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的初恋是谁?曾与父亲敌人的女儿早恋

冯弗能是蒋经国在苏联中山大学的同学,是冯玉祥的女儿。1925年10月底,他们一同乘着登上泊碇在上海江湾的一艘货轮驶向苏联。不久货轮开动,沿着拥挤的黄浦江下行,经过西岸栉次鳞比的欧式建筑物,臭气冲天的苏州河,以及绵延数英里的肮脏工厂和船坞。

他们和其他人一起唱起《国民革命歌》和《国际歌》。不到一小时,船已开进混浊的长江口,最后开进了碧蓝大海——东海。

九十名学生乘客之中还有位十八岁的姑娘张锡媛,她在一年之内就成了*的爱人。蒋介石的首席秘书、地下*员邵力子的儿子邵志刚,还有另一位十八岁的安徽青年*员陈绍禹也在船上。陈绍禹在中国*内使用的化名是王明,日后成为蒋经国和*的大敌。

十一月底,这群士气昂扬的中国学生在寒风凛冽下抵达莫斯科*车站。中山大学校长拉狄克(KarlRadek)亲率学校*到车站迎接,大伙儿上了巴士来到瓦和纳街(VolkhonaStreet)十六号的中山大学。学校设于一座不起眼的四层楼楼房,房间约一百间,大楼前一排树的树叶早早落光。不远之处,就是已经结冰的莫斯科河。

大约一九二六年底,处于早熟十六岁青春期的蒋经国,也有了一段罗曼史。他和冯玉祥的十五岁女儿冯弗能坠入情网。(编者按:冯弗能系西北军领袖冯玉祥之女,冯玉祥一直与蒋经国之父蒋介石明争暗斗,蒋介石直到1930年中原大战才彻底打垮冯玉祥。)蒋经国身材并不高大,在同学里也称不上英俊貌美,但是他具备农家子弟雄犷的面貌。虽然依然瘦削,他已练就一身强壮体魄。同学们都说他幽默风趣、活力十足、信心坚定。跟在上海念书时期一样,他是个天生的领袖,能高瞻远瞩,看清目标,鼓励同侪努力达成目标。

中山大学少数已婚的夫妇档学生,起初*分开居住。男生住在中山大学校内,女生则安置在彼得洛夫卡街一个旧俄贵族的宅第。在学生抱怨之下,校方一边开始兴建夫妻宿舍,一边设立“幽会室”,供夫妻档学生燕好之用;未婚的革命情侣也偶尔利用幽会室谈情说爱。

蒋经国和冯弗能的幽会乃是此后他一连串罗曼史的开端。然而,他只追求与他地位相当的女性,不像他父亲多年来净与一些烟花女来往。蒋经国自幼在呵护得无微不至的女性照料下长大,到了青少年时期,又碰上年纪足可当他女朋友的年轻“上海姆妈”,对于女性,他有种崇拜的浪漫憧憬。终其一生,他都在追求完美的爱,且发现追求的过程远比达致目标更留下美好记忆。

蒋经国和冯弗能小两口经常前往莫斯科的中国工人俱乐部,那里有全市搜藏最完备的中文报纸;他们边喝茶或开水,边留心中国的局势发展。蒋经国好几次被请上台,就国内局势发表演讲。有一次,他对三千名莫斯科市民,以“中国(*)北伐的目标及其最后成功”为题发表演讲。后来,又对三千五百名铁路工人以同一题目演说。

“四一二”上海清共之后,南京**训令莫斯科所有*籍学生离开中山大学。许多人不知何去何从。8月5日,总共有239名学生(几乎全是*员)获准回中国。滞留下来的320名中国学生,绝大部分是中国*籍。然而,其中约有50名属于*籍的,决心留在中山大学,这里面有蒋经国、冯弗能和她哥哥冯洪国。

1928年5月25日,冯氏兄妹终于获准回中国。蒋经国自从进入军校研修后,显然已不再和冯弗能通信往来。冯弗能兄妹回国之后,洪国与父亲和好;冯玉祥把儿子送到日本去念军校。

1945年9月4日,蒋经国奉派出任外交部东北特派员。蒋介石亦派熊式辉出任东北行辕主任,这是国民*派到东北的*官员。蒋经国在圣诞节当天只身出发,前往苏联。此行在国民*内部秘而不宣,但蒋介石通知了马歇尔。

蒋经国12月30日、1月3日两度与斯大林会谈,这个时候正是孙立人所部持续推进,马歇尔的调处也出现第一个成绩的时刻。国共双方接受马歇尔提议,宣布1月10日起全面停火,并同意按照蒋、毛10月间原则接受的方案,召开各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会议。若是斯大林预备接受*不接管整个东北的解决方案,这些发展应该有助于经国和斯大林就东北未来前途达致协议。

蒋经国借着和斯大林会谈当中的空当,来到已经结冰的莫斯科河滨散步,这正是他和冯弗能、*和张锡媛俪影双双,徜徉散步的旧地。他转到瓦和纳街16号的旧楼,20年前,他和一批青年朋友就在这里心怀宏伟大志,决心改造中国和世界。望着台阶,他或许看到门廊幽暗处,革命家拉狄克的幽魂悄然隐没。莫斯科的确有许多幽魂漂泊着。

蒋经国1月14日回到重庆,方良到机场迎接;然而他没有回家,反而直接去向父亲报告。斯大林的提议是国民*先把美军送出中国,然后才与苏联在东北达成协议,蒋介石听了无法接受,虽然和美方偶有龃龉,现阶段的蒋介石还没有到以依然大方慷慨的美援,换取斯大林空洞承诺的地步。

国共内战的阶段,由于蒋经国为官清廉,太太必须量入为出,勤俭持家,蒋夫人也不让经国知道,她私底下经常送点钱补贴家用。尽管夫妻分隔两地,经国很可能偶尔与其他女性有些恋情,他和方良的夫妻关系在外表、实质上都还和谐。这时候,他在莫斯科时期的恋人冯弗能,已经另嫁他人,也住在南京,但是并无迹象显示两人曾再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