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秦朝10大惊人真相 始皇并未统一中国

秦朝是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王朝,秦始皇横扫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这个王朝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关秦朝的10大惊人真相,一起探索一下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吧。

1、秦始皇并未统一中国

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商鞅和吕不韦都是卫国人,这两人对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保留了他们的祖国。

2、秦朝十二铜人何在

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令人感兴趣的是,中国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这12个铜人呢?

这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昏暗元光,且鬼神作怪,遂惊恐不已,在万般元奈之际,有一道人前来指点迷津: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梦醒后,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缴集中于咸阳,铸成十二铜人。

有的学者指出,秦始皇一生极信方士道人之言,再联系开国不久的担忧心情,此说是可信的。

另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长治久安、使*传之万世的问题。而要坐稳天下、*水固,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收缴和销毁流散在民间的各种兵器。

关于这一点,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一天,秦始皇在群臣陪同下,观看舞水火流星和各种杂耍,正在兴高彩烈之时,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执刀剑干戈的武士上场表演。

秦始皇见了,元疑触动了心病,于是日思夜想,寝食难安。这时候,正逢临挑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了12个巨人,当地还盛传着一首童谣说:“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正中下怀,情绪为之一振。于是便假托征兆,借助天意,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了12个铜人。

应该说,秦始皇收兵器造铜人,完全是出于政治上安定的考虑。至于假传天意,只是使之合法化的一种策略,这是不少统治者所惯用的伎俩。如今已见不到这12个铜人的踪影了。它们究竟去了哪里,目前依旧是个谜。

3、私生子的传言

据正史记载,秦始皇是秦庄襄王与其小妾赵姬之子。庄襄王薨逝后(译者注:指王侯之死),赵姬又有了一个情夫,还给秦始皇生了两个惹事生非的弟弟。为了确保他们不会威胁皇权,秦始皇把两个弟弟都杀了,另外他还处死了母亲的情人并软禁了自己的母亲。

另一方面,秦始皇早期的生活及身世不为世人所熟知。而这些情况表明,秦始皇实际上可能是个私生子。尽管这种说法现在广受质疑,但这一说法由司马迁所着的着名史书《史记》所载。司马迁袭父职继任太史令,由于触怒继任的皇帝,在处死和阉割两种刑罚中,他选择了后者。

受阉割之刑后,司马迁继续完成他的着作,其中就有关于秦始皇真实身世的故事。据《史记》所载,秦始皇的生父是一个名叫吕不韦的男子,而吕不韦也是他的臣下之一。

吕不韦曾是富商,有一次庄襄王看上了他的小妾赵姬。尽管那时赵姬已经身怀六甲,吕不韦也只能主动进献。吕不韦很清楚赵姬怀孕这一点,他只能自我慰籍他的儿子以后会继位成为诸侯王。

4、泰山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遗产,泰山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庄严雄伟的泰山自从新石器时期就是一处圣地。某种程度上泰山一直在扮演这种神圣的角色,甚至延续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直到今天,山上还能看见大量的岩石城墙的废墟,这些仅存的防御工事是秦国修筑的。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亲登泰山,以昭示他的丰功伟绩。

他的封禅仪式开创了后世皇帝即位必登泰山的先河,由此牢牢树立了泰山是中华文化中心的形象。6600级石阶蜿蜒而上,泰山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古迹,包括1800块碑碣和数不清的碑文。

后来泰山及其余四座大山并称为家喻户晓的“五岳”,共同代表着中国最初的统一。

5、古老的长城

中国的长城绵延超过20000千米,它是人类工程中的结晶之一。但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并不是最早期的长城。

战国时期,秦王为了保护自己的疆土开始建造长城。虽然工程浩大,但是早期的城墙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的石结构相去甚远。当时的建造者采用了一种称作版筑夯土墙的方法。他们将泥土拉到建筑物边上,混上一种粘合剂,然后压紧。等泥土干了,就形成了万里长城的最初的构造。

在一些地方,城墙高达4.5米(15尺),这让长城成为当时难以跨越的雄关。与后来修筑的长城一般,秦长城依山就险,这意味着任何向秦国进攻的军队在需要攀登山脉和山脊的同时,还要对付这巍峨的城墙。后来,当秦始皇一统六国需要保护全国疆域时,他开始连接长城的各个部分,最终修筑成最原始的长城。

6、法家的奇怪诞生

秦始皇以法家学说治国。法家学说施行虽简单,却规定了劳有所得、有错必罚;提出“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要求法律规定明确、公布于众,而人们晋升的唯一道路就是遵纪守法。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第一个向秦孝公提出法家的理论的人。

