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北洋之虎段祺瑞为何不选择自己当总统?
在袁世凯死后,国内政坛以段祺瑞实力最强,似乎也最有资格继承大统。然而作为一个经验丰富、务实老练的政治家,段祺瑞自己却深知,光有获得权力的欲望还不行,得考虑到现实的可操作性。
正如徐世昌所言,南北统一是新一届*即将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南方的护国军已多次表态拥护黎元洪继任总统,并且将此视为阻止北洋系继续独霸*政权的一个重要举措。换句话说,只要新总统不是黎元洪,他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自“庚子事变”以后,凡中国的执政者要主持政局,无一不希望取得国际社会对其执政地位的认可。各国则从其在华利益出发,都希望中国政局能够保持稳定,而保持稳定的最佳途径无疑就是按照法律程序,由副总统继任总统,这样可以少掉许多纷争,犹如是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便日本也不例外,其*也在竭力劝说南北*对黎元洪进行支持。
1916年6月6日,下午1点,各国驻京公使一致表态欢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并声明将给予黎“道义上的支持”。
面对国内外的压力,段祺瑞不得不做出妥协,在公开场合一再表示支持黎元洪。早在袁世凯病重在床,命在旦夕之际,他就派曾毓隽奔赴南京,与冯国璋商量“袁死黎继”的事。冯国璋认为黎元洪本为副总统,继任总统顺理成章,非其莫属,很快就复电赞成。
冯国璋虽是北*要,但他在护国运动中较为接近南方,相对而言,工作要好做一些,别人就未必了。实际上,大多数北洋军人都反对南方人出任总统,而黎元洪就被包括在所谓的南方人之中。与此同时,打算攀龙附凤,拥段登基者也不在少数,一些人甚至主张在袁世凯还没死的时候就动手,通过“一切由内阁代摄”的方式,让段祺瑞抢班夺权,只是因为段祺瑞本人“力持不可”,才勉强作罢。
袁世凯去世的当天晚上,北京城内的空气陡然紧张起来。一批在京的北洋将领涌入国务院总理办公室,提出要举徐世昌或段祺瑞为总统,并坚决反对北洋系以外的人当总统。黎元洪在家中也不断得到报告,说城外北洋军正在调动,行踪殊为可疑。
黎元洪非常不安,特地把自己的湖北同乡张国淦找来商量。张国淦安慰他说:“段总理已经表了态,我看不会出什么乱子。”
在黎元洪的要求下,张国淦打电话到总理办公室,接电话的是段祺瑞的副官,对方称段祺瑞太忙,没有工夫听电话。
黎元洪逾加焦躁,又催促张国淦赴国务院和段祺瑞当面交谈,还说:“你快去告诉他们,我不要做总统,我不要做,这样总可以了吧!”
张国淦驱车赶到国务院的时候已是午夜,国务院却是灯火通明,尤其总理办公室更是挤得水泄不通,里面全是身穿军装的高级军官。段祺瑞身着陆军上将的服装,站在军官们中间正忙得气喘吁吁。
得知张国淦的来意,段祺瑞面色异常冷峻地说:“他(黎元洪)担心什么?我姓段的主张姓黎的干,我说了就不改变。不管有什么天大的事情,我姓段的可以一力承担,与姓黎的不相干。”
张国淦走后,段祺瑞继续向军官们晓以利害,终于成功地说服他们,化解了这场令黎元洪为之心惊肉跳的风波。
可以这样说,黎元洪的总统其实就是被段祺瑞一手“提拔”起来的,如果段祺瑞不支持,黎元洪根本登不上总统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