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做的最可恶的一件事 不让其他和尚吃饭

鲁智深身上有许多可爱的品质,比如耿直豪爽、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等,正是由于他有如此多的好品质,才使他称为读者最喜爱的好汉之一。当然他也不却少同情心,比如,在渭州酒楼上,他大方出手,资助可怜的金翠莲父女,就是其同情心的最好表现。但是这一次他的表现却令读者大跌眼镜,他不仅没有表现出同情心,而且做法甚至有些过分。

这一天,鲁智深来到破败不堪的瓦罐寺化顿饭吃,在大殿叫了几声之后,没人回应,他就独自寻到了后厨后面的一间小房内,在这里他发现“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面黄肌瘦”。面对如此破败的寺院和面黄肌瘦、有气无力的老和尚,他没询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反倒是责怪老和尚们不答应他。待到老和尚们告诉他“争奈我寺中僧众走散,并无一粒斋粮,老僧等端的饿了三日”之时,鲁智深反倒责怪他们说谎,道:“胡说,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有斋粮。”我想如若换成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面对此情此景和老和尚的话,绝对不会这出鲁智深这样的话。

后来,鲁智深在厨房里发现了一锅稀米粥,就开始大骂老和尚说谎,有东西不给他吃。可是他却没有发现这些老和尚的表现,这里有段非常精彩的描写:

那几个老和尚被鲁智深寻出粥来,只叫得苦,把碗碟、钵头、勺子、水桶,都抢过来。

这段描写的精彩之处在于:碗碟、钵头、勺子用来舀饭尚且说得过去,而水桶都抢了舀饭,可见这几个老和尚饿成什么样了。作者仅用一个抢“水桶”,就将和尚的饿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笔力之深厚可见一斑。

同时,从和尚们的表现,也可以看出面黄肌瘦的老和尚说“三天没吃饭”并非谎话。

可是鲁智深面对和尚们的表现不仅无动于衷,反而表现的更加过分,书中说:

智深见了,人急智生,便把禅杖倚了,就灶边拾把草,把春台(饭桌)揩抹了灰尘;双手把锅掇起来,把粥望春台上只一倾。那几个老和尚都来抢粥吃,被智深一推一交,倒的倒了,走的走了。

接着又说:

智深吃了五七口,便撇了不吃。

鲁智深吃了五七口,为何就不吃了呢?对于这个问题,金圣叹先生做过点评,他的大致意思是:不是因为鲁智深吃饱了,而是他本身就不爱吃粥。不错,鲁智深确实不爱吃粥,他爱吃肉喝酒。不过我觉得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他饿的不够很,饿极了的人什么都觉得好吃。

鲁智深既然不然吃粥,又饿的不够很,可他却将粥全部“倾”在了桌面上,他不吃还不让饿极了的和尚们吃,可见他这一次没有丝毫同情心。他面对来抢粥老和尚“一推一交”,做法简直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