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弟子们官运亨通:为何孔子想当官却没人要?

“割鸡焉用牛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些妇孺皆知的成语都来自《论语》,它们分别出自《阳货篇》、《子张篇》、《八佾篇》和《述而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书不在厚,有味则馨;言不在多,醒世则经。

不仅《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几乎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姑且这样说),至今还影响深远,就具体而言,它语言平易又不乏文采,篇章短小精练又具有格言*,易读易诵。所谈内容涉及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对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颇有启迪。这对青年人很有裨益。孔子的命运从斯文扫地到送上神坛,风水轮流转,曾经几次起,几次落。孔子曾经自我总结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曾“惶惶如丧家之犬”、断食绝粮的孔子创建儒家学说之后,寂寞了数百年,到了汉武帝时代时来运转,得到意想不到的重视,以至于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地步。从汉武帝到康熙,历代帝王给孔子的封号由“文宣王”到“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先后成为五朝师者至尊。孔子成了名副其实的贵族,惟一的贵族,因为他的身份不受朝代更迭的影响。孔子的历史地位高到什么程度呢?用他的粉丝朱熹的话来形容,叫“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忽然到了五四时期,到处都喊“打倒孔家店”,我小时候还学过歌曲:“孔老二,是坏东西。”几十年过后,国学又热了起来,又开始成为各种人的“心得”、“感悟”了,杂七杂八的“大师班”也举办起来,为大学带来利润,为老板们带来证书,在可预见到的将来,他老人家还会接着热下去,高烧不退。

正常吗?不正常。越热越不容易看到真相。那么孔子的庐山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先看看权威的书是怎么说的。《史记·孔子世家》里,对孔子的生平有详细的记载。从司马迁的安排可以看出孔子的历史地位。《史记》中的“世家”,本来是记载诸侯和大臣的事,而孔子不是诸侯,却被列入世家,为什么呢?司马迁的意思是,孔子一生讲学,尤其是周游列国回来之后,专心培养、教育后一代,各国的精英分子多是孔子培养的,孔子做的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事业,他的言行思想也必将影响千秋后世,所以将他列入世家。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

孔门弟子三千,贤者72人。他们散布在各个诸侯国,成为各国的精英。孔子在当时不仅仅学问最大,而且也是精英们的精神领袖。孔子的“祖籍”是宋国,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孔防叔,孔子出生时,老爸叔梁纥已经是66岁的老人,3年后,父亲便去世。后来因为宋国发生内乱,孔母颜氏便携子移居曲阜阙里,过着艰难的生活。孔子后来回忆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在20多岁的时候在鲁国当过管理仓库和牛羊之类的闲官,后来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快50岁的时候,才被鲁定公任命为地方的行政长官;第三年升为司空,相当于工程建设部长;第四年,51岁的孔子当上了鲁国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长吧,并且代行鲁相职务。这是孔子一生中当过最大的官了——摄行鲁相,也就是代理总理,但也仅仅三个月,就被季氏等人撵*了。

罢官之后,鲁定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96年,54岁的孔子因屡受排挤,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带着弟子,向各国的公卿大夫和诸侯王宣讲他的政治思想,整整奔波了14年,但不是被排斥,就是被驱赶,甚至被追杀,路上还差点饿死。68岁,又回到鲁国,开始著书立说,编订六经。40岁以后,孔子在一棵杏树下面讲学。他是开办民间教育的第一人。有学者评价:孔子,是万世宗师,是千年中国文化的标志,他建立了影响千年、影响东方的思想体系。二千年的中国文化因为有了孔子的思想,而显得深邃有力,今日的东方文化因为有了中国文化而灿烂辉煌。一个集二千年中国文化、思想于一身的人,后世子孙对他的膜拜,不仅有虔诚,更应有一份文化心灵上的感应。

孔子是传承中华文化遗产的伟大功臣。他以广博的知识,劳苦一生,收集整理他以前的古代文化遗产,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很难设想,如果没有孔子这些劳动成果,古代中华文化会留下多大的空白。仅此一点,我们后人就应该对孔子表达敬意和感激。谭盾说,我非常厌恶对经典的、高尚的东西都嗤之以鼻,管孔子叫孔老二,打倒和颠覆一切经典,我觉得这是数典忘祖。这些话说得太大了,有点像领导在大会上的发言稿。我们来看点细节吧:孔子的七十二门徒中,子路一向最鲁莽爽直。有一天,他问孔子为政首先要干什么。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正名!”子路不以为然,说老师这年头你谈“正名”太迂腐了吧,太书呆子了吧?

孔子严肃起来,但没有发火,仍不失夫子本色,来了一段堪称名言的“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名不正或者不命名,就嘴软、心虚、没章法,弄来弄去,弄不好就让当事人无所措手足,所以必须划出可为不可为的界限,让人有序可依循。几句话就像一篇结构完整、不可挑剔的议论文。子路服了。不服不行,因为老师的话说得很宏观也很全面,想的都是安邦定国、牧民治世的大事。出口成章啊。什么叫远见卓识?听听孔子的话就明白了。

孔子对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有敏锐的观察,而且通过一件小事马上就能感觉到。记得曾经在《思维与智慧》杂志上,看到一则关于孔子的故事,大意是: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他先赎回来,待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孔子有个学生子贡,到国外去,恰好碰见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出了他。回国以后这个学生既没有张扬,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听,人们都称赞子贡仗义,人格高尚。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做美谈。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不仅没有表扬子贡,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怪他犯了一个有违社会大道的错误,是只为小义而不顾大道。孔子指出:由于这个学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赎金而被人们称赞为品格高尚,那么其他的人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就要对是否垫钱把他赎出来而产生犹豫,因为垫钱把他赎出来再去官府报销领奖,人们会说自己不仗义,不高尚;不去官府报销,自己的损失谁来补?于是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假装没看见。从客观上讲,子贡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被赎买回来。孔子透过看似高尚的现象看到深远的负面影响,从一片叫好声中看到隐藏的危害。

这才是真实的孔子。但是,汉朝之后的历代帝王都拿孔子当牌位,把他老人家当成神供起来。后来的王朝把四书弄成必考科目,通过科举考试,考上举人、进士的,都要去庙里祭孔。据有关史料记载,古时读书人获取“状元”功名后,都要到孔庙大成殿行古礼参拜孔圣,诵读孔圣经典语录,缅怀孔圣训诫等,久而久之,形成传世礼制,称“状元礼”。谁要是在祭拜的过程中开小差,交头接耳,轻者取消录取资格,重者打入大牢。孔子被庄严化,被当神供了起来,一个原本有血有肉的老人愣是被变成了僵硬的泥塑,被架空成一个代替统治者训导老百姓的老夫子,成了一个再也无法亲近的人。这实在是历史的误会。孔子从来就没有高高兴兴过,也不可能有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