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多元文化的璀璨一脉:壮族的“师公戏”

壮族“师公舞”是流传于广西武鸣、邕宁、都安、钦州等县的一种属梅山教派的祭祀舞蹈。它历史悠久舞蹈语汇比较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是壮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师公戏,壮人俗称“唱师”、“跳师”,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最广泛的剧种之一。壮族“师公戏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武呜、邕宁、贵县等壮族居住区,是在‘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师公”是一种迷信职业者。装师公的人,戴假面具,边跳边舞,以表现‘请神驱鬼,祈福消灾’或丰收酬神的宗教内容。因为师公在祭神驱鬼时常喃喃歌舞,它没有道白,一唱到底,接着以师公调唱一些咒语或宗教故事等,边歌边舞,多跳壮族民间神“莫一大王”、“甘王”、“三界公”等。师公将滩祭与当地的唱歌吟诗的风俗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独舞时,几个基本动作反复贯串始终,舞段完整,节奏鲜明,故又叫壮族诗剧。据研究,它在清同治年间就具有戏剧雏型。早期的师公戏,演员穿红衣袍,主要以蜂鼓击拍伴奏。后来逐渐分行当,使用管弦乐及其它锣鼓等伴奏,具有健康、朴实、活泼的艺术特点。

“师公舞”源于何时,民间艺人有些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周代,其唱本中确有“周朝唱师传下来”、“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词;一说源于黄帝时代,说黄帝就是运用梅山教密文战胜蚩尤的;又传唐、葛、周为皇帝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皇帝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

又一说源于汉代,葛诸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于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以上种种,均属口头传说,没有可靠的文字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与岭南(广东、广西古称岭南)古代巫舞、傩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傩舞的表演形式,至唐、宋后,由于道、佛二教相继传入广西,又触到了道教的影响,师公艺人为了招徕观众,还大量吸取了民间的传统文艺、体育形式,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半宗教性、半文艺性的独特的表演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