至于说胤禛改名,据康熙时修的《宗室玉牒》,胤禛只有一个“胤禛”名字,皇十四字允禵的确曾有“胤祯”一名,如将“祯”改为“禛”,是不能不留痕迹的,更何况传位诏书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汉字的“十”、“祯”还有改的可能,而满文是用蒙文字母结合女真族语音拼成的,“十”、“祯”均由若干字母拼写,是无法像汉字那样改变字形、字义的。
对于传说隆科多隐瞒康熙召允禵回京的谕制,也不合清制。隆科多即非内阁大学士,又非兵部主管,无权也不可能阻止康熙召回允禵。而在亟需确定继位人的危急之时,康熙也不可能召需二十几天才能回京的允禵。据《东华录》卷二十四记载,康熙的传位遗诏是口述,并未事先写成文字,当时在场者甚多,有允祉、允祐、允禩、允搪、允硪、允裪、允祥七位并非都与胤禛同党的皇子,胤禛并不在场。假如隆科多假传遗诏,拥有政治、军事实力的其他皇子不可能不提出异议;再说隆科多作为国舅,位已至极尊,没有必要去冒此风险;何况隆科多并非胤禛夺嫡班子中人,他先前一直是拥戴皇八子允禩的。
综上所说,“合法说”论者认为清代官方的记载基本可信,雍正的继位是合法的。
与雍正嗣位合法说相对,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民间传闻不可信,但雍正嗣位合法说仍疑点重重。
关于《清圣祖实录》记载的康熙传位于雍正遗诏及有关资料,很可能是雍正篡改的结果。从《实录》中可以看到,凡是涉及雍正的一丝一毫不利内容,均已删除,如康熙派允禵统领西北部。西北部是康熙最关心的大问题,他本人两次率军亲征,史载资料应极为丰富,而在《实录》中却很少有关记载。康熙在位达61年,其《实录》仅300卷,而乾隆在位60年却有1500卷的《实录》,雍正在位仅13年,也有159卷的《实录》,这显然不正常,说明《清圣祖实录》被人大大地删改、抽掉。谁有权力并敢于这么做?只有雍正有权也有必要这么做。他为什么要删改,抽毁?说明他心中有鬼。
从雍正自述的关于皇位继承情况看,也有令人生疑的地方:康熙病危前,召众皇子及重臣速至宣布遗诏,却只将传位遗诏告知允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对要继位的胤禛仅告以“病势日臻之故”;在康熙死前十个小时内,胤禛曾三次入寝宫问安,康熙为何不将传位诏书告诉他呢?须知,要使胤?lt;继位名正言顺,在皇位继承问题争夺异常激烈时,让继位人心中有数,预作准备,避免临时出现异常乃至流血是十分必要的;若胤禛不知自己将继位,就很可能出现对他十分不利的情况。由此看来,胤禛不可能是康熙传位诏书中所要传的人物。
在胤禛抵达畅春园之前和之后的十个小时内,早已获悉传位诏书内容的皇子、大臣为何都对胤禛守口如瓶,不将传位于他的遗诏告诉他呢?为何非要等康熙死后由隆科多来宣布呢?胤禛一向精明干练,但在这一天却突然处于对一切有关问题毫不知情,不闻不问,任人摆布的完全被动状态,可以说是与平时若判两人,这种反常表现是难以解释的。而更可疑的是,隆科多并非当时惟一的皇亲国戚及重臣,康熙对他也并非信任和赏识,为何在宣读康熙遗诏这样重大问题时,只有他一人在场呢?别的皇亲重臣在哪里去了呢 ?因此,不能排除胤夺禛嫡篡位的可能。
即以官书记载的康熙临终传位于雍正的情况,明显的破绽也是存在的。据雍正亲自编撰的《大义觉迷录》说:康熙病危,在雍正赶到畅春园以前,康熙已向允祉、允祐、允禩、允搪、允硪、允裪、允祥、科隆多等八人下达了传位的诏谕,而允禄、允礼、允易、允纬,“俱在寝宫外祗候”,这是雍正合法继承的最有力的证明。但是,如果将各种材料加以综合分析,完全有理由认为,雍正所说的八人同受遗诏这件事是不存在的。
按雍正的说法,在“八人受谕”以后一个时辰,雍正就赶到了畅春园,在十个小时内三次晋见康熙。这时康熙还能说话,“告以病势日臻之故”,却一字未及已向八人面谕传位雍正之事,是康熙遗忘了吗?是向雍正本人保密吗?这都是于理不通的。而且这八个人居然也没有一人向雍正说起这样一件头等大事。直到康熙死后,隆科多才传达遗命。雍正后来说:“朕向者不特无意于大位,心实苦之。前岁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朕意不知,朕若知之,自别有道理。皇考宾天之后,方宣旨于朕。”而且雍正听到了传位诏谕,还“闻之惊恸,昏仆于地”,这一过程离奇得难以令人相信。合理的理解只能是原来就不存在“八人受谕”这件事,而是雍正本人捏造出来的现场以证明自己的合法继承。
