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臣乔行简为何直到老年才开始平步青云?
乔行简的大半生都在兼任职务中度过的,前半生一直默默无闻。乔行简像很多有才华的人一样,过着被埋没的日子。乔行简的一生和烛之武很相似,大器晚成。乔行简的生平具体是怎样的,有过怎样的传奇呢?
乔行简的生平充满曲折。年轻时候的乔行简如同人海里毫不起眼的一粒沙子,和众多求学者过着一样的日子。十年寒窗苦读,参加科举考试,渴望着一战成名。乔行简出众的才华让他一举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做官生涯。
中年时期的乔行简过着默默无闻兼任职务的生活,看似波澜不惊但是他的内心并不妥协。他通过一次次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想法,可是却一次次如同石沉大海。他的第一次转折是在一次通过时任丞相上书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由于他的政治思想的突出,得到任用。于是升任,但是还是兼任各种职务。
后来他又一次次的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大部分得到采用,于是被一路提拔。虽然得到了小的提升,但是他却一直并没有担任什么重要职务。乔行简的一个优秀的品质就是从来都不会放弃,一直坚持自己的做法和理想。再到后来,乔行简因为失误甚至被免职,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乔行简被重新任职,并且担任丞相,再到后来顺风顺水,达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地位。乔行简的生平就是一个草根奋斗成功的典型,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和勉励作用。乔行简的生平是一个传奇,更是后人加以模仿的对象。
乔行简的成就
乔行简(1156-1241),字寿朋,又称乔寿朋。南宋时期的大臣历练老成、学识深厚,因为为人宽宏、喜欢直言,不喜欢拐弯抹角,深受皇上的重用和朋友的欣赏。乔行简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政治上,也文学上也有一定的建树。
乔行简这个人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乔行简在南宋绍熙四年时进士,后因《求贤》、《求言》二诏后得到皇帝的赏识。任职为太子师傅,在东宫教授课业时,深受信任和礼遇。乔行简的官职一步一步的高升,又因云南、贵州、苗族*,皇帝命他抚剿并重。乔行简遂平*后,达到了权利的最顶峰。晋封一等候,又加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当时的乔行简的成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没有留在官场上来取得更高的成就,乔行简以母亲的丧事,要为其守孝三年而离开朝廷。因受太子的信赖,太子登基时又下诏令。又被封为太子太师,教导和辅佐太子。其权利在太子别的侍讲之上,又被封为鲁国公。死后又追封为太师,赐谥号文惠。乔行简为两朝帝师,尽心尽职辅佐君主。
乔行简知识渊博、才高八斗。他拜师于吕祖谦,有一年乔行简的师傅娶妻,他作<<牛羊游春图>>去祝贺。吃饭时,有人用《牛羊又春图》来出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而乔行简脱口就对上“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哺--------”赢得在场的掌声和佩服。
乔行简也写出《周礼总说》、《孔山文集》两部佳作,他的诗词并不没有苏轼那样多,但也是流传的经典。乔行简的书法也是被后人赞许与学习的典范,他的《闰余帖》虽然是随手而写,可书法殊形异态,气势雍容。乔行简的成就并不止这些,他在当官的时候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甚至在忙碌时会抽出时间亲自去教授学业。乔行简为人宽厚,并没有因在高职对人低眼向看。相反他是以求贤的态度而去交那些有才华的人,并向朝廷推荐他们。他推荐的那些有才华的人,大多在朝廷上都有建树。
乔行简的评价
乔行简,字寿朋,东阳人,是东阳籍官位最高的人,师从吕祖谦。后中进士,为官生涯开始,从小官一点点做起,后来官位越来越高,官位最高时任左宰相,深受宋理宗喜爱,为宋理宗解决了许多难事。
乔行简幼时家境贫寒,在未中进士之前是一个穷秀才,每天节衣缩食,半饥半饱,省出来钱买油灯,以便晚上读书。那时,当地百姓对乔行简的评价普遍认为他就是一个一事无成的穷秀才,没有人认为他能在日后取得这么高的成就。那时,有一位周押司经常欺负他,就是因为看他无权无势。后来乔行简衣锦还乡,回乡做官时看到周押司,劝导他,告诉他“莫要欺凌穷秀才”。可见百姓对乔行简的评价相当不准,乔行简不仅学识深厚,为人也光明磊落。
乔行简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主要就是因为他直言不讳,不与为官不仁者同流合污,这样使得他遭到同僚排挤。南宋朝廷一直以来因为对金委曲求全,国家早已被打压的一穷二白,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宋理宗的继位,朝廷内一片“收复中原,北伐”之声。乔行简深深地明白在这种情况下,若要强行北伐,国家一定会大乱。他提出:要先整治本国,励精图治,把国家的财力,国力提升上来,等一切都准备好再攻打,就能一举消灭金国。乔行简提出这种观点并不是苟且偷生,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策略。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完全正确的。人们对乔行简的评价也由“卖国贼”变为了大英雄。
坚持自己的观念,不计较一时的名誉得失,为国家,为百姓奉献一切,终于铸就乔行简的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