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矫诏废立并非一时糊涂 而是另有隐情
我们聊古代史,除了喜欢谈皇帝皇后们,丞相也是一个热门话题。说起这个角色,耳熟能详的自然是诸葛亮、萧何这些人。但有一个人被深挖的并不太多,这也是一个绕不开的人,那就是李斯。传统的舆论都说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与赵高同流合污,不得善终。
李斯的生平大多数朋友都熟知一些,一个已婚的县级公务员,放弃了安稳的日子,读了荀老夫子的博士,毕业后放弃了在楚国当省长(郡守)的机会,到他认为最有前景的秦国当了个保安(郎)。当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久应聘《吕氏春秋》的编辑而被吕不韦看中,派去做了秦始皇的老师。在这里,他遇到了成就了他一生的贵人。他灌输给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世界观,把自己的三观也融入其中,最终统一六国,原创了天下的制度,官居左丞相,在群臣中仅低于右丞相冯去疾。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推论:李斯与秦始皇有着共同的政治价值观,且尊崇法家学说。这不难理解,荀子是战国后期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融合了儒家与法家的思想。他的弟子,也就是李斯的师兄弟韩非子更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而秦始皇也十分推崇韩非的法家学说。
传统的观点对于“沙丘之变”往往多从李斯的角度来看,认为李斯贪恋权势,赵高以扶苏即位会疏远他而亲近蒙恬说动了李斯,但这里面有一个盲区,那就是读者很少从扶苏的角度考察过。
据先秦的一些史料记载,扶苏有很强的儒家倾向,在秦朝失意的儒生也把重振儒家的希望寄托在了扶苏的身上,而扶苏对秦朝的严刑峻法非常反感。《秦始皇本纪》中,引用赵高的话也说到扶苏礼贤下士,甚得人心。而李斯自然是极其反感儒家的,只因淳于越在宴会上的讥讽,他就上书秦始皇焚书,尤其禁止儒家的《诗》、《书》。到这里,我们可以结合上一段的推论,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扶苏与秦始皇政见不合,而秦始皇与李斯志同道合。因此,扶苏与李斯政见不合。皇帝与大臣的政见不合,就不是个人的问题了,那就是国家的路线的问题了。作为政治家,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反观胡亥呢?《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中均有记载,秦始皇指定李斯教育胡亥学习法家学说。《秦始皇本纪》中,赵高劝说李斯时也提到胡亥跟着李斯学的还不错。不管学的怎样,至少不反对法家学说吧。
还有一个细节,《李斯列传》中提到,“斯诸子皆尚公主,而诸女皆为夫人。”也就是说李斯发达后,他的女儿都嫁给了秦始皇的儿子,他的儿子都娶了公主。扶苏是长子,胡亥是幼子。李斯在地位是在秦始皇中期当上廷尉之后才慢慢提升上来的,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胡亥是李斯的女婿。对于这样一个学生兼女婿,李斯自然认为是可以放心的。
所以,要李斯在与己政见不合的皇帝长子和容易控制的年轻女婿之间进行选择,李斯当然不会为难。如果一定要说他有什么失误的地方,或许在于他长期居于权力中心而忘记了自己的权势来自于皇帝,而没有大臣或者说官僚集团的支持。一旦皇帝不再支持他,他在秦国严格的法律制度下,也就很难再行废立之事,这已经超出了他的局限,不是他能掌握的了。
看到更多的真相,我们或许会更有体会,很多事真的不能简单的用对与错来评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