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史上的皇帝祭祀大典顺序都搞错了?

梦溪笔谈》开篇第一篇是讲宋朝的祭祀大典。在古代,祭祀是一件大事。记得在《三国志》当中,刘禅登基的时候,曾经诏告臣民:“政由葛氏,祭由寡人。”刘禅说,蜀汉的政务方面不分大小,全部都有诸葛亮全权负责,自己不参与。那么作为皇帝的刘禅管理什么事情呢?就负责祭祀,祭祀天地,祭祀祖宗等等。刘禅这样说,当然是考虑到诸葛亮是蜀汉托孤重臣,并且刘备临终之际早有交代,要刘禅以侍奉父亲的礼节来对待诸葛亮。并且,诸葛亮的才华和忠心,是世人共知。刘禅把国政全部交给诸葛亮,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那么,刘禅为什么要强调由自己负责祭祀呢?在我们现在看来,祭祀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可是,在古代,祭祀却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大事,是一个君王权力的象征。就如同现在的西方一些国家的国家元首一样,虽然说只是一个荣誉职衔,没有具体的权力,但是却是一个国家的权力象征。那么,这么庄严的一件事情,怎么可能几百年连最基本的祭祀顺序都搞错了呢?

在《梦溪笔谈》中对唐宋以来的祭祀顺序有如此记载:“上亲郊郊庙,册文皆曰“恭荐歳事”。先景灵宫,谓之“朝献”;次太庙,谓之“朝飨”;末乃有事于南郊。”原来,唐宋时期皇帝祭祀天地祖宗,先是到景灵宫,然后到太庙,最后到南郊举行祭天仪式。太庙是放置历代祖先灵位的地方,而南郊这是祭祀天地的地方,那么景灵宫是祭祀什么呢?原来,在宋真宗时期,为了让赵宋朝廷更有面子,一些大臣提出轩辕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黄帝,就姓赵,是赵氏最初的祖先。于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把曲阜县改为仙源县。在仙源县修建了景灵宫来祭祀黄帝。

于是,沈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朝廷举行祭祀的时候,到底是遵循什么顺序呢?如果是以最开始祭祀的作为最尊贵的,那么在南郊祭祀上天,就不应在太庙的后面;如果是以最后的祭祀作为最尊贵的,那么祭祀黄帝的景灵宫就不应该放在太庙的前面。按照沈括的看法,从最尊贵的开始排气,应当是南郊祭天、景灵宫祭祀黄帝、太庙祭祖,如此才符合最基本的常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谬误呢?难道朝中就没有一些懂得礼仪的官员吗?

原来,造成这样的谬误,还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原来,在唐代的时候,皇帝一般会先派出使者向天地神灵禀告皇帝祭祀的日子。然后皇帝祭拜上清宫(唐代把老子拉做自己的始祖)、太庙,最后才是正式到南郊进行祭天仪式。也就是说,整个的祭祀仪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祭祀祖先,先祭祀重要的始祖,唐代是上清宫的老子,宋代是景灵宫的皇帝,然后是李唐皇室、赵宋皇室的祖宗。第二个部分才是祭祀天地,皇帝亲自出席。从这个角度看,也算是符合礼制吧。当然,沈括的疑问也没有错。只是,许多的制度既然有了传统,要进行改变的话就会遇上许多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