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霸主 从唐朝疆域看武则天的武功功绩
东征西伐,使唐朝疆域达到极点
自高宗显庆初年开始,已安定多年的唐朝边境,形势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突厥向唐朝西域侵扰,使西域少数民族不得安宁。东部与唐朝关系官切的新罗,受到高丽和白济的包围,频频向唐朝求救。武后和高宗奋太宗贞观讨伐四方之威猛,对突厥和高丽用兵。自显庆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以十年努力,使唐朝边事大为改观,其武功超过了贞观之时。
这期间,是武则天为皇后辅佐唐高宗到垂帘听政阶段。因高宗才智平庸,加上身体多病,朝廷内外大事,“上或使皇后决之”。就是说,包括对外用兵的大事,高宗悉“委以”太后。武则天深受唐太宗的影响,内治与外武,皆不同凡响。
贞观年间,东突厥为太宗征服,贞观至高宗初年在塞内塞外分置六都督府和两都护府进行管辖。但是西突厥仍称霸西域,威胁着唐朝的西部安宁。永微二年(651年),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击破唐朝的射匮可汗,在碎叶自称沙钵罗可汗,在那里设牙帐,侵扰大唐西部领域,向唐朝示威。
显庆元年(656年),任葱山道行军总管的老将程知节受命讨伐西突厥。击其歌罗、处月二部,斩首千余。副总管周智度进攻骑施、处木昆等部,也取得了胜利。同年十二月,程知节又率部达鹰娑州(今*焉耆),前军总管苏定方破西突厥别部鼠尼施。然而,副大总管王文度畏敌如虎,竟矫诏“以程知节恃勇轻敌,委王文度为之节制”,从而篡夺了兵权主管,力主防守,延宕不进。后又杀死前柬投降的突厥人,分其财物,苏定方屡劝不从。造成将士离心,无功而返。高宗、武后查得实情,把王文度治罪除名,程知节以“逗留”不进免官。
西突厥尚未平定,武后与高宗则大胆起用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再率燕然都护府任雅相等将领,再讨西突厥。
苏定方,名烈,定方为其字。冀州武邑(今河北)人,自十五岁随父亲行武,骁勇而有志。贞观初年在唐朝名将李靖部征讨突厥,屡立战功。永徽年间晋升中郎将。前次出兵突厥,他为前军总管,已取得胜利。当王文度杀降取物时,他说:“如果这么做,我们就成了强盗,还有什么名目再征战杀敌啊!”而当王文度按师不进时,士兵纵终日骑在马上不动,披着铠甲结成阵势,非常疲苦,许多马匹都被冻饿而死了。他要求主动出战,向程知节说:“出师就是为了讨伐敌人的,今天却守在这里不动,如果敌人来攻就等着失败。皇上以公为大将,怎么能让副将说了算呢?请逮捕王文度,飞表上奏。”[《新唐书》,卷111,《苏定方传》。]但程知节了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武后与高宗调查得知了前方将帅的表现,才特受苏定方为主帅,再度出师征讨西突厥的。
苏定方果然不负所望,以他的勇气、谋略和智慧,取得了讨伐西突厥的重大军事胜利。当他率领大军近逼西突厥时,沙钵罗倾其全军而迎,拥有十万军队。大兵在今天的额尔齐斯河的西岸列阵,绵亘十里。苏定方自为前驱,只率精兵万余靠近了敌营。沙钵罗自以为兵超苏定方十倍之数,乃长驰直进,企图围歼唐军。苏定方令步兵据南原,枪刺尽向外,待敌深入而击,自率骑兵在北原列阵候敌。
沙钵罗欺定方兵寡,挥军攻南原的步兵阵地。而几次冲击,苏定方布置的步兵阵地坚如磐石。苏定方看见敌军气馁了,便率骑兵向敌阵冲锋。其军队无不奋勇争先,敌军挡不住唐军的攻势,大溃而逃。苏定方挥师全力追击,赶了三十里,斩获数万人。第二天继续进攻,西突厥军队和群众纷纷投降,沙钵罗仅率数百骑西窜。
苏定方兵进伊犁河西部的邪罗斯川,迫追沙钵罗。此时北风疾吹,大雪纷飞,很快平地积雪二尺。诸将请求雪晴再追击敌人主帅,苏定方则说:“敌人正恃大雪相阻,必以为我军不能前时,一定会在附近休整。我军正好借机猛进,必要擒拿敌首。如等待天晴,敌人也会远窜,想擒获就困难了。吃些苦头,建立大功的时候到了!”于是挥军踏雪速行,所到之处,突厥纷纷投降。到了双河,离沙钵罗牙帐二百里时,苏定方命部队列阵推进。追不多久,正好遇见沙钵罗与残部射猎寻食。苏定方乘其不备,纵兵攻击,再斩获沙钵罗部众数万,沙钵罗再度逃走。不久,即被投降唐军的土人执送唐营,西突厥宣告灭亡。沙钵罗可汗被押送长安,为高宗免死封官,病死于长安。
高宗、武后命于西突厥故地天山北路建北庭都护府,统辖昆陵、濛池二都护和二十三个都督府。龙朔二年(661年)在天山南路分置十六个都督府,及八十州,一百一十个县,军府一百二十六个,皆隶属安西都都府。
这次对西突厥的用兵,是贞观以后,高宗朝取得的首次军事胜利。从而解除了西突厥在唐朝西境的威胁,恢复了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地位,对巩固西部边联,维护国家统一,发展中原和西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商业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大唐东部的朝鲜半岛上,是高丽、百济和新罗的三国鼎立。新罗与唐朝关系密切,却受到高丽和百济的联合进攻,唐太宗晚年曾钦征高丽,但却无功而返。
显庆三年(658年)高丽、百济夺新罗三十三城,形势危急,向唐朝求救。高宗、武后遣营州都督程名振和中郎将薛仁贵往攻高丽。
薛仁贵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唐朝将领,他跨海征东的故事被编成小说和戏剧,千年来一直流传,为人欣赏。他是绛州尤门(今山西河津)人,家贫。太宗钦征辽东时,他只身投军于张士贵营。在征辽东的战争中,薛仁贵曾身穿白衣,首先登上城门,所向披靡,大军乘势进攻,乃获大胜。唐太宗远远望见薛仁贵登城战斗的情景,大为惊叹。特命引见,赏赐甚丰,立即提拔为游击将军,后加封右领军中郎将,这就是《薛仁贵征东》小说中“白袍小将”的情节。被作者编得十分离奇,只能说明人民敬仰为祖争光的英雄,若以史实论,就中足为征了。
永徽五年(660年)润四月,高宗宿在万年宫,丁丑那天下大雨,午夜山洪暴发,冲突玄武门。守城士兵被滔滔洪水惊吓,丢下城门不管,四处奔逃。薛仁贵登上城门一边高呼宫内避水,一边说:“如今皇上都危急了,臣子还能怕死吗?”高宗从梦中惊醒,登高避水,方得平安无事。高宗、武昭仪称赞薛仁贵忠勇,更加推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