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二妃两国公:大明王朝最为显赫的世家大族
在小说《红楼梦》中描述了四个世家大族:贾、王、史、薛,其中以有两个世袭爵位、出了皇妃的贾家最为显赫。但贾家的繁盛只是一时的,仅仅持续了四代人,最终四大家族在复杂政治斗争中全部凋零没落。曹雪芹是清朝人,以贾家影射自己的家族命运。而在清朝之前的明朝有这么一个家族,自1368年朱元璋建国,至1644年明朝灭亡,繁盛了整整276年,贯彻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
这个家族不仅出了两个世袭罔替的国公(国公是明朝大臣中最高的爵位),还出了一位皇后,两位王妃,子孙繁盛,官居显位,是名副其实的大明王朝的第一世家,这就是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家族。
(徐达画像)
徐达字天德,1332年出生,凤阳府凤阳县人,家里世代为农。22岁徐达加入比他年长4岁的朱元璋的义军,从此他的人生发生转折。此后徐达成为一代名将,率军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大明王朝的开创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他是大明开国武将功臣之首。1
370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封徐达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征虏大将军、魏国公,岁禄五千石。朱元璋每次设宴款待徐达时,均以兄弟相称,而且将自己称王是所居的府邸(今天南京的瞻园)赐给徐达。
1385年2月27日时年54岁的徐达病死(关于徐达的死,本文不做讨论),朱元璋十分悲痛,下诏追封其为中山王,谥武宁,其祖上三代全部追封为王爵,并赐葬于钟山的北面(今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此外将徐达“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
徐达一生有4子4女。长子徐辉祖、次子徐添福(早卒)、三子徐膺绪、四子徐增寿,名字均为朱元璋所赐。四女中长女嫁给了皇四子、燕王朱棣,后来朱棣靖难称帝,徐氏被立为皇后,以贤德著称于世;次女嫁给了皇十三子、代王朱桂;三女嫁给了皇二十二子、安王朱楹;小女儿可能夭折,未见记载。
徐辉祖本名徐允恭,后朱元璋以避皇太孙讳,赐名辉祖。徐达死后,徐辉祖承袭魏国公的爵位,执掌中军都督府。建文帝即位后,徐辉祖积极支持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当时朱棣的第二子朱高煦被留在南京,后偷窃徐辉祖的好马逃跑。徐辉祖不顾甥舅之情,第一时间派人追击,并上奏建文帝,虽然没有追上,但建文帝对他十分信任。
(徐达旧宅-南京瞻园)
此后大明皇室之间发生分歧,徐家内部也发生了分歧。徐达的幼子徐增寿坚决支持姐夫朱棣,一次建文帝因怀疑朱棣*,便向徐增寿询问。徐增寿以头触地,言道:“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朱棣正式起兵后,徐辉祖曾率兵在山东齐眉山击败燕军,而徐增寿则将朝中虚实动静一一密报于朱棣。
1402年6月朱棣大军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才想得知徐增寿是个内奸,震怒之下将徐增寿押入宫中。建文帝在*前,亲手用剑将徐增寿斩杀于右顺门庑下。没过多久南京城门大开,燕军拥入城中,宫中燃起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入宫后,找到了这位对自己有莫大功勋的小舅子后,抚尸痛哭。几天后朱棣即位,他下令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谥忠愍。朱棣觉得这太轻了,不久又进封其为定国公,禄二千五百石,赐予丹书铁券,由徐增寿之子徐景昌继承。
说完了徐增寿,再说徐辉祖。朱棣入城后,百官奉迎,唯有“辉祖独守父祠”,没有去迎接。朱棣非常生气,下令将徐辉祖下狱拿问,命其供出罪状。毕竟朱棣是自己的姐夫,关系在哪里摆着呢,如果徐辉祖低声下气认个错,应该也就没啥事了,但徐辉祖不是那样的人。面对讯问,他在供状只写其父徐达开国功勋以及”免死铁券”中的免死语(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
徐辉祖的行为让极爱面子的朱棣十分生气,但他于公于私都无法下令处死徐辉祖,于是他只能将徐辉祖“削爵幽之私第”,但不久徐辉祖被捕下狱,不屈而死。徐辉祖的姐姐、朱棣的妻子徐皇后十分为难,但她一直到临终前都不敢为弟弟求情,1407年姐弟两先后逝去。
没有多久朱棣对亡妻思念不已,同时加上自己的岳父是开国第一功臣,再说常言道“没有隔代仇”,于是朱棣下诏命徐辉祖的长子徐钦承袭魏国公的爵位,恢复俸禄。至此徐达家族同时出现两位国公。朱棣迁都北京后,定国公系随之北上,魏国公系留守南京,子孙分居两京。
除了上述两人,徐达还有一子,名曰徐膺绪,他应该为庶出,曾担任尚宝司卿,后升至中军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此外徐达的孙子徐茂先迎娶了朱元璋的孙女兰阳郡主(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女儿)。
(南京的徐达墓葬)
徐达后代子孙中虽然良莠不齐,总体而言魏国公一脉比较贤德,但都保住了祖上传下来的荣勋,得以享尽富贵。魏国公系、定国公系的爵位继承关系如下所示:
魏国公世系:
徐辉祖——徐钦——徐显宗——徐承宗——徐俌——徐鹏举——徐邦瑞——徐维志——徐弘基——徐文爵
定国公世系:
徐增寿(追封)——徐景昌——徐显忠——徐永宁——徐光祚——徐延德——徐文璧——徐希——徐允祯
此后随着大明王朝日薄西山,徐家的荣耀也走到了尽头。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身居北京的末代定国公徐允祯投降。关于徐允祯的最终结局有两法,其一在起义军追赃助饷时被打死,其二清军入关后,被乱军所杀。虽然魏国公的宅邸在南京,这一脉得以暂时幸免,但随着明王朝的覆灭,这个二百年望族的最终命运已经注定。
1645年豫亲王多铎统属清军南下,破扬州,渡长江,兵临南京城下。还拥有数十万军队的南明的文武被清军在扬州的暴行吓破了胆,他们放弃抵抗,开城投降。清朝废除了明朝勋臣的爵位,末代魏国公徐文爵也在其中。与北京的定国公一脉相比,较为幸运的是魏国公一脉没有遭到屠戮。至此这个与大明王朝同呼吸、共命运达276年的世家大族彻底走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