《大义觉迷录》出笼于雍正七年九月。在这以前的所有文件资料中,从来就没有“八人受谕”的记载。据《东华录》记载,雍正元年八月谕:“圣祖……命朕缵承统绪,于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仓卒之间,一言而定大计。”这里还一点没有“八人受谕”的痕迹。雍正五年十月,开始出现了诸皇子受谕的记载,但还没有具体指明是哪些皇子,上谕说:“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诸兄弟及隆科多入见,面降谕旨,以大统付朕,是大臣之内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大义觉迷录》中指明七个皇子和隆科多,可以为雍正的合法继承作证。可此时的这八人中,允禩、允搪已被害死,隆科多被禁锢死去,允硪则在禁锢中,都不能出来否认这件事;允祉、允裪已因得罪雍正而被革去亲王、郡王爵位,哪里还再敢惹事;允祐则吓得战战兢兢,惟求苟全活命,雍正因而褒奖他“安分守己,敬顺人心”;允祥则是雍正的心腹,雍正称赞他“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矫诏篡立,他很可能出过力。雍正在康熙死去七年之后制造出这“八人受谕”的场面,当然没有一人能够出来否认。
在《大义觉迷录》中,雍正自己也说过一些与“八人受谕”相矛盾的话。雍正说:允禩、允搪都亲承康熙遗诏,方才“肯贴无一语,俯首臣服于朕之前”。但雍正又说:“皇考升遐之日,朕在哀痛之时,塞思黑(允搪)突至朕前,箕踞对坐,傲慢无礼,其意大不可测。若非朕镇定隐忍,必至激成事端”;“圣祖仁皇帝宾天时,阿其那(允禩)并不哀戚,乃于院外倚柱,独立凝思,派办事务,全然不理,亦不回答,其怨愤可知”。 允禩、允搪的举止不像在十个时辰前就已知道传位的遗诏,倒像是刚刚听到雍正要即位的消息而胸怀激愤的神情。
按《大义觉迷录》的说法,“八人受谕”的现场有皇十七子允礼等人在寝宫外伺候,而隆科多却说:“圣祖皇帝宾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亲王(允礼)在内值班,闻大事出,与臣遇于西直门大衔,告以皇上绍登大位之言。果亲王神色乖张,有类疯狂,闻其奔回邸,并未在宫迎驾伺候。”看来,允礼根本不在寝宫外伺候,也不知道传位雍正的遗诏。他在城内宫中值班,听到康熙去世,赶往畅春园,在西直门大街碰到了隆科多,才听说雍正继位,大出意外,甚为惊骇,逃回家去。不过允礼很能见风能舵,后来依附雍正,弹劾允禩,封为果亲王。雍正去世,他还受遗诏辅政。
还有更奇怪的事情是关于隆科多的。据《东华录》记载,雍正五年十月的上谕说:“圣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并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御之人,乃诡称伊身曾带匕首,以防不测。”隆科多是康熙传命继位遗诏的关键人物,康熙去世时他肯定在场,而雍正为了罗职隆科多罪名,竟能信口胡说,甚至又否认隆科多在场,那么,他的受位遗诏是由何人“宣读”的呢?由此可见,雍正所说的“八人受谕”的真实性是极可怀疑的。
又据当时在北京传教的马国贤在《京廷十有三年记》中说:“雍正即位,发布了一个使全国震惊的命令,赵(昌)被拘执,处死刑,财产抄没,子女为奴。”赵昌的地位虽不高,却是康熙晚年的近侍,常传达康熙的命令。为什么雍正一上台就要把他杀掉?为什么此人被杀使全国震惊?不可能是赵昌谋害了康熙吧!若是,雍正必予以声讨、记载并诛九族。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赵昌知道的事太多,而且不肯附合雍正,雍正必须立即把他解决掉。
雍正在即位的第八天,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发布命令,要大臣们交回康熙的朱批谕旨,“所有皇考朱批谕旨,俱著敬谨封固进呈,若抄写、存留、隐匿、焚弃,日后发觉,断不宽恕,定行从重治罪”。雍正为什么要这样匆忙地强行收回老皇帝的亲笔,是否担心其中有不利于自己继位的证据?由于大量的资料已被毁掉,人们只能更多地进行猜测和分析。可是,如果不是心中有鬼,又为什么要毁掉或是删改记载呢!
