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的建筑圆明园 是法国人眼中的天上人间
一百五十五年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制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一代名园圆明园的历史,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曲无尽的悲歌,而对世界文明来讲无疑更是一大损失。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即绮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十六万平方米,是清朝皇家役使无数能工巧匠,耗时一百五十余年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的“万园之园”。
这座“万园之园”继承了中国数千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是“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天上人间。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玲珑精致的楼阁亭台;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还包括由外国传教士参与修建的欧式园林建筑群西洋楼。
曾经亲眼见过这座雍容华贵的园林的欧洲人,则将其誉为“万园之园”,称“园中富丽辉煌的景象,难以描摹,也非欧洲人所能想象”。不幸的是,这一世界名园于1860年10月18日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以后又经历毁掠与侵占,一代名园最终沦为一片废墟。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圆明园既是一段能够触摸的痛苦记忆,也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每一个面对残垣断壁凭吊的人,都会有个疑问萦绕于心:这个至今仍令人震撼的园林,到底昔日拥有怎样旖旎的风光、无比的辉煌和惊人的美丽?近日,一位法国人在当时撰写的近万字的圆明园游记悄然面世,为人们掀开了这幅历史画卷的一角。不久前,文物收藏家王金昌获藏一本1864年法国出版的法文版《环游世界》,其中一篇文章《乾隆皇帝的避暑宫殿——圆明园游记》引起他的关注。
文章写于1862年,图文并茂。经过研究,王金昌发现,作者M.G.保蒂埃是法国人,著名的汉学家,他出版的诸多有关汉文化的书籍在汉学研究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位法国人的这篇游记虽然发表于1862年,但他对辉煌鼎盛时期的圆明园有过目睹,对1860年圆明园被毁前的胜景有详细记载。1860年10月,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火烧之后,保蒂埃特地重返故地,面对凋零残景驻足良久,痛心疾首,悲愤难平。回到法国后,他翻阅收藏的刻印于乾隆年代的精美铜版画,回忆并写下了上述圆明园游记。
据有关媒体报道,圆明园美不胜收的建筑和风景当时在全世界十分罕见,这让保蒂埃这位熟悉凡尔赛宫和卢浮宫这样人类建筑精华的法国人,也不断地发出由衷的惊叹。他如此赞美:“所有的山和丘陵都覆盖着树木花草,这在这里很常见。这是地球上真正的宫殿。”
应该如何向世人描述圆明园的天上人间呢?保蒂埃不禁感到笔力不逮:“宫殿里有上百间房子,房屋有四个面,每一面都非常漂亮,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房外的风景也很美。”作为一个行家,他深深地被中国人精湛的园林营造技艺所折服:“每个山谷都有其独特的工艺价值。之所以小,是因为考虑到整个园林的大小以及最合适的布局。但它虽小,却比我们欧洲最大的奥热尔园林及其随从的所有园林还有价值。”这篇游记对于圆明园的“大水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人们一般都不知道,圆明园里有类似于在欧洲的一座城,乾隆皇帝将那里的风景和陈设都仿照凡尔赛宫的景象。
作者描述道:新建筑里有一个房屋专门用来生产并放置戈布兰工艺的挂毯,这些挂毯是在1767年从法国宫殿引进的。现在大部分房间都有这种挂毯,到处都散发着美丽的味道。建筑物前面有十个窗口,与阁楼一起在前面排列,两座建筑物的两端也向前突出。这三个部分的大门是用壁柱装饰的,分列在前门的两边。门顺着两边的楼梯一直延伸到庭院和花园。每一个楼梯的两侧都有喷泉,沿着喷泉的轮廓还摆满了盛满花的花瓶。这些楼梯边的喷泉和凡尔赛宫的圣云起到了同样的效果,只是这里的喷泉池壁上刻着部分龙的图画。三角形的水池两侧排列着十二种动物,都是不一样的属相,每排六个,中国人叫十二生肖神。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动物来判断时间,因为在每一天的每一小时,以及一年四季里,这些动物在水池中的倒影都是不一样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法国人写的圆明园游记,提及了鲜有记载的皇帝的藏书阁。“这个藏书阁有三个卢浮宫的大小,所有图书自上而下排列整齐,方式科学,为防止蒙灰,书籍都用丝绸覆盖。这里收集着各种书籍的最好版本,有的稀有书籍只有这里才能找到。”
作者悲愤地写道:“但遗憾的是,自1860年圆明园被烧以后,没有一样东西留下,乾隆皇帝的藏书阁和其他伟大的建筑一样,毁于一旦,真是巨大的损失。我们真的希望有法国的高级官员能在圆明园被烧前来这里看一看,亲眼目睹藏书阁的壮观。”
保蒂埃的愤怒与悲凉代表了当时每一个有文化良知的人在听到圆明园被毁时的心情。他游记中还写道:“圆明园是世界文明的体现,可它却在点燃的火焰中消失了。”他疾呼:“火烧圆明园的行为是绝对的袭击方式,是野蛮的。所有帝国都不应该再做出类似的愚事。”
不仅保蒂埃有如此的惊叹和愤怒,法国著名作家雨果1861年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也说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但是,“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曾是某种令人惊骇的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如同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显出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雨果的信,让后人了解了正直的外国人当年对侵略者的愤慨和谴责。
收录圆明园游记的书籍《环游世界》分上下两册,书页很厚,共有四五公斤重,厚厚的书脊是湛蓝色,封面为耀眼的金黄色,装帧十分华美。王金昌说,在盛行旅游的欧洲,这样一本旅游介绍性的书籍当时是很流行的。因此,很多外国人肯定通过圆明园游记,知道了地球上那个曾经存在过的美丽宫殿。“这些实物、文字,不仅确切记录了我们曾经拥有的灿烂伟大的文明,也真实地印证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野蛮暴行。”王金昌说,圆明园的悲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