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黄埔军校第一学霸?不仅学习好颜值还爆表
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在早起黄埔军校有赫赫有名的黄埔“三杰”: 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今天我们要说的“第一学霸”就是蒋先云。
1917年,蒋先云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五四”期间,在*的领导下,蒋先云与夏明翰、黄静源共同组织领导湘南25个县学生罢课运动。
身为湘南学生运动领袖,蒋先云颇得*的赞赏。1921年,经*介绍,蒋先云加入了*,第二年,蒋先云参与了与李立三、*组织领导的安源煤矿大罢工,随即成长为工人运动领袖。
1924年春,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招生。蒋先云经*、夏曦、袁达时介绍投考黄埔军校。总考试包括国文、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在1200余名考生中,蒋先云名列第一。
更令人惊叹的是,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考试,蒋先云囊括了所有科目成绩的第一名,据*回忆,蒋介石也把蒋先云视为自己最得意的学生。蒋先云也因而成为唯一获得*与蒋介石共同赏识的学子。
1925年初,蒋先云毕业留校,担任蒋介石的秘书。蒋先云虽深得蒋介石的钟爱和青睐,并被迅速提拔,但他信仰笃定、刚正不阿,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具有双重党员身份的蒋先云,第一个公开声明脱离*。
1927年4月,25岁的蒋先云投入到第二次北伐。5月28日率部在河南临颍与奉系军阀作战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从黄埔军校中走出了哪些国共名将?1924年6月,孙中山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于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建“中国*陆军军官学校”。这个学校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黄埔军校。从1924年到1949年底,黄埔军校在大陆开办了23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培养出了23万多名毕业生。其中,不少毕业生成为国共的骨干将领——胡宗南、*、刘志丹、罗瑞卿、杜聿明、黄维、郑洞国、戴安澜、胡琏、徐向前、陈赓、赵一曼……没有他们,整个中国现代史或将黯然失色。
胡宗南“哭”进黄埔军校
胡宗南是浙江镇海人,*陆军一级上将,深得蒋介石的宠爱和器重,指挥40余万精锐部队,人称“西北王”。一生戎马30年,经历了黄埔建军、东征、北伐、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台海对峙等中国现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
但是,当年胡宗南参加黄埔军校入学考试,因为个子比别人矮,身体又较瘦弱,差点在体检时被淘汰出局。幸好他及时施展“哭”功,硬是“哭”进了黄埔军校。
凭着廖仲恺的纸条,胡宗南参加了文化考试,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的一员。当然,那时候的廖仲恺没有想到,这个差点被淘汰的小个子,日后会成为*最著名的战将之一,更没想到日后他会把*“逼”出延安——当然,最终结果是胡宗南被逼退*……
“灵不过陈赓的腿”
“既生瑜,何生亮”这是三国东吴大将周瑜的一句名言。对此,胡宗南有很深体会。他这辈子与无数对手过招,最难忘的一位可能就是陈赓了——这位老同学与他从黄埔军校就开始争斗,直到解放战争还没停息。
两人都是黄埔军校一期生。陈赓是青年军人联合会成员,而胡宗南则加入了孙文主义学会。两派经常因为思想和立场的不同而发生冲突,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有一回,在一次集会上,两派又起争斗,闹成一团。陈赓开始和李仙洲对阵,胡宗南跑过去帮李仙洲的忙;陈赓一时火起,操起一只板凳追赶胡宗南,把后者赶得狼狈逃窜,帽子都跑丢了。
