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涛如何评价兄长载沣?忠厚无用 决难胜任国政
载涛的判断是:“载沣是我的胞兄,他的秉性为人,我知道的比较清楚。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内廷当差谨慎小心,这是他的长处。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
本文摘自《铁与血的挽歌:1911大清国是怎么没的》,作者:王巍 范晓军,出版:新华出版社
载沣,醇贤亲王奕譞侧福晋刘佳氏所出,光绪异母弟,1883年生,次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所谓“八分”就是八祥标志,即朱轮(红车轮)、紫韁(乘马用紫色韁绳)、宝石顶(一品用珊瑚顶,宝石在珊瑚之上)、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盛热水用,略同现今之暖壶)、马坐褥和门钉(府门上铜钉)。
载沣7岁晋封奉恩镇国公,8岁承袭王爵,17岁内廷行走,18岁补授内大臣、正白旗汉军都统,19岁管理新旧营房事务,23岁管理健锐营事务、调补满州正红旗都统,24岁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25岁补授军机大臣,至此以摄政王而监国。
醇亲王奕譞与他的儿子、日后的摄政王载沣这些职务都是些只拿俸禄不用干活的神仙差使。让这位“生长于深宫之内,养育于保姆之手”、挂个虚职而从未主持过军国大计的公子哥成为一个大国领袖,可见阅人无数、善于驭人的慈禧是怀有私心,也是迫不得已的。
载涛的判断是:“载沣是我的胞兄,他的秉性为人,我知道的比较清楚。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内廷当差谨慎小心,这是他的长处。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慈禧太后执掌政权数十年,所见过的各种人才那么多,难道说载沣之不堪大任,她不明白吗?我想决不是。她之所以属意载沣,是因为她观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载沣好驾驭,肯听话,所以先叫他做军机大臣,历练历练。慈禧太后到了自知不起的时候,光绪帝虽先死去,他仍然贪立幼君,以免翻她从前的旧案。但他又很明白光绪的皇后(即后来之隆裕太后)亦是庸懦无能、听人摆布之人,决不可能叫他来重演‘垂帘’的故事,所以既决定立载沣之子为嗣皇帝,又叫载沣来摄政。这仍然是从她的私见出发来安排的。”(《晚清宫廷生活见闻》)
载沣的儿子被立为嗣皇帝,嫡母是慈禧之妹,妻子瓜尔佳氏又是慈禧亲信荣禄的女儿,本人虽忠厚有余、魄力不足,但立场坚定。这些都是“硬件”。在还想干个十年八年的老佛爷看来,孩子老实听话才是最关键的,子少父弱也许是最理想的,这样的人不用那还用谁呢?
让“自己人”接班,是封建制度下权力交接的必然选择。能力可以培养,经验可以积累,而一个“根正苗红”的好出身却不是人人都具备的条件。这种任人唯亲的权力交接方式,也注定了王朝必然灭亡的结果。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载沣深受其父老醇王的影响和熏陶,从小在王府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养成了谦逊好学的品格,做人做事都比较低调,并不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也有些自知之明。得知让其监国摄政的消息后,他“叩辞至再”,无奈老佛爷决心已定,懿旨已下,“万分无法,不敢再辞”,也只好硬着头皮走马上任了。
载沣每天很早就来到乾清宫,试图像雍正爷那样亲自批阅来自全国各地和*各部门的奏章,“而苦不得要领,往往辞不达意。有入觐者,常坐对无言;又进言者,分不清是非曲直;即请机宜,则嗫嚅不能主断;且所言常不切主旨,多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之类,无关宏旨。”(金梁:《光宣小记》)
出使德国的李经迈临行前向载沣请示有关工作,这位新领袖莫名其妙地说了三句话:“你哪天来的?”“你哪天走?”“好好,好好干,下去吧!”(溥仪:《我的前半生》)
湖广总督瑞澂“以疆事”入见欲有所陈,载沣却说:“汝疾病尚未愈乎?”除了询问病情,别无他言。(胡思敬:《国闻备乘》)
