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范仲淹的“供给侧改革” 着重开拓新兴产业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促进经济发展。*总书记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总书记的讲话,充满了先贤智慧——早在北宋期间,范仲淹即成功地探索过“供给侧改革”。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六十多岁的范仲淹赴任杭州。杭州虽有“人间天堂”之誉,这时却遭遇了罕见的旱灾,大饥荒令经济崩溃,吴中地区赤地千里,禾苗干枯,人畜渴死,陈尸于道。

范仲淹知杭州,管辖范围为浙西,包括吴中地区。吴中灾情严重,范仲淹打开*粮仓,动员富户商贾捐献,积极赈济灾民。在治标的同时,范仲淹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力求治本。

范仲淹首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会议,要求他们告谕他们大兴建土木,开工建设新的寺院,让闲散资金成为有效资本。寺院的建设,拉动了灾民就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

范仲淹接着开辟新兴产业。吴中百姓有比赛舟船的传统,灾荒之际无人问津。范仲淹鼓励民间举办赛事,自己带头宴饮西湖。从春到夏,在范仲淹的激励下,地方旅游业得到振兴,商业、服务业也开始复苏。市场的繁荣,让地方百姓直接受益。

范仲淹特别注重发展生产,为市场提供有效供给。范仲淹严查商人哄抬物价的行为,防止价格连锁反应,对地区经济恢复造成负面影响。范仲淹上任青州时,还对粮食生产推出*“保护价”措施,官府用高出当地粮价一倍的价格,购买百姓生产的粮食,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

范仲淹刺激经济的做法,一度受到有关官员的非议,他们指责范仲淹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寺庙、官府、私家大兴土木,伤耗民间财力,奏请皇上将其罢黜。但事实上,范仲淹虽天天游宴、吟诗,但他治下的地区,经济复苏,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真正的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