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耗尽国力 但诸葛亮为什么还坚持六出祁山
在整个三国时期,尤其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为例,诸葛亮成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在赤壁之战中,正是诸葛亮的出现并帮助孙刘联军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自此之后,按照隆中对的方针,刘备西进益州,占领了两川和汉中的部分地区,从而顺利建立了蜀国。
但是在整个三国历史的中后期,诸葛亮却一直的在北伐中原、匡扶汉室。具体到行动就是“六出祁山”,当然史书记载中,孔明在讨伐曹魏的过程中,只有两次出兵到祁山的情况。不过,本文并不是严肃的学术文章,主要还是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来讲。
对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不少人认为诸葛亮这是在掏空蜀国的国力,而且北伐中原根本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国,反倒加速了蜀国的灭亡进程。那么,诸葛亮六出祁山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下《三国演义》中的六出祁山。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攻下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马上叛汉附魏;第二次时,什么城池也没打下来就回去了;第三次,双方一阵乱打,各自回家;第四次,刘禅中了司马懿的反间计,诸葛亮只能班师回朝,不过还是杀了魏国名将张郃;第五次,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总的来看,诸葛亮的北伐中原不仅没有帮助蜀国扩大多少国土和人口。反而因为频繁出兵,征集粮草,战争损耗等原因,导致六出祁山成为了一场“只赔不赚的买卖”。以诸葛亮中国智圣的称号,自然可以看清楚的其中的道理。但是,孔明的坚持也有自己的逼不得已的苦衷。
翻开三国时期的地图,就国土范围来说,蜀国可以说是最小的。当然,国土小一点也就算了,但是考虑到蜀国主要是如今的四川地区,山地多,平原自然没有魏国和吴国那么多。在古代这个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没有肥沃的平原,不仅造成经济实力的羸弱,也会导致人口和生产力的下降。
也就是说,不管是人口规模还是军队数量,蜀国都是最弱小的。但是,很明显的是,诸葛亮是不允许蜀国一直弱小的,这样他也对不起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之情。于是,他需要用战争来抢夺土地和人口。由于联吴抗魏的总体方针不能破坏,南边和西边不仅土地荒凉,而且也没有什么人口。所以,他只能向着北边的魏国进军。
除了抢夺人口和土地,也有可能是女人和金银外。诸葛亮作为难得的军事天才,是希望通过六出祁山来完成蜀国对魏国的攻势防御。
由于整体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蜀国之于强大的魏国都应该处于防御的态势。但是,诸葛亮非常清楚,如果采用保守的防御的话,由于当时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平原,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人口和经济只会得到越来越快的增长。等到魏国吃饱喝足的时候,蜀国就只能坐以待毙。
为此,秉承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观点,诸葛亮不仅自己六出祁山让魏国军队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进攻蜀国,而且还在死后让姜维继续坚持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从而实现延长蜀国生存时间的目的。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只是偏安在川蜀一个地区,魏国只需要集合好军队,一步一个脚印就能推进到成都。但是,正因为诸葛亮的频繁进攻,魏国军队一直被牵着鼻子走,所以在没有觅得攻打蜀国的良好机会。
最后,不管是六出祁山还是九伐中原,表面上来看确实没有取得多大的功绩。但是在实质上,二者都是在用进攻来延续蜀国的生命。尤其是诸葛亮,真的是耗尽了的毕生的心血,以此来践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