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始终不卖歼10的七大原因!

中国始终不卖歼10的七大原因!第一,歼10战机的出口无疑将意味着具体性能参数的解密,目前歼10不出席各类航展和中俄联合军演,实际上就是出于严格保密阶段。仔细想象,FBC-1飞豹之所以出席中俄军演,是因为它早已经于上个世纪就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之中,想想看这也是8年之后才走出国门的一款新式国产战机,而且性能尤为突出。

第二,歼10战机是中国目前最高新最核心的空军装备之一,目前主要用于空军、海航的应急装备和台海危机之用,根本没有生产能力和空间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空军、海航目前有数以千计的歼6、歼7、强5等战机需要退役更新,这一巨大的换代工作对成都和沈阳本身就是一大考验。成都继续维持一条\"枭龙\"生产线已经实属不易了。

第三,战机出口本身就意味着技术的解密,希望购买方承诺保密之类的协议其实都是毫无疑义的,一旦战机到了第三国,自己就无法控制。中国最崇尚的就是自己能控制,不能控制,绝对不做。歼10战机一旦出口,即便是到了友好的巴基斯坦,也难免不落入不怀好意的对手的手里。目前国际社会之间的技术转让和技术交换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第四,目前世界各国针对出口型战机的各项性能指标都有别于自己装备的要求,一般而言,出口型通常是简化性能版本的,另外为了出口还必须适应第三国的武器需求,要能挂载和使用美国、北约等国家的标准武器等等。

歼10战机目前应该处于改进升级,提升预留空间的阶段,不可能有时间完成上述工作,故目前不具备出口的技术条件。

第五,军工技术的非完全独立性也是中国近期不能出口歼10的主要原因。枭龙战机的出口就受到俄罗斯的发动机制肘,一波三折。目前歼10战机的发动机依然依靠俄罗斯的配套,这一个核心的问题不解决,也是中国和购买国心理不安的主要原因。如果有一天,中国真正出口歼10,那时也正说明中国的战机有了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可靠心脏了。目前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还为时尚早。

第六,中国的国家和军事发展策略和观念不允许歼10的出口。"引而不发"是军事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无须展示我们的实力,只要告诉对手我们有了就行。至于歼10的战力究竟如何,只能"亮剑"于两军相遇之时。

第七,歼10战机目前的持续改进和升级技术状态也表明它不可能近期出口。歼10战机目前已经做了大量的改进升级工作,但依然处于改进状态之中,这种未完全实现技术状态最终定型的装备出口第三国是不合适的。

从目前来看,不卖歼10对我军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在实战中检验该武器装备的实战能力,这一点确实是实验室和演兵场所无法比拟的。中国在国内进行了可能的各类战机对抗演习,但毕竟是一种假设,这与实战有很大的差别。

但从全局和国家利益而言,目前不出口歼10实在是利大于弊。故目前"中国不可能出口歼10战机"!

美华裔专家:卑鄙的中国用歼10战机*全世界

*民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亚洲中国问题顾问。1989年到达美国1994年获得美国国籍。1992年圣马尼奥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加利福尼亚美国空军下属克努尔亚洲发展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研制的歼-10战斗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剽窃了美国与西方设计的思路。

这种具有全面西方设计的血统战斗机。可以作为mig21最好的替代产品.中国是国际多项先进武器制约条款的缔约国与签署国,对于中国目前正在考虑对于向非洲部分国家出售这种先进战斗机,而这些国家地区大多数处于敏感地区。而且有一些是在南美某些积极反美的国家,目前也在紧急谋求这种战斗机。而中国做法目前根本不去考虑该产品可能带给世界的危害。

歼-10战斗机是中国首次研制的先进型战斗机。他的作战效果与实际能力完全超越了“防御特性”。他的打击幅度面积广阔,具备超前的与超视距作战的全部先进特征。而且中国界定的他的价格十分廉价。这使得他更容易出现在一些贫穷却是十分敏感地段。

巴基斯坦与印度边界冲突问题,一直以来美国以及欧洲盟国都在不断致力于解决。而维持本地区的军事力量平衡也是必要的与切实的。

但是,自今年开始,巴基斯坦与印度的空中力量的对比,将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巴基斯坦将在今年获得40架左右的先进的歼-10战斗机而这将导致以往印度所耗资1000亿美元打造的部分空中优势荡然无存。

因此势必会更增加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军备竞赛。从而导致该地区的军事和平均衡局势出现逆转。而在南美国家中,委内瑞拉已经开始不断秘密与中国接触,试图购买歼-10战斗机。而委内瑞拉是美国最大的南美反对者。中国作为美国的战略伙伴,应该考虑这个严重问题。首先应该公开拒绝委内瑞拉。这是与美国合作的最好态度表示。

歼-10战斗机还可能销售给诸如缅甸等国,而这些地区的局部战争冲突依旧不断。目前十分不利他们获得这种战斗机。伊朗与朝鲜这两个*国家。也在不断争取获得歼-10战斗机、而且伊朗上周表示如果可能他们会希望获得歼-10战斗机的许可生产。这足以说明中国歼-10的近期以来宣扬与公开报道的实际目的所在。

巴基斯坦与伊朗是最大的歼-10战斗机潜在用户。巴基斯坦一位国防部官员称:他们已经就140架协议与中国开始谈判协商增加歼-10议案。而伊朗也在秘密与中国接触。或者伊朗可以通过巴基斯坦渠道间接获得歼-10战斗机。那么这对于整个西亚是一种灾难。而朝鲜已经多次要求获得中国歼-10战斗机。虽然表面上中国据绝了朝鲜。