传说商鞅三见孝公,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在前两次见面中,秦孝公都在讨论中昏昏欲睡。第三次,商鞅尝试了用不同的游说方式,他谈论了关于法律在军队中应用的问题。这勾起了秦孝公的兴趣,于是在第四次和商鞅的会面中,律法实施的细节问题在反复讨论中被敲定。

在理论上,商鞅的一些主张并没有听起来那么糟糕。他提倡废除旧贵族,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对朝廷忠心的臣民,提出朝廷作为集权的中心,倡导有功必赏,建议家庭人口以更细的单位划分,每个家庭5个或10个人,同时附带一个规则:当一个成员做错了事,另外的人需要向官衙报告,否则就会被处以腰斩的刑罚。讽刺的是,商鞅最后是被一些贵族密谋陷害,五马分尸而死。

7、焚书坑儒

除了宏伟的秦始皇陵,秦始皇最出名的要数焚书坑儒了,他曾下令活埋460名儒家学者。

据称,秦始皇曾规定:所有先秦书籍都必须上交销毁,这常被渲染为官方扼杀先秦历史文化作品的大规模审查。其实,这么说有点过了,但的确有证据说明秦始皇曾下令焚烧书籍,以防学者针砭时弊。

然而,直至几百年后,焚书坑儒才被记入历史,记录者却是儒家学者们,他们可以肆意抨击这个以法学为尊的朝代。正因为这个原因,史学家们哪怕没办法完全推翻这一史实,也始终对此持怀疑态度。

8、秦朝统治仅持续了15年

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结束,中国步入封建大一统.秦国嬴政一统六国,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今天,我们通常称他为“秦始皇”或“秦朝第一位皇帝”.尽管秦始皇一统中国,功勋卓越,但秦代统治在历史上仅延续了15年,是名副其实的短命王朝.换句话说,秦朝统治时间竟比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修建时间还要短。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还来不及指点秦代未来**,就在第5次东巡途中暴毙死亡。令人疑惑的是,秦始皇即位后未立太子,直到死前才在病榻上宣布其继承人。

遗憾的是,秦始皇死前宣布的继承人并不符合秦代丞相赵高与李斯的心意。为了帮助秦二世胡亥篡权,他们需要隐瞒秦始皇死亡的事实,于是赵高与李斯将秦始皇的尸体丢在放死鱼的马车上,以死鱼的腐尸味道掩盖秦始皇尸体的气味。

秦二世继承皇位后实施残虐暴政,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随后人民奋起反抗,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直到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人民才能安宁地生活。秦始皇即位后,曾多次宣称秦朝统治将延续千年,如今想来,不禁有几分讽刺。

9、兵马俑可能源自真人

出土的几千个兵马俑都十分独特:他们有不同的面部表情,所持兵器各异,连兵器上的细节都各不相同。长时间以来,人们都以为兵马俑都是用一块块陶土批量生产出来的,况且,以陶土为材料,批量生产也很容易:一组工匠做睫毛,一组做头套,另一组负责组装。

即使像这样生产,这也够令人震撼了。但最新研究发现:秦兵马俑是以真人为蓝本的。取得这一突破的是伦敦大学学院,学者发现:耳朵和指纹一样,因人而异,所以他们开始关注兵马俑耳朵的轮廓。

每个兵马俑耳朵的轮廓都不一样!这一结论令人震惊。似乎完成一个军队陶像的生产流水线还不够令人惊叹,而以活生生的秦始皇时代的士兵为蓝本的兵马俑才算奇迹。

目前,科学家只对比了一小部分兵马俑的耳部轮廓,但给足了科学家继续研究的信心,如果接下来看到的轮廓还不一样,那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军队的所有特点,这个军队曾在2000年前呼吸过,生活过,战斗过。

10、大泽乡起义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起义军揭竿而起。当时,遵守规则的人确实会获得一些好处,比如说他们会因为辛勤的工作而获得奖赏、有经验的人甚至会被授予官职,可是,这样的制度设计也是极为残忍的。因为人们会因为没有完成工作而受到严厉的处罚,而此时,客观因素是不会被统治者考虑的。

错过了规定的期限的行为会被认为不守信,在秦律中,这是要被处死的行为。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一年),九百名民夫被押解到淮河流域(现在的北京)去驻守。天遇大雨,道路不通,众人被困。

随后,他们意识到他们已经不可能按时到达目的地。发现自己必死无疑,于是这些民夫杀害了看守他们的军官,然后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陈胜和吴广两个人成为这次起义的首领,他们带领农民起义军队伍去反抗强大的秦朝军队。很自然地,起义军被秦军打得土崩瓦解,最终都被秦军杀害。然而,其它的起义军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这场短暂的起义开启了秦王朝覆灭的进程。

秦始皇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部传奇,令人心驰神往。虽然这个国家只是短短的存在了15年,但是它对历史的贡献却是不容小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