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数次北伐是否属于穷兵黩武 为什么?
真不是。这事儿,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先看外部,开宗明义一句话:多次北伐是符合诸葛亮乃至蜀汉集团一直以来的最高战略部署——隆中对的。隆中对的核心在于天下三分,占据荆州、益州,联吴抗曹。但是,如果局限于此,那么刘备和诸葛亮复兴汉室的计划是无法实施的——只有防御的战略怎么进取天下呢?因此,诸葛亮对于进取天下的布置是这样的:“,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在这个部署里,刘备率军从汉中进取关中,关羽领兵从荆州突入中原,两路并进合击以图霸业。而现实里,无论是诸葛亮多次北伐,还是关羽水淹七军威震中原,都表明了这一计划是具有可行性的。
但是,这一计划有一个大前提——天下有变。也就是说,只有在曹魏自身遭遇变故之时,这一计划才具有可行性。如果双方相持,以曹魏天下十占七分的实力,蜀汉是很难有机会的——关羽威震中原的事实也表明,只有当曹操率领主力与刘备在汉中相持,其他地区防御相对空虚时,才能取得威震中原、逼的曹操考虑迁都的战果。
那么,在关羽失荆州,刘备病逝,诸葛亮独揽大权之时,蜀汉的外部环境已经不能和建安二十四年相比了。在这时,积极北伐变成了一种主动追求、制造“天下有变”的手段:通过多次北伐,保持对曹魏关中地区的压力,伺机取得战果(典型如袭取陇右,击杀王双张郃),期冀在外部压力下曹魏内部发生问题,进而达到“天下有变”的目的。
在我看来,这一战略显然是有效的——在多次北伐中,诸葛亮既锻炼了军队,又取得了战果,还给予了曹魏足够的战略压力(诸葛亮一死曹睿就一改明君气象开始大兴土木)。至于最终没能北伐成功,只能说人事已尽,天命难成。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诸葛亮后几次北伐的对手——司马懿,得益于在关中地区的长期运作,积累了足够的实力与地位,而最终也正是司马氏代魏,也算是一种历史的幽默吧。
再看内部,北伐是团结蜀汉各派*、维持政局稳定的重要手段。
三国时期蜀汉地区本地*与外来政权的冲突一直存在,刘焉就多次诛杀益州豪强(王咸、李权等),而益州豪强也在刘备兵临成都城下时背叛了刘璋,说服其献城出降(讽刺的是,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了邓艾兵临成都之时)。当刘备自荆州入川,夺得益州之后,就一直面临着荆州士人、益州土人、刘备的嫡系实力等多种派系之间的斗争。
当刘备去世后,为了继续维持蜀汉稳定,诸葛亮只有用北伐的方法,将内部的张力向外释放,在北伐的政治正确下各派系*间的相互斗争相对淡化,加之以诸葛亮法治严明,算是维持住了蜀汉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也正因如此,当诸葛亮去世,失去了控制的各派系间迅速发生了相互斗争,费祎被刺,姜维、诸葛瞻、黄皓间的矛盾,放弃抵抗的本土派系,这一系列问题都开始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