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朝简介 南明朝是如何成立的?存续时间

南明(1644年—1662年或1683年)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历经三帝一王。

明朝京师顺天府被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成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但由于清朝入关之初宣称“天下取自于贼,而非明”。立足未稳之时便急于诏修《明史》,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以此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认南明朝廷的合法性,所以清朝官方即在南明君臣称呼上加“伪”加以区别“前明”;比如:“伪永历”、“伪晋王”,称呼加“伪”是对南明朝廷的蔑称。辛亥革命以后官方开始把这段历史改称为“南明”或“后明”。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清军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还据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抵抗清兵,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明郑时期。

崇祯帝殉国后,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后即皇帝位,改元弘光。随后清军快速南下,围攻扬州,扬州城池破,清军屠城,史称“扬州十日”。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获。1645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州称帝,史称隆武帝。隆武帝在大臣黄道周的主持下发动了短暂的北伐,还采取联寇抗清政策,但随着郑芝龙降清,局势恶化,隆武帝绝食而亡,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

在局势危机的情况下农民军余部和明朝宗室联合起来,在西南地区拥护桂王朱由榔为帝,年号永历。与此同时,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也乘势崛起,东西两面打击清军,抗清局面出现了高潮。但是随着南明内讧和清军的残酷镇压,农民军迅速被清军灭亡。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缅王将永历帝执送清军,次年四月永历帝与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吴三桂所弑,明统始亡。

此后郑成功奉大明正朔,东征收复*,作为抗清基地,建立明郑王朝,明郑政权继续沿用永历年号,但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称帝和监国。1683年清军占领*,延平王郑克塽降清,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明朔始亡。

南明皇帝多为武将拥立。从而导致各政权的军头常以败军之将坐收“定策”之功,出现了军阀操纵朝廷的局面。地方军队大多为私军,统军将领往往称霸一方。南明多次东征、北伐,确有助巩固偏安之局。关于兵源方面,因为战乱军户大减,兵员改以募兵补充,或直接徵兵。其中由大顺军余部改编的忠贞营、大西军余部改编的驾前军,屡次击败清军。

从军事斗争上看,南明造就了许多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南明处于满洲,蒙古联合入侵的严重威胁之下,为此南明军民进行了四十年艰苦卓绝的抵抗斗争,涌现了无数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如史可法、李定国、郑成功、李来亨、瞿式耜、何腾蛟等。仅《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就收录有殉节诸臣2249人,其中大部分身处南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