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衡哲: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教授也是女作家

陈衡哲在北京大学开设西洋近百年小史(相当于现在大学历史系中教授的世界近现代史)和英文课。这样,陈衡哲便成为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教授。其后,陈衡哲还曾随丈夫转任四川大学、东南大学等大学任教授,也都以西洋史为主。

白话文创作

陈衡哲1917年即创作了白话短篇小说《一日》,叙述的是美国女子大学新生在一天中的生活,以“莎菲”的笔名发表于《留美学生季报》,这要早于鲁迅先生在1918年发表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陈衡哲在留学期间还发表过《风》《月》等诗,如《月》诗写道:“初月曳轻云,笑隐寒林里。不知好容光,已映清溪水。”《风》诗写道:“夜间闻敲窗,起视月如水。万叶正乱飞,鸣飙落松子。”二诗皆清雅隽永,颇得胡适等人好评。回国后,她又陆续写白话体小说、散文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一篇名为《运河与扬子江》对话体的散文:

扬子江与运河相遇于十字路口

河:你从哪里来?

江:我从蜀山来。

河:我听说蜀山险峻,峭崖如壁,尖石如刀,你是怎样来的?

江:我是把他们凿穿了,打平了,奋斗着下来的。

……

河:真的吗?可怜的江!那你又何苦奋斗呢?

江:何苦奋斗?我为的是要造命呀!

河:造命?我不懂。我的生命是人们给我的。

……

江:你不懂得生命的意义。你的命,成也由人,毁也由人,我的命却是无人能毁的。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却充满了张力,催人奋进,其中“造命”一词颇能表现陈衡哲不甘于平庸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此外,陈衡哲还曾发表白话诗《人家说我发了痴》和白话剧本《老夫妻》等。由于她的文笔流畅自然,语言活泼细腻很快就获得了才女的称号,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位女作家。

主张女性独立

陈衡哲在五四运动以后就开始积极关注并支持妇女的独立运动。她先后发表了《复古与**下妇女的立场》《妇女问题根本谈》等文章,还曾就当时女子一结婚就要冠夫姓的现象予以批评:“已结婚的女子们,对于自己的名姓,真是一个大问题。说愿意保留自己的名姓吧,人家便可以说你是与你的丈夫不合作;说从俗的单单做一个某姓的太太吧,但看到一个代表自己个性的名义这样的消灭,不免又要感到一种悲哀。所以我常说,最好的办法,是让一个单单站在丈夫肩膀上的女子,一个除了做某人的太太之外,便一无所有的女子,干干脆脆的做一个某家的太太;你若称她为什么女士,不是反见得有点讽刺她似的吗?”

在现实生活中,陈衡哲在女性权利平等的争取方面也是个性极强。某次集会上,会议主席称其为“女士”而不是“先生”,她当即拂袖而去,满座为之惊讶。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衡哲随丈夫任鸿隽辗转抵达四川,担任四川大学的教授。在此期间,她连续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文章,抨击四川弊政和腐败现象,尤其是对当时四川女学生以“宁当英雄妾,不做庸人妻”为理由争当上层人物小妾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抨击,但是也因此惹怒了当地的权贵上层,致使她和丈夫不得不先后辞职离开。

陈衡哲一生著作丰富,研究范围广泛。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小雨点》《衡哲散文集》(上、下卷)《文艺复兴史》《西洋史》(上、下册),以及英文著作《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等,其中尤以《西洋史》的影响力最大。

新中国成立后,陈衡哲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后于1976年在上海因肺炎病逝,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