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死时正好100岁高龄 他为何能以天子之礼下葬?

伊尹简介

伊尹生于公元前1649年,名挚,“尹”是官职名,等同丞相,也就是他后来担任的职位。伊尹是生于夏朝晚期,后辅佐商汤讨伐夏朝,建立商朝,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据记载,伊尹在商朝为相长达五十余年,死时正好100岁高龄。

伊尹出生于有莘国,是一个奴隶。从小聪颖好学的他,一边田间劳作,一边学习尧舜的治国之道,是贵族子弟的老师。商汤听说伊尹后,求贤若渴多次带着厚礼前来聘请,可惜有莘王一直不答应。直到商汤娶了有莘王的女儿,伊尹才得以成为商汤的臣子。

伊尹来到商汤身边后,成为了他的老师继续着自己的教育事业。伊尹教商汤的主要就是尧舜之道,就是仁德的治国执政理念,此外为他策划了之后讨伐夏朝拯救黎民百姓的战略。等到夏桀的暴政使他众叛亲离成为独夫后,伊尹便辅佐商汤开始伐夏,最后建立了商朝。伊尹建下大功,被封为尹,就是右丞相。从此以后,伊尹在商朝为相五十余年,经历了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这五代君王,不但辅佐他们,也可以说是他们的老师。

伊尹在担任商朝的尹的期间,他主张以“调和五味”等烹饪方面的方法来治国,把商朝治理得很好,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可谓国力强盛。因此,伊尹被后来的老子评价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贤相。伊尹100岁时逝世,被以天子之礼安葬在商汤的陵墓旁边。

伊尹负鼎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这四个字作为成语,用来比喻寻求机遇来体现自我价值。

在司马迁的描述中,伊尹见商汤的故事有两个版本。第一版本是,伊尹名叫阿衡,他想求见商汤但苦于无门,于是就去给有莘王的女儿做陪嫁的厨师,这才得以见到商汤。之后,伊尹背着做菜的鼎和切菜和砧板来见商汤,先是跟他谈论烹饪和滋味,后来借机劝说他实行王道。因此,伊尹负鼎的故事也正是出自这个版本。

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说,伊尹是一个有才有德的隐士,不愿意出仕做官所以一直拒绝商汤的聘请,前后五次才答应下来。伊尹给商汤讲上古帝王的治国之道,得到了他的重用。伊尹曾经离开商汤去找夏桀,但后来厌恶夏桀就又回商都。在入城的时候,伊尹见到了商汤的另外两位贤臣女鸠和女房,回去就写下《女鸠》、《女房》两篇文章。

伊尹负鼎就是出自这一个典故,后世的诗歌文章里常常借用它来指辅佐帝王。“负鼎”、“伊尹之志”、“伊尹烹饪”等词语也是相似的出处和意思。

至于把伊尹负鼎当成语使用,虽然没有相关的例子和证据,不过这样的比喻也非常恰当,因为负鼎烹饪对于伊尹而言就是一个进见商汤的机遇,而他也因此得到重用,可以说是实现自我价值。

伊尹论

《伊尹论》是苏轼的一篇议论文。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堪称宋朝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最出名的诗词,议论文也是苏轼的拿手好戏之一,相比起《伊尹论》,他的《贾谊论》和《范增论》更为出名。

苏轼的《伊尹论》并没有把伊尹作为全文的评价对象,只是将他作为一个成功的正面例子,文中涉及伊尹的文字也不过两段、四五句话而已。

全文上来就当头棒喝,能做成天下的事的人必然是可以不被外物打动的具有高尚节操的人。第二段,从普通男女、饭菜肉汤、一个乡村说起,推演拓展到王公大人、千金资财、整个天下,说明越是能够不被外物打动的人,能够办成越大的事情。

第三段以孟子评价伊尹的一句话开始,孟子认为伊尹虽然耕作田野,但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是拿整个天下给他,他也不会接受。苏轼由此评价伊尹是一个有完美道德的人,因此才能治理天下。然后他感叹古时候的君子可以拿让高官厚禄来开阔自己的胸襟,而现在的人却在面对的时候迷失了自己。

第四段又以孔子感叹虞舜、夏禹、皋陶相互推让天下的故事开始,认为天下不足以动他们的内心,这正是他们可以得到天下人信任的原因。之后苏轼以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为例,说明伊尹的行为没人觉得过错是因为他这么做是为了太甲和天下,而不是为了自己获得什么好处。

最后,苏轼认为现在有道德的人只知道循规蹈矩不敢为了天下而站出来,这是大错特错的。

伊尹汤液经

伊尹不只是一位贤明的丞相,政治军事方面了得,在医学方面也很有造诣。据传,他发明了汤液,也就是汤药,并且写下了书籍。汉代称之为《汤液经法》,共三十二卷,因为是伊尹所作,所以也叫《伊尹汤液》。

从史书可知,伊尹是一名出色的厨师,还是一个医术高超的巫师。据称他发明汤药和他的厨艺也有莫大关系,传说在一次做汤的过程中他突发奇想,把中草药当做食料来熬来煮,从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药汤液。这一故事在后世的医学界广为流传,他的《伊尹汤液》被归于经方派,内容主要是以方剂为主。后来,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其他许多医学书都引用借鉴了许多伊尹书中的药方,而且引用许多。可惜,该书据说在唐朝以后就失传了,所以无从知晓该书的原文如何。

虽然也有人认为汤药只是在伊尹在世时开始盛行,而非他本人发明,但大多数人都坚信伊尹发明了汤药这一点。因此,人们认为伊尹的《汤液经法》是中医方剂学的基础,认为现在中医仍然一直在使用的经方的源头就在这本书。伊尹也被中医们成为“亚圣”,在医学家朝拜的庙宇祠堂里常有伊尹的塑像,甚至有人把他与黄帝、神农并称为“三圣人”。

民国时期,有一位杨绍伊先生希望还原《伊尹汤液》的原貌,他根据一些引用该书的中医经典为根据,把伊尹的内容整理出来,重新编写成一本书,取名《汤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