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中国古代史上最有才情的十大帝王
从古至今,历史上很多有才情的皇帝,像曹丕之于文学批评,唐玄宗之于曲艺,宋徽宗之于画院,都是有深远影响的,直至今日仍是如此。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史上最有才情的十大帝王。
NO.1南唐 后主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情的一位皇帝。他的作品脍炙人口。最后因为他最出名的一首词而丢了性命。没错,他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人公,南唐后主,李煜。不管你是否有文学修养,我想,只要读过李煜的这首《虞美人》,恐怕未有不为之动容的。鲜少有诗词能像虞美人这样,把作者如此鲜活地带进读者的脑海里,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此真实。
李煜是个彻头彻尾的弱者,政治头脑几乎等同与一个三岁顽童。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还幻想着太祖仁慈,赐他一块安隅之地。后来作了俘虏,最宠爱的小周后屡屡被太宗强留宫中,他既不敢怒,更不敢言,只是欲哭无泪。甚至连思念故乡也不允许,那心中的惆怅,是何等的凄惨?如此,读者再读那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心中可有感慨?
再品一首…《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NO.2宋徽宗 赵佶
太祖赵匡胤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戎马一生打下来的基业,最后却被“几块石头(花石纲),几个盗匪(农民起义),一次偷猎(金灭辽,然后趁势南下)”就输了个精光。和陈后主一样,赵佶同样享受了皇帝可以得到的所有享受。不同的是,赵佶自幼聪明,心地也算善良,知道百姓疾苦,多少也有几分家国*之念,最后被金国俘了去,也不至于狼心狗肺地忘了故国之思。
宋徽宗当了二十五年皇帝,正是宋朝到了积贫积弱极点的时候,社会矛盾愈演愈烈,民变时有发生。天朝气数已尽,本来就在苟延残喘了,经“花石纲”那么一闹,再加上小人当政,更加剧了灭亡速度。《水浒传》中说他“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在治国上,他昏庸腐朽,重用奸邪,实属庸碌之才;在外交上,他软弱无能,屈辱忍让,最后当了俘虏;在生活上,他挥霍无度,穷奢极欲,他笃信神灵,多次向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光问道,以求长生不老之术,还自号为“教主道君皇帝”。
赵佶在政治上确实碌碌无为,昏庸不堪,但是他的文学成就却非常惊人。中国历史上美术学院的最早雏形便是赵佶主导成立的画院,他自己还发明了“瘦金体”书法,在书坛上独树一帜,小有地位。至于书画作品,更在香港,欧洲的拍卖行上创下了华人作品之最。
NO.3陈后主 陈叔宝
历史就是奇怪,有的人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弑兄杀父的事经常发生,有的人却把皇位当成副业来经营,于是历史便多了许多惋惜,也多几分无奈。陈叔宝便是这样一人。自幼长于妇人之手,不知天下大势,更不知所承之责。隋军兵临城下时,告急文书未曾开拆就被丢在床下,甚至忘却了一个皇帝起码的尊严,所以当隋军杀入宫中,他才会与张贵妃孔贵妃三人抱作一团躲在井里,以致隋文帝对一国之君如此不顾体面而大吃一惊。
也许陈叔宝并不是“无心肝”,他只是从来就把自己当作一个风流才子,一个诗文骚客,亡不亡国,无所谓,皇帝的体面,更是无所谓的了。他被缚往隋国,表现的比刘禅更不可思议,主动向文帝求一官职,谓,“召之方便”。如此之语,让人哭笑不得。仔细一琢磨,能把皇帝所能享受到的东西全部享受到,而又不用承担皇帝的责任,到头来还能保全性命的皇帝,恐怕未有出陈后主之右者。他一好色,于是有张,孔,龚等美人相伴。特别是张丽华,十岁便被陈后主相中,而且有意栽培,终于成为一代“靓”妃。
在这样的靡靡之音色下,陈叔宝不堕落恐怕就不可思议了。至于作出“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这样的亡国之音就更不足为奇了。
NO.4唐玄宗 李隆基
很多皇位继承人在登基之前都会借助文章来粉饰自己,而在登基之后便鲜有雅兴了。李隆基是个例外,他当皇帝之前似乎没表现出对文艺的爱好,可是当了十来年后,突然就成了梨园曲艺的开山鼻祖。
这跟李隆基的身世不无关系。李隆基自己不是太子,他老爹虽然当过皇帝,可今非昔比,自己还得夹着尾巴做人,哪顾得了他。李隆基小时候经常谦虚地称自己“阿瞒”,意即小人物,*。武氏家族的那帮蠢货还真信了,忘了历史上还曾有一个鼎鼎大名的曹阿瞒。李隆基前后处在武氏政权和韦氏政权的高压之下,连个喘气的机会也没有,更别谈什么闲情逸致,诗词歌赋了。
几翻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再加上太宗一朝所开创的基业,而后来的政变也多发生在贵族之间,没有对生产力基础造成冲击,于是玄宗的基业由此扶摇直上,开创了空前绝后的盛世鸿图。
NO.5魏文帝 曹丕
曹丕当皇帝之前是个“超人”。文章,书法,剑术都是有口皆碑的。他老弟曹植口吟什么“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还做着游侠梦的时候,曹丕已经是江湖着名的玉面公子了。一首“燕歌行”潇洒淋漓,再加上他着的《典论》,更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说他老爹和老弟的成就主要在艺术和色彩上,而他的文学成就则是技术性的。
