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为什么那么节俭?不是节日不能吃肉
道光皇帝一生崇尚节俭,他下旨削减了各地的贡品,并将宫廷每年的开销降到20万两;他以身作则,使用的是普通的毛笔、砚台,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了龙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又规定除太后、皇帝、皇后以外,其他人非节庆不得食肉,嫔妃平时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得穿锦绣的衣服。为了迎合道光帝,官员们上朝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见了面往往互相哭穷。
道光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六代君主,其在位的29年间(1821年—1850年),清王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拐点上,道光帝一生勤政图治但无力回天。不过,他在位期间崇尚节俭,显示了较好的品德素养。
在中国历史上,天子号称“富有四海”,享尽人世间的尊荣富贵,但以天子之尊崇尚节俭,而且毕生如一日,道光皇帝堪称首屈一指。
道光元年(1821年),初登大宝的道光皇帝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停止各省向皇家进贡。按照以往的惯例,各地官员每年要定期向皇室进贡本地的土特产,如福建的荔枝、江西的春笋、云南的药材、浙江的茶叶、扬州的玉器、景德镇的瓷器等等。道光帝认为这有违节俭的初衷,并且自乾隆朝以来,很多地方的贡品早就超越了“土特产”的范畴,改为向皇家进贡“高档奢侈品”,这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且几近行贿受贿,所以,道光帝断然下令停止进贡。
道光皇帝的决定让各地官员左右为难:一则摸不清皇帝的指示能否当真,再则办贡一事涉及多方利益。经过深思熟虑,官员们不顾禁令,依然把贡品送到京城,同时向皇帝解释:这体现着臣民的一片孝心,而且都是些水果蔬菜之类的“寻常之物,非珠玉可比,价廉值贱”,希望皇帝不要拒绝。
这一次轮到道光皇帝为难了。想处分违旨进贡的各省官员,但法不责众;若将这些贡品退回各省,运费又是一大笔开销;如果接受了这些贡品,岂不又是出尔反尔?经群臣商议,最后决定折中办理,删改则例,减少贡品数量、种类,停止进贡奢侈品,其他贡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有所减少,并强调按此落实,各省不得自行其是,擅自增减。比如,根据《清宣宗实录》记载,原来规定盛京(今沈阳市)每年向皇家进贡“香水梨”2000个,现在削减到200个。盛京官员又来饶舌,说皇家那么多人口,200个梨哪里够吃?道光帝说:不吃,留着上供用,200个足够了。
削减了贡品之后,道光帝又将宫廷每年的开销降到20万两,而事实上,皇宫每年至少需要40万两才能支应得开,宫廷生活顿时艰难起来。道光皇帝以身作则,他使用的都是普通的毛笔、砚台,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了龙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满清外史》记载:道光帝“衣非三浣不易”,“三浣”即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就是一个月,皇帝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说明他的衣服不多。又规定除太后、皇帝、皇后以外,其他人非节庆不得食肉,嫔妃平时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得穿锦绣的衣服。后妃们上下平衡,苦苦支应,才勉强把日子过下来。
道光帝对皇后的贤惠十分满意,逢皇后生日,便为皇后祝寿。满朝亲贵重臣献上寿礼,拜完寿,心想皇家御宴将是何等排场,不料开宴才见一人一碗打卤面。后来听说,为了筹办此次寿筵,道光帝特批御膳房宰了两口猪。而皇后更是高兴,因为道光帝曾明确规定:万寿节(皇帝生日)、千秋节(皇后生日)以及除夕、元旦、上元(元宵节)、冬至的庆贺宴席一律取消,为皇后祝寿赐宴算是破了例。
道光的节俭也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
道光十一年夏,他作《御制慎德堂记》,告诫皇子皇孙祖宗创业不易,切勿“视富贵为己所应有”,应该做到“饮食勿尚珍异,冠裳勿求华美,耳目勿为物欲所诱,居处勿为淫巧所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一丝一粟,皆出于民脂民膏,思及此,又岂容逞欲妄为哉”。万乘之尊的帝王能认识及此,实在难得。
婚礼是一件劳民伤财的大事。道光帝有9个儿子、10个女儿。除夭折之外,儿子中长大成人的有6位,公主有5位。道光帝得子较晚,在他逝世的时候儿子大多未到议婚的年纪,但他指示将来婚礼一律从简,而且要求女方家置备妆奁也不得奢华,否则,不仅将奢靡之物掷还,还要加以处分,儿媳给公婆的各种礼物也一概豁免。至于公主出降(民间叫出嫁),费用不得超过2000两白银,额驸家对皇家的聘礼也相应减少,在公主下嫁前额驸家应进的“九九礼”则干脆免掉,这样也使皇家省去了招待额驸的筵席开支。后来虽又恢复了“九九礼”,但改为象征性的“羊九只”,依然不设宴,把羊收下送至御膳房,与客人寒暄几句就端茶送客了。
道光皇帝崇尚节俭,并希望以此转变官场奢侈腐化的风气。他一旦看到官员衣服光鲜,就面露不悦之色,甚至规定旗人官员六品以下不得衣着绸缎,一律布衣布靴。对于不能节俭的官员,他会加以处分。道光十年,有人举报盛京将军经常在家里演戏宴乐,道光帝就立即革了他的职务。经过道光皇帝这番倡导,京城的官员确实多有收敛。《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道光间风俗尚朴素,酒席无新花样”,又说这期间的穆彰阿、耆英之类的权臣“若谓之误事则有之,谓其贪渎则不然”。当时,官员们上朝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见了面往往互相哭穷,或互相交流节俭的经验。道光皇帝哪里知道,此时京城里的旧货铺子把库存的破衣烂衫都卖了个好价钱,品相稍好的旧衣服比新的还贵呢。有些穷京官儿买不起,就只好自己做旧,把新袍子弄脏弄破加上补丁。道光帝眼见满朝文武都穿旧衣破袍,认为自己的节俭已经深入人心,不禁省俭得越发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