很大的一种可能是,康熙并未指定继承人就突然死了。当时康熙在畅春园静心养病,有一段时间与外界隔绝,而隆科多控制着畅春园的整个局势;作为控制京城警卫力量的隆科多,有可能勾结胤禛,利用康熙病休中不览奏章、不会群臣的机会,作出有关夺嫡安排,甚至下药毒死康熙,伪造一个“遗诏”出来让胤禛强行继位。
胤禛继位后,作为雍正皇帝的他,又采取了许多非常的举动,不仅下令收缴康熙帝的朱批奏折,对私自保留和抄录者从重治罪,处死康熙晚年经常传达康熙命令的贴身内侍赵昌,抄没家产;而且幽禁掌握兵权,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允禵,排斥和迫害其他皇子,最后连帮助他登位有功的隆科多和年羹尧,也没有放过。这种种迹象表明,胤禛继位的合法性非常令人生疑。
太多的异常情况,足以说明胤禛在继承皇位时,确实出现了一系列难以让人释疑的地方,这些都足以引起人们的种种议论和猜测,加之雍正一生政敌颇多,遂将沸沸扬扬的议论推至为“改诏夺嫡”的传闻。而雍正本人的性格、品行,从他一生的事迹看,又是一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极端狡猾凶残的人,这更加重了人们对他的猜疑。但是,因为他做得巧妙,又在上台后不遗余力地斩尽杀绝当时的知情者和涉嫌知情者,并且销毁了包括文字在内的一切证据,从而也使他是否“夺嫡篡位”这个历史疑案成为了永恒之谜。
四.康熙皇帝是死于非命吗?
与雍正是否“夺嫡篡位”这一疑案紧密相关的还有另一个疑案,即康熙皇帝是死于非命还是寿终正寝?
据《清圣祖实录》所载,康熙于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往南苑打猎;十一月初七日身体欠安,回到畅春园;初九日因身体有病,命胤禛代行南郊冬至祭天大礼;十三日病情沉重,急召胤禛于斋所,戌刻死于寝宫,享年69岁。
有人认为,康熙以身体久安而突然病重死亡,其中必有蹊跷。《大义觉迷录》卷三云:“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指胤禛)进一碗人参汤,不知如何,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有人从这则文字加以生发后认为,康熙患病期间,胤禛串通了隆科多,严密控制了畅春园,并在太监协助下,在人参汤中投了毒。当时惟一能接近康熙的高级官员,就是负责拱卫京师的步军统领隆科多,此人又是胤禛的舅舅和亲信。康熙之死有可能出自他的毒手。果真如此,就可以这样设想,当康熙喝了人参汤,处于昏迷状态时,由隆科多假传圣旨,召储皇子入宫,名为哭灵,实为软禁;与此同时,胤禛则抓紧时机,在京城内外布防,等到一切就绪,方最后来到畅春园,从而夺得皇位。
以上猜测,并非凭空而来。当时在京传教的意大利人马国贤曾目睹了当日情形,在他的回忆录《京廷十有三年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遭突然大变,可断言也。
有人据此认为,康熙去世时之所以会发生一系列异常情况,很可能与西征之役即将结束有关。因为西征之役一旦结束,允禵回京,他所备具的足以服众的有利条件会使他顺理成章地成为皇位继承人。胤禛认识到这一形势,利用康熙生病的机会采取了先发治人的断然手段,让康熙突然死亡,抢在允禵回京之前承继了“大统”。
事实果真如此吗? 似乎也不尽然。
康熙晚年,诸皇子各立门户,树党蓄势,图谋争位。康熙四十七年初废皇太子允礽时,康熙便愤然指出:“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真情,将索额图处死。”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废太子后,康熙又指出:“允礽同朕为父,虽无异心,但小人辈,惧日后被诛,倘于朕躬有不测之事,则关系朕一世声名。”可见,康熙对自身的安危早就提高了警惕。康熙身边警戒森严,时有提防,害他谈何容易?说因人参汤,康熙是很重视科学及养身的,对用人参的弊害都有深刻的认识。他早就说过:“南人最好服药参,北人于参不合。朕从前不轻用药参,恐怕与药参不投,无益有损。”难道他会在病重时刻一改多年习惯而服用“无益有损”的人参?岂不令人难人置信。
许多学者因此认为,胤禛不是康熙选定的接班人或许还有可能,但说他为夺得皇位而使用药物伎俩促使其父速死却不大有可能。胤禛在其父康熙卧病期间,已在隆科多的帮助下,为继承皇位小心翼翼地从事着准备工作,当康熙突然驾崩之时,一举实现了愿望。是否如此?当然也只是分析而难以找到确凿证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