他对知识分子非常重视,经常跟他们一起聚聚会啊,喝喝酒什么的,关系搞的不错。而且有一段时间他似乎真的忘了皇位的诱惑,竟想真的做个文人了。不过,历史毕竟是历史,他自己嘴里这么说,谁也不晓得他心里怎么想的。但不管怎样,文章能做到那地步,脑袋已经不是一般的聪明了。
况且他还是古今第一文武双全的皇帝,跟他有得一比的是清朝的雍正,不过从诗词文章上比,后者差远了。
NO.6南朝梁武帝 萧衍
萧衍,男,中国佛教理事会南朝分会主席,(生于公元464-549年。萧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为佛教事业的光大付出毕生心血的一生。他的精神是高尚的,他的行为是光明正大的,他的光芒将是万丈的,他的脚印更是我们前进的向导。
萧衍同志同时是许多诗人名作的灵感来源,比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源于萧衍同志的大兴佛教。所以,萧衍同志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诗歌的进步与发展。
能在如此多的方面集大成者,萧衍不可谓不出类拔萃。可惜,才子皇帝永远摆脱不了的规律就是得此失彼。他一生可谓极尽仁慈,身边的大臣即使*,他也舍不得杀,还流着泪去感化他。不过,不要忘了他的谥号“武”,外人谁要得罪了他,萧同志一定灭了他九族。后来因为他越来越耽于佛事,大权旁落,落了个被困饿死的下场。不过他也算值了,活了86岁,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是仅次于乾隆的。
NO.7南朝梁元帝 萧绎
萧绎善绘佛面、鹿鹤及景物写生,以及善画外国人物形象。尝画《圣僧像》,萧衍为之题识。又画《宣尼像》,并自书赞。时人谓之“三绝”。
萧绎在当时文化圈的地位相当于现在余秋雨啊,金庸啊,总的来说,他当皇帝之前,是个好诗人,好画家,当了皇帝后呢,既不是诗人了,也不是画家了,连皇位都丢了。除了采莲赋:妖童媛女,荡舟心语;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流传至今的还有一幅宋朝摹本《职贡图》。价值很高。因为内容是二十五个外国使臣的形象。
同志们想啊,仅仅一个南朝小国,就有二十五个附属国家,可见,咱们中国当时确实不是一般的强。鉴于萧绎同志在言情诗方面的出色造诣,以及对我国古代史研究的卓越贡献,特将其排在第七位。
NO.8隋炀帝 杨广
历史上死后谥号“炀”的有两位皇帝,但给别人谥号炀,但死后也被别人谥号炀的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隋炀帝,而被他称为炀帝的陈后主陈叔宝同志却很少被人称为陈炀帝。
杨广是个小有才情的知识分子。他的名篇《饮马长城窟行》“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后人认为颇有“”魏武之风。
从他的这首诗看来,那时的隋炀帝可谓英姿飒爽,雄心勃勃。鄙人之所以把他抬上才情榜,不仅仅是因为他这首诗,而是敬佩他的远见,无论是东都的营造,还是运河的开通,包括征高丽,无一不是流芳千古的伟业。
只不过,他操之过急,民力用到了极限,于是物极必反,树种多了没看好,失火烧了自个儿屁股。雄才大略和野心勃勃其实只有一线之隔,刘彻灭了匈奴,虽然落了个国库空虚,可后人看了解气,谓之雄才大略。
NO.9清世祖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皇帝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从年幼登基,到少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粉碎准噶儿的分裂企图,止住了沙俄的东进野心。康熙皇帝的书法绝对在他孙子之上,其笔法刚劲有力,笔触之下,入木三分。康熙皇帝的勤奋也是古今皇帝之少有,从五岁入书房读书,每读必诵,从不自欺欺人,甚至到了过劳咯血的地步。
遗憾的是,康熙似乎也没给后人留下什么脍炙人口的佳作来,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才情名词,因为他读书不是为了写诗的,而是“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如果他每天也用大量的时间在御花园里瞎琢磨,恐怕他给我们留下的就不是那个雄鸡的版图了。
此外,康熙是中国皇帝中第一个学外语的。还有一个是末代皇帝溥仪。是中国所有皇帝中唯一一个懂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
NO.10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一辈子笔墨风流,胜迹无数,文治武功皆可圈可点。众所周知乾隆爱写诗,但写得确实不怎么样,问题是他老人家还相当的自负,把几个典故平仄对仗,堆砌起来就成了无数首律诗。来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向天下宣示他老爷子真的是个知识分子。
乾隆皇帝诗作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他以皇帝身份所写的一些诗有着非常重要历史研究价值,是对那个时代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毕竟在那几十年里,只有他一个皇帝嘛!
乾隆皇帝还有一大嗜好,就是喜好题字。树长的奇怪了他要题,房子建好了他要题,哪个重要人物死了,或者娶媳妇了他还要题,逢年遇到什么天降祥瑞了,乖乖,他更要先吟后题。这也罢了,他还要在古人的诗画遗作上露一把脸,故宫收藏的无数历代遗传下来的诗作,几乎就没他没有题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