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李世民的百字箴言其用意究竟为什么?
李世民百字箴言的内容是:耕夫碌碌,少有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识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劝告朝中大臣为官之道,便写下百字箴言,以示警示和明志。除了告诫大臣之意,也时常提示自己要做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
李世民在百字箴言中写入了自己对治国、安家、平天下的理解。他认为治国和男子耕种粮食、女子织布一样,只有依靠勤劳的双手才会收获更多果实。李世民用农夫和织女为例,告诫朝廷的官员们,要珍惜百姓的劳动果实。身为朝廷官员,不可以为了一己之利而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朝为官,心怀的是天下百姓,如果想要为更多百姓谋福利,就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只有品行端正,才能在仕途上越走越远。
而唐太宗也将百字箴言,用于在政治上的对策。李世民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并且倡导朝廷政治的清明。唐太宗曾经派遣房玄龄和李靖等朝中重臣考核各地官员的业绩,在全国范围内巡察,整顿风评。唐太宗亲自选拔地方官,并且将他们的功劳和过失写在宫中屏风上,确保政治上的清明。除此之外,唐太宗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要轮流值班,以便朝廷即时召见。
李世民性格
每个人都有多面的性格,李世民也不例外,从他的人生经历可以分析出他的性格特点。
首先,李世民是一位果敢的人。当初,李渊在隋朝为官,隋炀帝派遣他驻扎太原一带,为防止突厥的进攻,并且平定四处的战乱。李渊的意向根本不在于在隋朝为官,他的志向更为远大。但是,碍于自己兵力不足,迟迟不肯起义,李世民见父亲如此犹豫不决,便劝告父亲起义,李世民给李渊分析了当下的局势。李渊认为李世民说的很有道理,随之在晋阳起兵。在玄武门之变中,也可体现出李世民果断的性格特点。李建成和李元吉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碍于兄弟之情,便没有和他们计较。李渊召见李世民三兄弟时,李世民知道前去必定危机四伏。事先在玄武门做好了埋伏,等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到,李世民便将俩人乱箭射死。
其次,李世民是一位活泼开朗,有义气的人。李世民的队伍中,有很多大将,比如程咬金、罗成等等。他们认为李世民是一位重情重义之人,才会跟随他征战四方。
第三,李世民是一位温柔有爱心的君主。以他和长孙皇后的感情为例,长孙皇后先后为他生下三子四女。李世民登基不久,就立了嫡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十分爱护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晋阳公主是长孙皇后生的小女儿,晋阳很小的时候,长孙皇后就离世了。李世民亲自抚养晋阳公主长大,而晋阳公主也是他唯一一个抚养的孩子。晋阳公主早逝后,唐太宗悲痛了很久。
李世民活了多少岁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卒于公元649年,享年五十二岁。李世民在青年时期就跟随父亲李渊从军,曾经率领军队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后来,父亲李渊带兵起义,李世民帮助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封他为尚书令等职。
后来,晋升为秦王,李世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先后讨伐了刘武周、王世充等军阀,为建立唐朝统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上,与李世民相关的大事件之一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听从手下谋士的意见,在玄武门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一并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一网打尽。后来,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玄武门之变爆发不久之后,唐高祖就禅位给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方面逐步走向开明。
李世民晚年后,为了身体康健,也像其他的帝王一样,四处找寻长生不老之术,寻求丹药。
根据《贞观政要》一书中记载,唐太宗因为消化不良,此后对药石有了很大的依赖性。随后,唐太宗决定从国外引进药石服用,朝中大臣们为了迎合唐太宗的喜好,向他推荐了印度的一名术士。公元649年,为唐太宗炼制的丹药已经完成,崔敦礼捧着丹药前去给病重的唐太宗服用。依照术士的要求,唐太宗服用了三个月的丹药。随后,唐太宗身感不适,病情较之前更为严重,因服用大量的丹药导致中毒暴疾。两个月之后,唐太宗去世,终年五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