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卖官都是明码标价有钱人最高能买多大官?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人生在世能混个一官半职的,就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即使挤不进官场,也会给自家门楣贴上副“耕读传家远,读书继世长”的吉祥对,以示自己并不是普通农家。
其实,最早的官,都是世袭的,远古时代的人民,那是分为三六九等的,治理国家那是贵族的事,其他人靠边,该干嘛干嘛。社会等级放开后,普通人家的子弟才有机会进入官场的。
古代中国的官场,官吏的来源无外四种:一是世袭(接班继承),老子英雄儿好汉;二是优选,如举孝廉、行科考等,俗称之为科班;三是军功,四是花钱买官,是为捐班。
今天重点给你讲讲买官卖官,这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产业——卖官鬻爵。卖官鬻爵这事早在秦朝就萌芽了,到清代更是被发扬光大。以现代眼光看,卖官鬻爵是非常丑恶的,但是,在封建时代,它可是能做得“光明正大”的——以朝廷名义来干的一件实体经济。
卖官鬻爵的初衷,是为了弥补财政不足,但是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后,就都变味了。对于一个正常社会来说,什么都可以进入市场,唯独官位不能。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秦始皇,清朝第一个卖官的康熙,都是为了筹集粮草扩军打仗,属于临时性财政措施。当卖官鬻爵变成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这个政权就进入倒计时了。
比如汉灵帝,他是热衷于搞官帽批发的,那生意做得相当红火,结果很快就迎来了黄巾起义,有400 多年历史的汉代被他给玩没了。
说到买官卖官,清朝是最疯狂的,也给后人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
清代江苏松江县有个姓赵的布贩子,花钱捐了个六品通判,上任之前皇上照例亲自谈话,亲切地说:“卖布可是个赚钱的好职业,你舍弃个人利益来为百姓服务,这很好嘛。”老赵诚恳地回答:“在商言商,卖布收入确实不错,但做官赚钱更多,而且更容易。”皇上一听非常生气,怒道:“原来你是来做买卖的!回家卖布去吧。“
这老赵很有个性,当场就跑到吏部那儿,要讨个说法:“哪有这样做买卖的呀?东西不卖就不卖,但必须退钱!”吏部哪管这一套,赏他50 个嘴巴、100大板了事。
清朝人办事不地道,收了人家的钱财,只是说了句实话,就把人给开了。咱再看看唐朝人是咋办事的吧:
武则天有个男朋友叫张昌宗,张昌宗有个弟弟叫张昌仪,张昌仪利用哥哥的特殊影响力,干起了卖官的生意。有个姓薛的后备*长期不能上岗,有一天直接闯进张昌仪的办公室,放下东西扭头就走。张昌仪打开一看,哇,简历一份、黄金50两!看完就让主管这项工作的吏部侍郎抓紧落实。
吏部侍郎收到的条子比较多,临上会却找不到那份简历。张昌仪生意很繁忙,只记得那人姓薛,把人家名字给忘了。好在他应变能力强,临时想出个补救措施:这不难,看到姓薛的就画圈吧!
结果,在这次得到妥善安置的*中,姓薛的有60 多人。看看人家唐朝人多讲诚信!
俗话说,不以规矩难成方圆。那么,生意兴隆的清朝,有着什么样的游戏规则呢?
清朝最早的卖官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年。当时国家初定,需要大量钱财,因此康熙下令,只要向朝廷捐献粮食500石,或者白银500两,年轻的可以直接上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其他不愿读书的可以给个九品芝麻官的顶戴花翎。
清朝的官吏制度是把职务和级别严格分开的,有了级别不一定就能当官。而一开始花钱买官只是买了个级别,例如花上6000两银子买个五品,你就可以得到朝廷发给你的官帽、官服,可以坐绿呢轿子,但就是不能任实职,不能管理国家事务,不能升堂断案子。而且按当时的规定买官也有限制,一般是在五品以下。清朝初期还能很好地控制,特别是康、雍、乾时期。但花钱买官做毕竟是一大弊政,就象潘多拉的盒子,只要一打开就无法控制了。自从咸丰、同治以后,不但可以买级别,而且还能捐实职了,花钱越多,捐的官越大,官做的越快,后来干脆连皇帝专赐的花翎也能买了。
清朝官员的俸禄是很低的,一品大员的年薪才180两银子,一个七品县令一年仅45两银子,但他们的实际开销却远远不止这些,那自然是盘剥百姓了。
当上了官以后拼命搜刮的另一个原因是要当更大的官,至少是要保住目前的这个官,这还需要银子作武器。清朝的官员流动的很快,是“动态管理”。捐官的人很多,不少人还在那里“候”着呢,既然拿了钱,大小总得给人家个官当当吧?于是官员不断“轮岗”,有的升了,有的平调了,也有的卷起铺盖回家了,官员就象走马灯似的。老百姓往往一听新官上任就魂飞魄散:天哪!刚喂饱了一只吃人虎,又来了一只饿皮狼,我们又要遭殃了。
另外还有一种摆不上台面的就是私底下卖官买官。这个钱不入国库的,是到私人腰包的。这在当时不被允许的,抓住了是要判刑的,但是,由于金钱的诱惑力太大的,哪怕冒着杀的危险也有人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