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和孙武谁的知名度高 伍子胥后人后来怎样了
提到孙武,很多人都会想到《孙子兵法》和武圣,比起孙武来说,伍子胥就要低调了好多,其实他也写了一部很著名的兵书叫做《伍子胥》,只不过现在已经绝迹。
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齐国人,后来到吴国,向阖闾进献自己所著的《兵法十三经》,受到吴王重用,最后率领吴国大军和伍子胥一起攻入楚国国都。孙武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晚年所整理的《孙子兵法》,这部兵书流传到现在,被翻译成十几国语言,还被现在很多国家奉为军事经典,也被很多军事研究机构参考研究。
伍子胥和孙武是同时代的同国家的成就差不多的人物,但是为什么后世孙武的知名度要比伍子胥高这么多?
一是因为后世历史对于伍子胥的偏见较大,由于伍子胥鞭尸楚平王的举动,在当时被很多文人不能接受。所以后世史书著作者对于他很难做到公正的评判,再者他最后是被吴王夫差以叛国罪处死的,那么在吴国的史书之上,肯定会尽量地丑化他,才能让当时的吴王开心。
二是孙武最后是自然死亡,他在帮助吴国取得大胜之后,就辞官归隐了,开始安心的整理自己这一生的所学,这才给后世留下了一部经典的兵法著作。反观伍子胥,开军事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开始进军政治,做了夫差的辅政大臣。但是长期混迹军旅的他,不太了解真正的为官之道,不能很好地“左右逢源”,这才导致后来的下场凄惨。
其实,伍子胥和孙武到底谁更厉害,我们就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比较。在生存之道上,孙武比伍子胥要厉害的太多,这从两人的结局下场就能看出。但是要说军事政治成就,孙武比起伍子胥就要略输一筹,《孙子兵法》里的很多理论的修改和完善,都是孙武和伍子胥共同指挥军队时所做的。
伍子胥后人后来怎样了
伍子胥在苦谏吴王夫差失败后,又被夫差派去出使齐国,预感到吴国将不久存于世的他将自己的独生子托付于齐国的好友鲍牧。对于他的后人的姓氏问题,有三种说法,一说姓伍,一说姓王孙,一说姓员。
“伍”一说起源于黄帝身边的大臣伍胥,伍胥本为皇帝部落的大臣,后来他的后人就以“伍”字为姓,楚国贵族伍氏也尊伍胥为祖先。还有一种说法是“伍”这个姓氏来源于楚国的大夫伍参,伍参是伍子胥的祖父,伍家的楚国贵族身份就在伍参的时候确立起来的。当时伍参当上大官之后,就以伍胥为祖先,后人就以伍为姓,伍姓就这样的流传下来了。
当世很多姓伍的家族族谱中都有伍子胥的名字,所以很多伍姓后人都以伍子胥的后人自居。这种说法不太准确,姓伍并不代表就是伍子胥的后人,当时身为楚国贵族的伍家,是有着很多的旁支的,有些本不姓伍的人为了荣华富贵,改姓伍的也有很多,所以姓伍并不一定是伍子胥的后人。
相传伍子胥在将自己的独子托付给齐国好友鲍牧之后,让他的儿子伍封拜鲍牧的儿子鲍息为兄长,并嘱咐他的儿子以后要以王孙封为自己的名字,不能再用伍封。所以后世,将王孙氏的人当做是伍子胥的后代。
伍子胥本名叫伍员,伍子胥在吴国发迹之后,有人开始投靠依附于他,伍氏在吴国又重现了在楚国时的鼎盛之况。后来,伍子胥的旁系后人以“员”为姓,后人将员氏看做是伍子胥的后世子弟。唐朝时著名诗人,平原郡公员半千就自称是伍子胥后人。
伍子胥救幼主的事迹
伍子胥救主是一个历史小故事,讲的是伍子胥冒死救幼主的故事,这里的幼主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后世又将他称为白公胜,据传为白姓始祖。
楚国太子建被平王下令处死之前,得到当时边城司马的帮助,逃出了楚国,后来又和一同逃出楚国的伍子胥相遇,太子建和伍子胥一路躲过楚平王的追杀,来到了郑国。郑国是太子建生母的故国,所以,郑国国君收留太子建在自己的国家之中生活。
生活在郑国的太子建一心想要报仇,他开始打起了郑国的主意,太子建在郑国广收门客,结交郑国的一些大臣。太子建想暗中杀死郑国的国君,然后自己掌控郑国的大权,最后再率领郑国大军杀回楚国,为自己报仇。但是,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太子建的反叛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被郑国君王知道了,郑国马上开始围剿太子建,太子建被杀害。
伍子胥带着他太子建唯一的儿子公子胜和公子胜的生母马氏逃到一座寺庙内,被郑国士兵重重包围。伍子胥对马氏说:“以我的能力只能保护幼主公子胜一人突围出去,不能带你一起走了,如果我带着两人的话看,可能都会死。为了确保幼主能够活命,只能牺牲你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马氏当然不肯自己去死,她试图说服伍子胥带着自己一起突围出去,但是不管她运用什么方法,伍子胥就是不肯带她一起走。无奈,马氏只得投井自尽,最终,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的包围圈,来到了吴国。
来到吴国的公子胜改名叫白公胜,后来楚国令尹子西将白公胜召回楚国担任大夫。
后人怎样伍子胥评价
伍子胥,春秋名将,楚国人,后又逃到吴国,帮助吴国攻入楚国国都,随后又帮助吴国走上春秋争霸之路。后世对伍子胥的评价有两个极端,一说他是隐忍的君子,一说他是卖国贼。
