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精锐的神秘部队虎豹骑的历史真面目

首先,提个问题,中国历代的精锐部队部署在哪里?

有人会抢着回答说,那应该是*最为关切的长期对敌作战的边境地区,也许有人还会补充说,确切地,应该是国家主要的战略方向上,其中包括边境地区等需要关注的地带。

回答得不错,补充得也很完整,但我要告诉你,这还不确切。

古代*在布置军队时,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则,叫做“强干弱枝。”

即京师地区所部署的军队从实力上讲一定要强盛于地方上的军队,如果把国家比喻为一棵大树,*军就是这棵大树的主干,地方军队就是这棵大树的分支,强干弱枝支配下,所信奉的是“以内驭外”的精神。

哪个君主都是不希望地方军队足够强大的,强大也就意味着有了和*军叫板的资本,直接威胁到现任君主所奉行的权力。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诸侯们纵横的天下,往往都是天子失去权柄时。据于这个原则,英明的统治者,都会加强*军的实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三国时期的曹操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创建了强势的*集团军,既可以护卫京师宫室,又可以随时出征。

曹魏的*军是由*朝廷直接管辖和统领的军队,又分为中军和外军。

中军就是驻扎在京师及其周边的军队,主要任务是保卫京师、大皇帝的安全以及必要时候的对外作战,具有禁*外加野战军的特色,外军则是朝廷派驻到外地的*军,主要部署在防备吴、蜀两国骚扰的边沿地区,职责嘛,当然就是保家卫国,防止他国侵入了。

驻守京师及其周边重地的中军,当然是曹魏军队的核心,也是最为精锐的。

追寻中军的源头,这其实是在曹操嫡系亲军的基础上组建而来,这支亲军正是赫赫有名的“虎豹骑。”

虎豹骑,是一支神秘的部队,又是一支不能容人忽视的部队。

说这支部队神秘,是因为历史上对这支的部队的记载很少,只散见于几个将领的传记中,而且还只是只字片语,让人难以一窥全貌。

说这支部队不容忽视,是因为历来统领这支队伍的都是曹氏将领,不假手于任何外人,即使是极为信得过的大臣。

众所周知,若论起骑兵部队,三国之中要是曹魏认了第二,还真是没人敢出来嚷嚷着说自己是第一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魏国的马匹质量远远高于其他两国,战马的高品质决定了骑兵部队的高素质、高性能。

做为曹操的嫡系骑兵部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虎豹骑的成员皆是百里挑一,其中的貌似不起眼的一个士兵,所能爆发的能量就相对可观。若是放倒当时代,这样一支队伍,可以被归纳进入为精英辈出的特种部队行列。

虎豹骑的战绩,可用四个人的事迹来讲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都姓曹。

首先出场的这位,名字叫做曹纯。

曹纯是曹操的“从弟”(堂弟或族弟的意思),曹魏一代名将曹仁的亲弟弟,曹纯的经历,并不复杂,和其他曹氏将领般,走的都是依附曹操这棵大树共同进步的道路。这又是一个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人物。

十四岁的时候,父亲曹炽死了,曹纯和曹仁也就分了家,曹家家大业大,即使分家后,曹纯所得的那部分还是颇为丰富,童仆、宾客加起来少说也有上几百人,曹纯年纪不大,管理起来却不吃力,将整个家业管治得很有条理,因而,乡里人对他的印象也就很好。

曹纯本人还是位爱学好问的人,对士人挺尊重,周边的士人也很喜欢投靠他,这为他博得了一个好名声。从这个性质来看,曹纯也是属于喜欢培植自身*的当地豪族之类,因为混得好,投对了大老板,才没有像三国时代那些被各军阀头子强力打压下去的豪族*般在史书上一闪而过。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曹纯十八岁那年,入选为朝廷的黄门侍郎。这是官俸为六百石的官员,主要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令,不算高,对初入官场的曹纯还算不错。曹纯能够坐上这个位置,显然还是与家庭背景有些关联了。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在京城废掉了少帝刘辩,另立了汉献帝刘协,将朝政掌控在手中。曹操逃出京师,来到陈留,也就这个时候,二十岁的曹纯,跟随着曹操到襄邑募兵,从此开始了个人追随曹操四处征战的历史。这一期间,曹纯的表现不错,曹操便将宿*虎豹骑交由曹纯来统领。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纯以议郎的身份作为当时名义上的东汉朝廷司空曹操的参军,参与了围剿南皮城中袁谭的战役。这是他和他所督帅的虎豹骑在史书上的第一次亮相。