政治是一门大学问,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磨练。作为国家最高*,载沣的资历、经验和秉性均显不足,关键是他对“厚黑学”没有真学、真懂、真用,这也许注定了他作为政治家失败的命运。然而,对于这位80后的年轻人来说,突然间把他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担上这么沉重的担子,面对这么错综复杂的局面,有些不知所措的窘状也是可以理解的。权力似乎有一种魔力,让拥有它的人绝然不肯舍弃,并想方设法去巩固它、扩大它。“新手上路”的载沣毕竟身体里流淌着爱新觉罗皇族的“蓝血”,他尽力用勤勉的执政风格来弥补性格的缺陷和能力的不足,本能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竭力巩固他的摄政统治,试图挽救大清国面临的种种危机。
载沣首先认识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立规矩,订礼仪,树立个*威,这是必须的。
顺治年间的摄政王仪注规定:“凡文移皆书皇叔父摄政王。一切大礼如围猎、出师、操验兵马,诸王公大臣都要列班跪送和跪迎摄政王。遇元旦及其他主庆节日,满汉文武大臣在朝贺皇上后,还要往贺皇叔父王。”(郭松义等:《清朝典制》)多尔衮摄政而不监国;载沣既摄政又监国,就应该“今*较昔尤尊严也”。(金梁:《光宣小记》)
还在溥仪未登基时,载沣就以宣统皇帝的名义发了一道谕旨:“钦奉大行太皇太后懿旨,军国政事均由监国摄政王裁定,是即代朕主持国政,黜陟赏罚悉听监国摄政王裁度实行。自朕以下,均应恪遵遗命,一体服从。懿亲宗族,尤应懔守国法,矜式群僚。嗣后王公百官,倘有观望玩违,暨越礼犯分,变更典章,淆乱国是各情事,是即致以国法,断不能优容姑息,以致败坏纪纲”。(《清朝续文献通考》)这道诏书有理、有力、有节,义正辞严地再次重申了载沣监国的合法性和不可侵犯性,并对那些“拿豆包不当干粮”的潜在政敌进行了严正警告。
闪亮登场后,为进一步强调自己监国地位的正统与尊荣,载沣又以宣统皇帝名义公布了内阁等衙门议定的《监国摄政王礼节总目十六条》,规定:
1、告庙。“监国摄政,典礼崇隆,应请谕旨,择期派员告祭太庙”。
2、诏旨。“军国政事及黜陟赏罚,悉由监国摄政王裁定,仍以谕旨宣示施行。凡重大事件,有必须请皇太后懿旨者,由监国摄政王面请施行,他人不得擅请、擅传”。
3、称号。“监国摄政王在皇太后前称臣,行臣礼。谕旨内称监国摄政王时不书名。监国摄政王称皇上为皇帝,对众自称为本摄政王,贝勒以下文武大小臣工皆称摄政王”。
4、代行祀典。“皇上未亲政前,所有坛庙大祀及现在丧祭,均由监国摄政王代诣行礼”。
5、军权。“皇上有统帅全国海陆军之权,凡宪法纲要内所定皇上大权关系军事者,即属之于摄政王。其京外旗绿各营、海陆各军,应归摄政王节制、调遣”。
6、典学。“皇上典学时,学业及师傅勤惰,均应由监国摄政王考察照料”。
7、朝会班次。“凡遇皇上升殿受贺,及万寿圣节,监国摄政王皆不与列,在宫中行家人礼。如遇皇太后庆贺大典,监国摄政王另班行礼,毋庸随班。王公百官于朝贺后,分班诣监国摄政王前致贺”。
8、朝见座位。“拟请于养心殿中设御座,并设案,东侧设监国摄政王座,座前亦设案。王公百官遇有应行跪安、谢恩各礼节,皆向御座恭行。每日召见王公百官,该员先向中设御座跪安,起,入东暖阁启对”。
9、钤章署名。“凡有谕旨,均请摄政王钤章,由军机大臣署名,然后遵奉施行。至摄政王如有面奉之懿旨,一并由王署衔钤章,军机大臣仍均署名”。
10、文牍款式。“凡臣工章奏,仍书皇上圣鉴字样”。
11、代临议院。“议院成立时,监国摄政王应代行莅会之礼,资政院开院时,亦由监国摄政王代行莅院”。
12、外交。“凡与各国订约遣使,均由监国摄政王主持”。
13、舆服护卫。“监国摄政王于乾清门外升舆”,其舆服、护卫、从官,比照多尔衮摄政时*。
14、用度经费。“摄政王用度经费,每年由度支部拨银15万两,交内务府支应”。
载沣(最右)和瓜尔佳氏(最左)15、邸第。“拟请于中海迤西集灵囿地方,建监国摄政王府第。另于东华门内三所,为监国摄政王随时起居休息之所”。
16、复政。“俟皇上年长学成,届举行大婚典礼时,大小臣工集议,合词陈清皇上亲裁大政”。(陈瑞云:《宣统帝》)
载沣这个被许多人寄予殷切期望的“贤王”,满脑子还是家天下的帝王思想。以上“十六条”可谓面面俱到,细致入微,滴水不漏,不知不觉中把皇上他爹抬到与皇上差不多的尊贵地位。
1909年,兴建摄政王府的工程开工,直到1911年10月尚未竣工,工程总耗银187万两。
摄政王没享用上的,北洋*笑纳了,先后以此作为国务院、总统府的办公地。
*成立后,此处为国务院办公区。保留最完整的建筑当属西花园,亦即西花厅,为*总理办公、居住的地方。
70年代末,*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建。当时还想保留原王府中路建筑的原貌。然而,房屋落架后发现,基础非常松散,和清代前中期夯土基础的做法相去甚远。有些柱子裂缝很大,竟用碎砖填充,用灰抹齐。这样的建筑,根本无法保留,只好大部分拆掉。
大清国就是被内里蛀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