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古代当快递员到底有多难?

据《周礼·秋官》记载,周朝已出现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时至春秋,马匹作为当时最主要便捷的交通工具也被广泛用于快递行业,“马传”正式出现。

秦汉时期出现了邮亭驿置,而快递业较为正规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还出现了专门针对“快递”的第一部邮政法规,即魏国陈群等人制定的《邮驿令》,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虽然魏晋开始设置驿站,但风餐露宿彻夜赶路的快递员们并未曾像我们想象的一样得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所谓的邮亭驿置和驿站都仅仅是用于保存马匹和干粮,并非用于人员休憩。通常情况下都是马休人不休,快递员们到达驿站后吃口饭喝口水便立即启程,有时候甚至连脸都来不及洗,更别提睡上一觉了。而那些马匹无法行走之地的驿站均不设驿马,快递员们只能靠徒步行走来完成文书的传递工作,如山西至河南经由的盘陀驿,闽赣接壤之德化县驿,湖北襄阳县属之汉江至王政桥驿,及云贵川等地,或崇山峻岭,或密林险道,既无车辆也无马匹,只有快递员们“走递”消息文书。

或许不少人会认为,“走递”员工作艰辛,相比之下的“马传”员应该舒适许多。然而事实却是,古代交通运输系统虽不及现代发达,但对于速度的要求却并不低。秦汉时期步递一般都是短途,平均每个时辰要走10里,这是对普通邮件的要求,当天送完。如果用传车,一般每天要行70里,最多每天可行三百里。骑马的话,对速度的要求是“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即古人眼里所称的“至速”。

隋唐时期对陆路的驿速有这样的程限:传马日走4驿,乘驿马日走6驿,按每30里一驿算,日走120里至180里。如果是急件,要求日驰10驿,相当于跑300里。更急的,如送赦书,则日行500里,日行约16驿。

到了隋唐,快递业更为发达。由于大运河的开凿,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在唐玄宗时期,全国有1600多个驿站,其中陆驿1297个。有学者推算,盛唐时期,从事驿传的工作人员约有2万多人,唐代诗人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写下了亲眼所见:“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古代快递员除了日夜赶路的艰辛外,各类商品的打包过程更是细致入微。如果说夏商时期的快递业处于短途小物运输的萌芽阶段,那春秋后的快递业则进入了长途大宗物品运输的发展阶段。此时的快件由于需要长途运输,因此人们对于物件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

为了防止重要物品被调包,朝廷规定对于不同类的物品采用不同的打包方式。汉代,物件的打包封装过程就已经相当专业了。汉代快递员们通常根据物品的大小、形状分别装入函、箧、囊中。其中,函为一种小木盒,一般用来装简牍,函的木板盖上刻线三道,并凿一个小方孔,绳子扎好后,还需用封泥将方孔封好。箧为木箱,囊为口袋,两者通常用来装体积更大一些的物品。此外,物品打包后还得加印加章加印泥加封条,足见其过程之繁琐。

到了唐朝,就连各地的特产美食也都可以快递。当时平原郡(今山东境内)的螃蟹味道鲜美,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这种蟹是在河间一带捕捉的,很贵重,在当时一只价值一百钱。为了保证是活的,每年进贡时都用毡子密封起来,捆在驿马上速递到京城。

荔枝的打包方式更是麻烦。“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通常情况下,快递小哥需要锯断毛竹并砍掉上半截,然后将下半截竹筒剖开,把荔枝装进竹节里,再用铁丝扎紧竹筒,开口敷以黄泥,待其晾干凝固后再进行运输。如此一来,荔枝藏在竹节间,犹如置于密封箱中,保证口感。

但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穿越深山老林或乡野小道,而这些地方则是响马横行、强盗猖獗之处,为了保证快件的顺利运达,作为总镖头的老板,不仅要有高强的武功,有时还需要在武林上有一定威望。

而担当护镖的镖头与镖师除了得擅长各种陆地和水上的功夫外,还需精通各类刀械与暗器。一旦路遇强盗劫匪,在亮明身份和镖底后,倘若对方仍不依不饶,这些民间快递小哥们得真刀真枪地与其拼个你死我活了。有时为了成功运送货物,不少镖师都亡命途中。

无论是古代邮政里的快递小哥还是民营公司里的镖师镖头,虽工作艰辛却收入微薄,有时甚至还得面临裁员的风险。明代著名农民领袖李自成就曾当过四年多的“快递小哥”。但作为资深派件员,李自成还是因为一时大意而弄丢了快件,而且还是*公文。李自成本以为领导会扣取工资或实行些许体罚来以儆效尤,可谁知,却传来裁员的噩耗,本就一穷二白的李自成连这个微薄的收入也因此失去了。而事实上,由于原本用于递送使客、飞报军情、转运军需物资的驿站数量大幅上升,各级官吏也开始利用全国驿站系统来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加倍压榨基层快递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