伍子胥隐忍君子的说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提出的,原文是“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理解这句话的大意是“伍子胥像兄长一样随着自己的父亲而死是对的,最后他隐忍下来,为自己的父兄报了大仇,成就了自己的不朽之名”。
伍子胥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复仇之中度过的,自从自己的父兄被杀之后,伍子胥就背负上了仇恨的枷锁。带着仇恨的他来到了吴国,运用自己的智慧,使得吴国这样的一个小国逐渐的开始强大起来。最终,他率领自己一手打造的精锐之师,攻入了楚国国都,鞭尸楚平王,报了自己父兄之仇。
伍子胥卖国贼的说法是近代才被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伍子胥既然是楚国人,就应该为楚国效力,投靠别国为别人卖力,最终还带领着别国的军队,攻入自己母国的国都,身为曾经的大楚臣子,却做出鞭尸自己国君的大不敬之举。
当然也有人反驳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当时的东周是天下共主,其他的国家名义上只能算是东周的附属之国。当时的人才交流是非常的频繁的,各国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之大,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不得不背井离乡,辗转各国,希冀能搏出一个大好前程。伍子胥为了吴国效力,那么他就是吴国的子民。帮助自己的国家打败另一个国家,不是卖国行为。
伍子胥是一个名人,名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说他是个君子,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卖国贼。
吴王夫差和伍子胥有何纠葛
伍子胥最初效力的是夫差的父亲阖闾,伍子胥在阖闾的手下,受到重用和信任,后来他又帮助夫差成为太子,阖闾死后任命伍子胥为辅政大臣。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但是,随着吴国越来越强胜,夫差也变得越来越自大。最后,听信谗言的夫差赐死了伍子胥。
吴王阖闾死之前,对夫差说:“你不要忘记了杀父之仇”。夫差也在父亲面前发誓,三年内必灭越国,夫差即位后,在伍子胥的帮助下,励精图治,他让人每天都在宫门前对他喊:“夫差,你难道忘记了杀父之仇了吗?”。三年后,夫差带领吴国的精锐之师,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入越国,俘虏越国的国王勾践和王后。
消灭越国的夫差,开始将自己的目光关注到了争霸天下之上,他留下勾践夫妻,极尽羞辱,当时伍子胥坚持要杀掉越王,然后彻底的灭掉越国。但是,自信心膨胀的夫差认为,越国这样的小国,经此一战之后,对吴国不会有任何威胁。况且,“懂事”的勾践向夫差进献了美女西施,夫差已经答应了勾践饶他一命了,师徒二人第一次有了间隙。
后来,强盛的吴国开始了自己的争霸之路,夫差先和鲁国订立盟约,然后又开始起兵伐齐,前期吴国对齐国的作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战线太长,吴国的补给难以跟上,吴国对于齐国的作战越来越艰难。
在夫差伐齐之前,他和伍子胥在这个问题之上就发生了很大的分歧,伍子胥主张先灭越后再攻齐,和夫差的想法相反,此时两人的关系岌岌可危。最终,夫差听信谗臣的诬告,处死了伍子胥。
立下不世之功的伍子胥怎么死的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赐剑伍子胥,令他自刎。抱着怒其不争的愤怒,伍子胥自刎而亡。死前他曾要求下人将他的眼珠挖下放在国都大门之上,他要看着吴国灭亡。听到这条消息的吴王夫差非常的气愤,五月初五这天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扔到钱塘江中喂鱼。
为吴国立下不世之功的伍子胥为什么会被夫差赐死,死后还没能留下一个全尸,原因有三:
一是伍子胥拥有着不世之功,就是所谓的功高盖主。吴王阖闾在死之前,传位给了夫差,又给了伍子胥吴国的最高爵位,封为相国公,嘱咐他辅佐夫差。夫差即位后,伍子胥也能尽心尽力的辅佐他。但是面对着伍子胥,夫差总是有着说不出的压迫感。夫差是一个有着才华的统治者,他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他又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伍子胥和夫差在一些政治军事有着很大的分歧。尽管伍子胥没有不臣之心,但夫差不会这么想的,任何一个统治者对自己的位置是非常敏感的,会尽一切手段来灭杀威胁自己地位的因素。
二是伍子胥的个人性格使得他被夫差杀死。伍子胥虽然文武全才,但是他的成就多集中在军事之上,长期混迹于军旅之中,他就有了武人所有的那种耿直。有时候会和夫差因为朝事争吵起来,这让刚刚即位的夫差感到很不舒服,
三是小人作祟,伍子胥在苦劝夫差先灭越后伐齐无果后,被夫差派去出使齐国。出使齐国的伍子胥预见到了吴国的灭亡,为了保存家族的香火,他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好友。这件事被一个叫伯嚭的人知道,他将此事报告了夫差,并告诉夫差伍子胥早已投靠了齐国,愤怒的夫差最终赐死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