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巴纸:纳西族最重要的写经用纸
纳西聚居于滇西北的丽江、香格里拉,后来保留着图画文字,历史上由祭师东巴掌握,从而称“东巴文”,用于书写东巴经。东巴经在纳西语中称“森究鲁究”,意思是“刻在木头或石头上的文字。”所以东巴经出现时,纸还未传入纳西族地区。
根据记载,大约在元代,丽江地区已有造纸业,但未有对东巴纸的记录。东巴经一般没有题写抄书时间,最早有时间记录的经文出现于公元1668年(清康熙七年)。用于书写东巴经的纸称“东巴纸”,又称“白地纸”。东巴纸其制作技艺较为独特,后保存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白地(即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东巴纸是东巴最重要的写经用纸,在滇西北各族中久负盛名。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在历史上,妇女不参加造纸过程,主要是因为东巴纸一般用于神圣目的,妇女一般被认为不洁,从而即使妇女知道技术也不允许参与造纸,但妇女可以采集原料、剥皮、煮料时生火和准备薪柴以及洗料等不含造纸技术的简单活动。在现实中,妇女不参与造纸的规则已经不再存在。纳西族的手工造纸,融入了一些中原造纸的方法,是多元文化交汇的产物。东巴经卷帙浩繁,后来仍保留有纸1万多卷,分藏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和研究机构。
东巴文化传承曾一度中断,再加上外来纸张的涌入和国营造纸厂的建立,对成本高、劳动强、周期长的手工造纸无疑是一个冲击,对东巴纸的需求越来越少。另外,纳西族造纸技艺有传子不传女的传统,一向以家庭作坊进行生产且不外传,故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压迫下随时都有消亡的可能,急需抢救和保护。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东巴文化研究的复兴和深入,纳西族学者注意到东巴文化传承对纳西族的重要性以及东巴纸在其中的作用,支持恢复东巴纸制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