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伍子胥鞭尸背后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伍子胥,生于公元前559年,死于公元前484年,活了75年,本名伍员,又名伍子胥。今湖北监利县人,也有人说是安徽全椒县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曾任吴国大夫。

伍子胥本为楚国人,他的家族在楚国也是一个大家族,父亲伍奢曾在楚平王时期任太傅一职,后来被奸人陷害,伍奢和伍子胥的兄长伍尚一同被杀。伍子胥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逃出了楚国,背井离乡的伍子胥听闻吴王阖闾正在招贤纳士,就去投奔吴王。伍子胥很快就受到阖闾的重用,伍子胥在吴国期间主持修建了姑苏城,即现在的苏州城。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和孙武一同破入楚国都城,伍子胥为了给自己的父兄报仇,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愤怒的伍子胥对着楚平王的尸体实行鞭尸,用皮鞭打了三百下才罢休。吴王重用伍子胥和孙武军事大家,才能破大楚,败强齐,夫差成为春秋一霸。

后来伍子胥和吴王夫差的关系越来越差,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数次进谏,没有杀死勾践,后来吴王夫差和伍子胥又在攻齐还是灭越的问题起了争执,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坚持先攻打国力强大的齐国。

最后,夫差又听信谗言,误认为伍子胥暗中投靠了齐国,夫差赐给了伍子胥一把宝剑,让其自杀。伍子胥在自杀前曾对下人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双眼挖下放在国都的大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

果然,九年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率领三千越甲偷袭吴国国都,吴国被灭。

伍子胥怎么读

伍子胥,春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吴国著名将领,原籍楚国人。

伍子胥因为自己的父兄被楚平王所杀,逃亡到吴国,被当时的吴国公子姬光收为门客,后来帮助姬光杀死吴王姬僚,姬光得以即位,世称吴王阖闾。最后,伍子胥被阖闾之子夫差赐死,自刎而亡,死后尸体被夫差投于钱塘江喂鱼。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后来因为曾被封地“申”,又被称为“申胥”,后世多称为伍子胥,关于他的名字读音,主要集中在胥的读音上,很多人将这个字读为第四声“xu”,其实正确的读法是第一声“xu”。

“胥’字本意为古代的小官,作胥吏之称,也就是小吏的意思。它也有全、都的意思,可以组词为万事胥备。还有蟹酱的意思,组词为蟹胥。最后一个是中华名族的传统姓氏为“胥”,很多人都会将“胥”误读为第四声的“xu”,但是不管做什么意思解释。这个字只有一种读音,那就是第一声的“胥”,“胥”字现在多为姓氏。

“胥”中国传统姓氏,读音为第一声“xu”。有关“胥”姓的来源,现在有三种说法,专家学者多认为,“胥”姓来源上古的华胥族。而对于一些典籍进行研究之后,有些专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胥”姓来源于晋国大臣胥臣。还有一些人通过家谱的研究发现,“胥”姓来源于“姬”姓,是姬氏的一个分支。

总的来说,伍子胥的正确读音是“wǔzīxū”,不能读做“wǔzīxù”了,电视剧《华胥引》的“胥”字也是读作第一声。

伍子胥鞭尸

伍子胥在逃到吴国之后,帮助吴国很快的富强起来,随后,伍子胥和孙武合力攻破楚国国都,攻入楚都的伍子胥没有找到楚昭王,只得派人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平王尸体鞭尸三百,这就是《伍子胥鞭尸》故事的大概。

伍子胥曾和楚国的申包胥是好友,伍子胥在离开楚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灭亡楚国,将是我这一辈子的目标”。但是申包胥却对他说:“我一定不会让楚国灭亡的,这也是我这辈子的目标”。最后两人割袍断义,从此是路人。

伍子胥在楚都没有找到现任楚王,就开始命人寻找上任楚王平王的墓葬所在之地,找到了楚平王的坟墓之后。伍子胥站在楚平王的墓前,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和兄长因为这个昏庸的大王而无辜冤死,愤怒的他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他命人刨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平王的尸体,当时平王死了没多久,尸体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的。俗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即便天人相隔,那又如何,他接过随从递过来的鞭子,对着楚平王的尸体,连抽了三百下。

逃到山中的申包胥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的气愤,他让人带话给伍子胥说:“你不该为了自己的私仇,做这样伤天害理到极点的事情”。伍子胥回答道:“做完这件事之后,就算我马上要死了,我也不会感到后悔,我就要做这样倒行逆施的事情”。

得到回话的申包胥逃到了秦国,向秦国求救,秦王被申包胥的忠心感动,就借给了他五百战车士兵去救援楚国,最后,楚国凭借这五百战车士兵大败吴兵于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