生死存亡关头,袁谭奋力抵抗,几次出城作战,令得曹操军队伤亡很大,曹操有点懈怠,缓一缓再进攻。曹纯却有不同看法:“现在我们是奔袭了千里之后和敌人作战,如果不能对方,后退只能损害军威,况且我们现在时深入敌方作战,不能够持久作战。对方因胜利而骄傲麻痹,我们因受挫而畏惧小心,以畏惧小心对付骄傲麻痹,是很容易将敌方攻克的。”

曹操觉得曹纯的话还是蛮有道理,放弃了原先的想法,命军队加紧攻打城池,正如曹纯所说,袁谭被打败,南皮城池被攻克,突围逃跑时,袁谭本人也被曹纯所率虎豹骑中的军士斩杀。

从南皮之战,也可以看出,虎豹骑的一个特性,他们并不是纯粹的只是驻守京师,护卫根据地与大佬的安全,一旦战争爆发,他们还得要随军出征,拼杀在战场上。无论是护卫,还是征战,他们都是围绕着最终大佬曹操行事,因而这是曹操极为信任的心腹部队。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曹纯与他的虎豹骑又有了表演的机会。乌桓是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他们现在的领袖是单于蹋顿,曾经支持过袁绍打击公孙瓒。袁氏家族跨了台,袁尚、袁熙被曹操打得够惨,外加上部下的吃里扒外,袁氏兄弟只得跑到了乌桓那边去做客。在首席谋士郭嘉积极倡导下,曹操决定北征乌桓,彻底消除*。

长途跋涉、历经艰险,经避难在当地的豪族田畴为向导, 当年八月份,曹操军队行军到白狼山下,正巧遇上由蹋顿单于及几位乌桓大佬领衔的几万人马骑兵。乌桓人没曾想到曹军进军这么快,也没多少心理准备,阵型更是有些杂乱,曹操当机立断,命张辽为前锋,与曹纯所部虎豹骑合力,共同冲击乌桓骑兵阵营。

乌桓本是游牧民族,精通骑射,骑兵实力并不算弱,当遇到骑兵部队中的精锐虎豹骑却是一点招架之力没有,被打得溃散不成军,识趣点的,早就跑得没了影踪。蹋顿单于跑路功夫差了点,被曹纯的部骑所擒获,最终为张辽所斩杀。

曹操军队乘着大胜的机会,继续追击,乌桓部落瓦解,投降众多。曹纯凭借这次功劳以及先前的表现,被封为高陵亭侯,食邑达到了三百户。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基本统一了北方,为实现天下大一统梦想,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强大的武力面前,新继任的刘琮迫于威势,乖乖地称臣投降。依附荆州的刘备见势不妙,使出看家本领,急忙跑路。

当时,曹操担心刘备南走江陵,占有当地的军事物资,以为凭借,对抗自己所率大军,就抛弃所有辎重,带着曹纯和虎豹骑精锐追击跑路中的刘备。虎豹骑精锐奔驰飞快,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在当阳长坂坡拦截住了刘备那支携家带口的流亡大军。

虎豹骑的勇猛,天下闻名,刘备的部队当然不是对手,混乱之中,刘备也顾及不得他人,带着重要亲信,撒开腿就跑。我们所知道的,阿斗就是这个时候被他给弄丢的,幸亏赵云帮他找补了回来,我们所不知道的,刘备弄丢的事物还不止这些,他的两个女儿也是在他手忙脚乱中给遗弃并落入了虎豹骑手中的。除女儿外,刘备的大批物资辎重也成为了虎豹骑的战利品,这个曹操的运输大队长当得还真是不赖。收降了刘备手下的散兵游勇后,按照预定的目标,曹纯及其虎豹骑跟随着曹操进驻了江陵城,赤壁之战后回到了谯郡。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纯去世(曹丕当上皇帝后被追谥为威侯),虎豹骑的统领人选,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虎豹骑当时有着“天下骁锐”的美称,有些成员还是从百人将中补充进来,曹操老是为由谁来统领这支部队而头疼。曹纯督率虎豹骑,因为抚恤有方而很得人心,骑兵们也很愿意听他指挥。

等到曹纯一死,有关部门的官员就向曹操请示,是否能够选择其他人选替代曹纯的位置。曹操就发话了:“曹纯这样的人,哪里还能再次找寻得到!难道我就不能督率虎豹骑吗?”大领导一发话,谁也不敢有反对意见,也就再也没人提起,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虎豹骑归属为曹操直接统领。

表面上看,是因为曹纯死了,没有人代替,所以曹操就亲自上马,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曹操手下能人辈出,要想找出一个来代替曹纯还不是一件困难事,但虎豹骑精锐是宿卫亲军,曹操集团核心地带的重要护卫,不是亲属子弟来统领,曹操还真是不放心。

曹纯死后,亲属子弟中没有合适人员,曹操也就只能自己来担任了。其中所传达出的含义很明确,曹操不想将这支精锐部队交给外姓将领来统领,这也可以看出曹操对虎豹骑的尤为重视。