令人痛心的是,1961年,年仅58岁的陈赓病逝于上海,*痛失良将。当年考试时与陈赓并排而坐,后来一同进入黄埔军校的宋希濂,经常想起老同学:“陈赓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放后的几次会面,他没有一点以胜利者自居的神气,令我心折和怀念。”
杜聿明:同时收到国共两党“入党登记表”
1948年,淮海战役快要结束时,*曾以人民解放军中原和华东两司令部的名义,写了一篇800余字的广播稿《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让时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的杜聿明家喻户晓。杜聿明也是黄埔一期出身。
杜聿明是陕西米脂县人,书香门第出身,可他却老想着投笔从戎,干出一番可歌可泣的事业。1923年,杜从榆林中学毕业后,一次无意在《新青年》上看到黄埔军校的招生广告,同时,也在另一份报刊上看到吴佩孚办洛阳军官学校的招生广告。经过慎重考虑,杜聿明选择了黄埔军校。
当然,杜聿明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加入*的当儿,他的妻子曹秀清正在陕西榆林中学,举着右手向*党旗庄严宣誓呢。他更没有想到,后来他能当上*的大官,1949年却成了*的俘虏,1964年又当选为人民*的政协委员……
郑洞国:“冒名顶替”进黄埔
总体来说,黄埔军校的入校考试比较严格,也非常注重公平,但避免不了一些“意外”事故发生。比如,*名将郑洞国就是冒名顶替考进黄埔军校,这也是黄埔军校史上独一无二的“事故”。
郑洞国是湖南石门县人,学生时代参加过五四运动。1921年,他曾投笔从戎,但没成功。1924年1月,正在长沙商业专门学校读书的郑洞国听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消息,立刻找同乡王尔琢商议。没料到,王尔琢已先走一步了。郑洞国赶紧邀上三位同乡,一同南下广州。当他们找到王尔琢时,才知道报考军校的日期已经过了。
刘志丹:气质更像艺术家
刘志丹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1936年刘志丹牺牲后,*曾亲笔题词:“群众领袖,人民英雄”。
刘志丹长得俊朗儒雅,能歌善舞,写得一手漂亮文章。从气质和特长上来看,他更像一名艺术家或者文学家。不过,刘志丹打小就立志做一名军人,过金戈铁马的日子。因此,当他在榆林中学读书时,第一个响应中*组织的号召,报考黄埔军校。不料,此举遭到很多人反对。亲戚朋友轮番劝阻,学校也不放行。刘志丹慨然而言:“古人云‘虽有文事,必有武备’,对付军阀,没有军队怎么行”
也是刘志丹命不该绝,在同乡的悉心照料下,他闯过了“鬼门关”,逐渐康复——否则的话,中国工农红军就少了一位杰出的*。
“福将”胡琏
在*众将领中,能打仗的多,会打仗的少,敢打恶仗硬仗的就屈指可数了,胡琏即其中一位。
有好事者作过统计,《*军事文选》里有7篇专门针对*十八军及胡琏的电文。能够多次得到*这种“指名道姓”的待遇,实为罕见。开国上将杨勇曾经说过:“我们宁愿俘虏一个胡琏,不愿俘虏十个黄维。可惜让胡琏给跑掉了。”
1958年8月23日,“国防部长”俞大维来金门视察,与胡琏等人到翠谷水上餐厅参加晚宴。临行前俞大维突然叫住胡琏——就在此时,解放军开始炮轰,胡琏等人赶紧躲进坑道,再次逃过一劫。而在餐厅恭候的金门防部副司令赵家骧、吉星文、章杰三人均被炸身亡。
戴安澜:蒋介石、*为他写悼词
与老资格的第一期、群星荟萃的第四期相比,黄埔三期显得多少有些寂寥,不过,依然走出了不少震动一时的著名将领,比如戴安澜将军。
戴安澜是安徽无为县人,曾经就读南京安徽公学,深受陶行知先生的影响。1924年初,戴安澜响应时任广东粤军第四师团长的远方叔祖父戴端甫的号召,报考黄埔军校一期,却因身材瘦弱被淘汰。戴安澜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参加国民革命军,当了二等兵。在部队里,戴勤奋锻炼,身体情况很快好转。
戴安澜殉国后,国共两党领袖均亲撰挽词。蒋介石的挽词是:“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的挽诗是《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1956年,戴安澜被*人民*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这可能是其中唯一一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