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蒋介石五次大围剿杀了多少人?惨绝人寰
召开南昌军事会议,部署“围剿”红军
1930年12月7日,位于南昌市中心的江西大旅社,忽然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马路上断绝行人,军车奔驰。一长列车队来到大旅社门前停下,蒋介石来到这里,将要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军界要员聚在江西大旅社,经蒋介石的一番部署,在中原大战即将结束,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清理战场,便开始集中兵力、把矛头对准*,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围剿”红军的“剿匪”战争了。
南昌地灵人杰,物华天宝。3年前,这里曾是*、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发起八一起义的地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第一支工农革命军。从1929年春起,中国红四军利用*各派系混战的有利时机,开辟了赣南、闽西根据地并逐步连成一片,形成*革命根据地。其他地区的红军也相继开辟了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陕甘等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底,正规红军发展到10万人。其中,赣南、闽西根据地和闽浙赣、鄂豫皖根据地,接近*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武汉等地,给*的统治造成严重威胁。
蒋介石视红军队伍的扩大发展如眼中钉、肉中刺,乃“心腹大患”,始终紧紧盯住不放,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所以,还在红军转战赣南闽西的时候,蒋介石在1929年6月22日就令*驻漳州的张贞:“望如期进驻龙岩、连城,‘围剿’残匪,以期一劳永逸,一俟该股剿灭,即派第18师入延平助兄肃清全闽。”
第二年,1月23日,又致电驻汀州的金汉鼎说:“现朱毛蹿赣,抚州告急,请派有力部队清剿,先肃清朱毛,而后澄闽可也。”这一年8月2日,致电何应钦转告何键:“速集所部,克期进剿,俾得早日恢复长沙,以挽危局。”这时,蒋介石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镇压革命的机构,设立剿匪指挥部、清乡办公署,筹划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1930年10月23日,蒋介石在所谓“*攻陷长沙,湘、赣、鄂、粤各省匪祸蔓延”的情况下,急忙从中原大战前线赶到汉口,亲自召开湘鄂赣“会剿”会议。12月2日,蒋介石致电南昌鲁涤平、汉口何成浚、长沙何键:“中定鱼日由京出巡,希严督各部如计进剿匪共,务限于此一个半月内,将所失各县一律收复,不得延误。”12月9日,抵达南昌,立即召集“剿匪军事会议”制定第一次剿匪计划。从1930年底到1935年初,5年时间,共进行了5次“围剿”红军的战争。
从1930年底开始,蒋介石任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兼南昌行营主任,师长张辉瓒为总指挥,投入10万兵力。*军采用“长驱直入,分进合击”战术,分5路向红军进击。
同年11月,在红一军召开第一次反“围剿”歼敌誓师大会上,*亲自拟定了两幅标语: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简言之就是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针,红一方面军4万兵力在5天之内,两战皆捷。这次“围剿”以红军胜利告终,消灭*军万人。*填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有句:“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从1931年5月开始,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总司令,投入兵力20万。何应钦不敢轻敌,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针,逐步推进。*、朱德的对策是“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薄弱点”攻击之。这次,红军3万多兵力消灭*军3万人,何应钦第一次败在红军手下。*填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有句:“有人泣,步步为营嗟何及”,极为幽默地宣告蒋介石、何应钦苦心制定的新战术彻底破产。
从1931年7月开始,距第二次反“围剿”结束仅1个月。接连两次“围剿”失败,蒋介石恼羞成怒,他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企图一举消灭红军,踏平红色根据地。这一次,蒋介石自任总司令,何应钦、陈明枢分任左右翼集团军司令。动用了陈诚、罗卓英、赵观涛、卫立煌、蒋鼎文等9个师,共30万人。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向红军压来。
*、朱德采用“避其主力,击其虚弱,乘胜追击”的方针,红军以3万多兵力,在75天之内,5战5捷,歼灭*军4万余人。蒋介石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成为*的手下败将。三次“围剿”红军均遭惨败,在各派军阀面前他是强者,在红军面前他是弱者。中原大战的胜利使他得意非凡,忘乎所以;三次“围剿”红军,他却碰得鼻青脸肿。他无可奈何地承认:“反观我们的情形,则远不如土匪。*自*,人民自人民,军队自军队,各不相谋,甚至省*和县*之间,也不能十分联络得好,所以,土匪一个人能当十个人用,我们十个人不能当一个人用。”但蒋介石并不肯就此罢休,他决心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围剿”红军。
然而,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促使*第26路军万余人在江西宁都起义,红军力量大大加强,增至为约7万人。
1933年2月,蒋介石又亲自任江西“剿匪”总司令,坐镇南昌,调集81个师29个旅共63万兵力,对*根据地和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他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采取“秘密行动,轻装急进,小部夜袭,便装远探”诸要诀。以陈诚指挥的12个师约16万人为中路军,担任主攻任务。这时,*遭左倾路线排挤,被排斥在领导之外,但在*、朱德的指挥下,继续运用*的积极防御的方针,在黄陂、草苔冈两次伏击,歼灭陈诚精锐部队3个师,俘敌1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打破了*军队对*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军队受到如此重创,蒋介石十分伤心,对陈下了一条手谕:
唯此次挫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
陈诚看了手谕,诚惶诚恐,在后面写道:
诚虽不敏,独生为羞。
第五次“围剿”是在第四次进攻苏区失败半年后,蒋介石不顾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外战应打不去打,内战想打打不赢,仍不肯善罢甘休,经过半年准备,于1933年9月,又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对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蒋介石的作战方针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具体的是“步步为营,节节推进,堡垒公路,连绵不断,经济*,滴水不漏”。
蒋介石预定目标,用三年时间彻底消灭红军。兵力部署是:东路军由蒋鼎文任总司令,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北路军由顾祝同任总司令,陈诚任前敌总指挥;西路军由何键任总司令;南路军由陈济棠任总司令,白崇禧任副总司令。其中北路军为进攻主力,东路军助攻,西、南路两军主要是防守。于1933年10月初向*苏区扑来。
“围剿”和反“围剿”争夺了一整年。此时红军领导权为“左”倾教导者所掌握,无力突破。*军包围圈却越来越小,红军*于1934年10月实行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城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的“左”倾领导错误,开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领导。于1935年10月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蒋介石率领*部队对*苏区进行5次大“围剿”,对苏区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总计整个*苏区约有80万群众被杀害。整个苏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蒋介石在其《剿匪报告》中写道:“剿匪之地,百物荡尽,一望荒凉;无不焚之居,无不伐之树,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
“围剿”以如此结局告终,蒋介石心有不甘,他慨叹道“六年含辛茹苦,未竟全功”。
反“围剿”以如此结局告终,*认为是坏事也是好事。红军在“保持我军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但在“完成长征计划的方面来说是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