第二个人物,名字叫做曹休。

曹休是曹操族中的子弟,在后人的印象里,他的名气比曹纯大得多。曹休十来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为躲避战乱,他和母亲搬迁到了吴郡居住。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起兵,曹休改换姓名,从荆州北归中原,投靠曹操。曹操对他的归来很是热情,让他和曹丕一道起居,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看待。从那时候开始,曹休就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也算得上是老革命了。

据《三国志》的记载,曹休曾经统领过虎豹骑,宿卫京师重地的安全,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证,应该是在曹纯之后。曹休统领虎豹骑的具体事迹,现在也是很难查询到了,史书上,曹休出来亮相,那是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以骑都尉的身份,作为曹洪的参军出征攻打汉中的刘备军队,而这时候的战争中,却是没有明文记载的虎豹骑身影的闪现,似乎在曹休这一时期,虎豹骑已经很少出征,担当的是纯粹的宿卫职责。

曹休混得不错,魏明帝时做到了大司马的职位,后来与吴军作战失利,悔恨交加下,背上痈发死。

第三个人物,名字叫做曹真。

曹真也是曹操的族中子弟,从小就没了老爹,同情心泛滥的曹操也就把他收在了自己的身边,如同自己的儿子看待,常常与曹丕等人玩在一起。这一点经历,和曹休倒有点相似。

也有种说法,曹真本来姓秦的,他的老爹曾经救过曹操,而且是因此丢了性命的。曹操感激曹真老爹当年的救命之恩,把他收养在了自己身边,并且还让他跟随自己姓了曹。收养儿子,以及接纳他人的寡妇,这似乎已经成为曹操这一生中的两大特色。

有关曹真身世的两种说法,出入很大,到底哪个是正确,争论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我们也不用去管他,重要的曹操对曹真确实不错,当他是自家人来看待的。曹真还真是有着两把刷子的,他经常地陪同着大领导曹操出去打猎,有次打猎队伍被一只老虎逼迫得急了,曹真回顾身来,只是一箭就将老虎给射死了。

曹操见曹真表现很神勇,于是就任命他统领虎豹骑。与曹休有些相似,曹真带领虎豹骑所创立的业绩,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有的也只是曹真的一路奋斗史。

曹真担任虎豹骑的将领时间似乎不长,具体表现也就不多,虎豹骑身影在战场上的难以闪现,也许与他们已经被编入了宿卫部队,不再出征有很大的关联。

曹真在曹魏集团中属于核心成员,曹操在世时颇受重用,曹丕登上王位后,更是显赫,曹丕临死之前安排的三个顾命大臣之中,就有他的一个位置,魏明帝曹睿在位的时候,他还享有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殊待遇。总体来说,当时世人评价上还算高。

美中不足的,曹真在后继者的培养实在不给力,他死后,有个儿子继承了他的无限权力,却不懂得好好行使,最终落了个全家都被诛灭的结局。

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名字叫做曹爽。没错,就是那个被司马懿搞下了台,从此让司马家族掌控了魏国大权的曹爽。

最后隆重推出介绍的这位与虎豹骑有关的人物,是我们的老熟人,曹操。

虎豹骑既然是阿瞒的直系部队,我们又怎么能忘记他呢?综前所述,曾经在一段时期内,曹操曾经亲自统领过这支部队的。

曹操统领虎豹骑还是有着卓越表现的,那是发生在与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组成的“渭南之战”中。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在曹操的强压政策下,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中军阀十部联军,聚集起十万多人的部队,据守潼关共同对抗曹操。

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行进到渭南,与关中联军交锋。听取贾诩的计谋,曹操利用一封涂改的信离间了韩遂与马超等其他关中军军阀的关系,致使关中联军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眼见着时机成熟,曹操与关东联军约定日期,展开决战。

战场上,曹操奉行着他一贯的“不走寻常路”作风,先是以轻装骑兵向关中联军挑战,当战争进行了一段很长时间,轻骑以其灵活机动性,将关中联军拖得极为疲敝,曹操又再次派出虎豹骑夹击关中联军。虎豹骑精锐保持着先前一向强势的优良作风,猛力冲击下,关中联军大败溃逃,小军阀头子成宜、李堪被斩杀在战场上,马超、韩遂等人逃奔到凉州,关中因此而平定。

值得一提,这场战役中,虎豹骑所要面对的关中联军,并不全都是菜鸟部队,尤其是马超所率领的那支可是当时代称之为精锐部队的西凉劲旅。

虽然其中有着内部不和的诸多因素,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虎豹骑所爆发出的能量真是极其可怕的。

“天下骁锐”的称呼,绝对不是徒有虚名。

来自《夜狼文史工作室》的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