但是,实际问题是中国依旧没有表态完全或者永远拒绝销售给朝鲜。而仅仅是不会。这势必带有威胁美国的或者要挟的目的。非洲一些侵国家也企图购买歼-10战斗机,象利里比亚,苏丹等国都在谋求这种战斗机。但是他们都是严重不*的国家。

因此,中国必须停止或者公开表示对于歼-10战斗机的销售地区给予最大限度的限制与制约,否则中国就是在制造某些公开与美国对抗的机制。这是不符合美中友好协议的。

未来战争五大杀器曝光:中国有一项上榜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2月12日报道,原题:《能改变战争的五种“未来武器”》,作者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前分析师迈克尔-科尔。

1.“超级隐形”或“量子隐形”材料

科学家已开始研究能使光波发生弯曲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大大减少目标物发出的热辐射以及可见光波。这种技术背后的科学道理比较明了,尽管持怀疑态度者对此并不信服,并称他们只有在亲眼“看不见”这种材料时才会信服:通过促使周边的光波发生弯曲,“自适应伪装”能把披上这种隐形材料的物体背后的场景呈现出来。

这种技术具有的军事意义不言自明,因为“不可视斗篷”使得军人——从普通士兵到特种部队人员——能够在敌方领土上执行任务而不被发现,或至少能给他们争取到足够采取行动的时间。这些能力将降低军事行动期间的伤亡风险,同时增强己方向对手发起外科手术式打击和突袭的能力,或提高实施破坏和暗杀行动的能力。

据称,一家加拿大公司向美国军方两个军官团、加拿大军方两个军官团及联邦反恐团队演示了这种材料。

当然,倘若该技术落入游击队分子或恐怖组织等非*组织之手,将对军方行动造成严重影响。

2.电磁轨道炮

电磁轨道炮发射装置采用磁场而非化学推进剂(例如火药或燃料)来远程投射炮弹,炮弹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4500至5600英里(约合7200至9000公里)。演示显示,目前正在开发中的技术能够以32兆焦耳的能量将一枚炮弹投射至100海里(约185公里)之外。

电磁轨道炮发射的炮弹的速度和射程为进攻和防御提供了几大帮助,从精确打击(这种精确打击能应对最先进的地区防御系统)到针对来袭目标实施空中防御。这种技术的另一个优势是,它使得存储危险易爆品和易燃材料来发射常规炮弹的必要不复存在。

美国海军研究处自2005年以来一直在开发一种海军电磁轨道炮系统。该项目从年开始进入目前的阶段,目标是寻求论证持续发射或“重复频率”的能力。

美国海军希望最终把电磁轨道炮的射程提升至在耗能64兆焦耳的情况下达200海里,但由于单次发射所需电流达惊人的600万安培(大于产生极光的电流),因此或许要在多年以后科学家才能找到办法设计出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电流的电容器,或找到材料设计出每次发射炮弹后不会被炸成碎片的发射装置。

3.太空武器

文章说,尽管存在反对将太空军事化的国际压力,但主要国家仍在继续探索将我们头顶上的天空变成下一个战场的技术。

其中一个可能性是用核或非核电磁脉冲武器装备太空飞行器。通过在高空引爆由卫星发射的电磁脉冲武器,交战一方可以对敌方电网以及敌方开展军事行动所需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包括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简称C4ISR)发起“斩首”袭击。根据所用电磁脉冲武器的大小,袭击可以席卷整个国家,也可以更倾向于外科手术式打击,即只针对某一作战区域。一款此类“杀手锏”武器理论上可以在对方未开一枪一炮的情况下结束战事,至少对严重依赖信息技术的敌人来说确实如此,例如美国。

另一种技术是利用基于太空的高能激光打击敌方发射的、正处于推进阶段的弹道导弹(称为“推进阶段拦截”)。数十年来,各国对这种技术的兴趣先是增强,随后又转弱。实施“推进阶段拦截”的优势是摧毁弹道导弹的行为发生在导弹飞行速度最慢的阶段,这样就更可能成功实施拦截。

4.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想具备打击任何地点以及迅速实施打击的能力的欲望,令一个被称为“快速全球打击”的计划问世。美国军方于2001年提出这一计划。在一个联合团体的牵头下,美军的关注点是X-51A高超音速飞行器。这个联合团体涉及美国空军、波音公司和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等机构。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在发展这项技术、采用常规弹头取得类似效果方面取得了大幅进展,导致一些防务分析师警告一场“快速全球打击”军备竞赛正在逼近。据称美国海军目前正在探索开发潜射高超音速导弹的可能性。

5.“有感知能力”的无人驾驶载具

今天的无人机仍然很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类进行一些干预。不仅大多数无人机由人类远程控制(尽管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且诸如获取目标以及向目标发射一枚“狱火”导弹等关键任务仍需人类监控。

随着科学家不断推进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这种情形可能很快就会发生变化,某一天这可能会开启制造能够独立作出生死攸关“决策”的无人机的大门。当然,根据人类对无人载具或一般性机器人的看法,它们并不具备智能,也不能说它们具有感知能力。但计算机技术的提升正赋予机器人更高的情境意识和适应性。随着这些能力继续提升,无人机某一天可能成为一种“发射后不管”的武器,无人机集中注意力的时长和耐久力都将强于人类。它们能在一个目标上空逗留数小时,在机会出现时瞬间作出决策发动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