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水浒 潘金莲出轨杀夫只为报复武松

一个已嫁他人的漂亮女子主动向一个未娶妻的男子示爱,男子以她是自己嫂子的缘故,愤而拒绝,并痛骂女子一顿,该女子一怒之下,因爱生恨,转而投向另外一个男子的怀抱,再和奸夫调转头来,害死了那个男子的哥哥,也即是自己的老公。如此看来,这样的故事是不是该女子在报复那位年轻男子呢?

这个故事出现在《水浒传》中,发生在宋朝时期的阳谷县,年轻的男子便是打虎英雄武松,女子便是潘金莲,她的丈夫就是武松的哥哥武大,她出轨的情夫便是阳谷县一个破落户财主西门庆,结局是非常悲惨的:四人中有三个人死于非命,只有武松一人逃亡于江湖。

说到潘金莲出轨是为了报复武松,相信很多人会说这是为淫妇平反,是胡说八道,其实细读《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你可能会改变这样的想法。

一开始潘金莲并不是水性杨花、贪图私利的女子。

关于潘金莲的介绍,说她是青河县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年方二十余岁,很漂亮,那个大户想收她做小,她不同意,便向女主人告状,结果大户记恨于心,一怒之下,倒贴了一些嫁妆,把她嫁给了侏儒武大。这些可以看出,潘金莲面对大户的非分之想时,她态度非常坚决的拒绝了,说明她并不天生就是水性杨花、贪图私利之人。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嫁给了一个又矮又丑的侏儒,她内心深处无疑是不满和愤恨的。

潘金莲是喜爱武松的,而武松却严词斥责了她,潘金莲是否会因爱生恨产生报复心理呢?

当武松出现时,一切都改变了,潘金莲原本对爱已死的心又复活了。当她听说武松并未娶妻,她非常高兴,甚至天真的想:“不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其实她一开始的念头便是要嫁给武松,认为这是她和武松的姻缘。

当武松搬到哥哥家来住以后,她一心只想服侍他,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她所表现出来的热情,让武松都受不了。后来,她借着和武松饮酒的机会,以酒壮胆,大胆的向武松表白了,说了一句:“你要是对我有心,便把这杯酒喝了”。哪知武松怒目圆睁,勃然大怒,劈手把酒夺来,泼在地下,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并推了她一把,几乎把她推得摔一跤,这还不算,武松还拿着人伦道德把她狠骂一顿。这样的羞辱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无疑是伤害极大的,她不产生报复心理才怪。

但是武松也并没有错。中国有句俗语叫:“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在武松这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眼里,和长嫂做出不伦之事,无疑是猪狗不如的,所以他严厉斥责潘金莲。但是他的斥责无疑是伤害了潘金莲,潘金莲无疑会因爱生恨报复他的。

这以后,潘金莲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面对花花公子西门庆的勾引,她半推半就的从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从大户中被赶出来,她和武大在一起相安无事的生活了很长时间,并不是没有浪荡子弟勾引她,但是她都未理会,可以说在碰到武松之前,虽然和武大平淡的过着,但相安无事。

在被武松拒绝并斥责后,她内心肯定是凄苦和愤怒的。自古以来,女人素比男人更注重感情,她可以为追求自己的感情,而不顾一切世俗道德观念,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潘金莲也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对于她来说,感情在她面前更重于世俗道德,重于生命。当她主动向一个男子表白后,她并没有在乎他和自己的关系,心里只有喜爱和不喜爱,但她表白失败了反而被痛斥了一顿,她并没有觉得自己违背道德的羞耻,更多的是认为武松看不起她,她要证明给武松看——自己并不是没人要,很快她便出轨于西门庆。

这一切立刻变得不可收拾。潘金莲想既然你武松眼里只有忠孝仁义,只有你的哥哥,那我便把这一切全部给你打碎,让你后悔莫及。她一步步的走向了不归路,乃至后来做出了谋杀亲夫之事。

当然,这个事情责任不在于武松,而在于潘金莲。虽然在一开始她就是一个受封建制度迫害的女子,但是她所作所为不值得别人同情,你既然嫁了这个“不寸丁”武大郎,这个人对你还不错,你就该安心和他过日子,不能左顾右盼。如果你实在不想和他过,你也可以选择离婚吧,而不是违背伦理道德,想背夫出轨于小叔子吧。

不要认为宋朝时女子改嫁是多么不可能。实际上,两宋时期,从士大夫家庭到百姓人家,妇女改嫁的事件俯拾皆是,王安石的儿媳宠氏、岳飞的前妻刘氏、陆游的前妻唐琬都改适他人。宋史学者张邦炜先生曾利用南宋笔记小说《夷坚志》所记事例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单单一部《夷坚志》中,所载宋代妇女改嫁的事竟达六十一例之多,其中再嫁者五十五人,三嫁者六人。由此张邦炜先生得出结论:“宋代妇女再嫁者不是极少,而是极多”,宋代对于妇女改嫁绝非愈禁愈严,相反倒越放越宽。所以潘金莲的悲剧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当然这样的女子古时有,当代也有,有一个谋杀亲夫也就只差一步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我说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