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水浒第一位好汉 却惊鸿一现留下三大谜团
王进,京师八十万禁军教头,父亲王升也是京师的一名都军教头,祖父是江湖上使棒卖药的艺人,是个武术世家,有一身的好本领。留宿史家庄时,偶见以少年在习武,一语道破少年的棍棒好看不实用,因而惹恼少年,硬要与之比试。王进只是笑,不肯动手,原因是“恐冲撞了令郎时,须不好看”。经太公再三央求,王进仅一棒,便打倒了史进少年。这证明王进这位枪棒教头的武艺真是十分了得。半年之后,少年在王进的调教下,十八般武艺,学的十分精熟,“点拨的件件都有契妙”,使少年变成了梁山马军骠骑兼先锋使,位列第二十三位的好汉,他便是九纹龙史进。
王进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还是位识时务、有小心的好汉。高俅上任伊始,就大发淫威,记王升一棒之仇,拿王进开刀。不管王进有病在身,,硬说是王进小看自己,不伏点视,抗拒官府,要毒打王进。王进为避免高俅的进一步迫害,只有舍官而去,远走高飞。他不像林冲,明知是高俅迫害,一忍再忍,“受这般腌臜的气”,又不愿辞官,执迷不悟。一句“俺如何与他争得”,道出了王进明智之处。
王进的故事不多,尽在“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一回书里,仅千把字而已。这千把字大概分为三部分:无理受责---弃官出走---史村授徒。这三部分让我们看到王进是个头脑清醒、武艺高强、心慈眼善、知恩必报,而又有拳拳报国之心的英雄。文字虽不多,读者读后,多个心眼,细细一想,就有多个为什么产生:
《水浒传》里,凡是好汉都有绰号,王进作为书中第一个出场的好汉,单单没有绰号,不知为什么?
远在渭州的鲁提辖,在陕西的史进几经辗转,最后都上了梁山,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呢?
王进的故事在《水浒传》第二回,这回书的题目是“王教头私走延安府”。王进在史家庄教授史进半年之后,怕高俅追捕,执意要离开史家庄去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去镇守边疆,书中写道:“王教头依旧自挑了担儿,跟着马,母子二人自取关西路上去了。”王进是否到了延安府呢?到延安府后有什么作为呢?
以上的这些问题在书中一概没有交代,王进这个人从此就从小说中消失了。可以这样说:王进这个人物是《水浒传》种交代的最不清楚的一个。他的出现,好像就是为了引出史进,教史进武艺,使史进成为有实战能力的英雄。
以上的几个为什么,大都难以寻找出答案。唯有私走延安府,还能找个一二个佐证。
王进为何私走延安府呢?《水浒传》中王进自己说了条理由:那里的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的,爱儿子使枪棒,何不逃去投奔他们?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虽有理,但不充分。
王进之所以私走延安府,还有些《水浒传》没有说明的原因。据一些史书,如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一及宋代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载:宋代历史上有三个王进,二武一文。这个文官王进与《水浒传》里行伍出身的王进当然有点搭不上界。两个武王进,一个是张俊手下的军卒,一个是吴拱部下裨将。吴拱手下的这个王进,是在樊城之战中阵亡的,他的生平介绍不详,与《水浒传》中的王进也难挂上钩。
张俊手下的王进,书中介绍,他年少时参军,在张俊手下为军卒。建炎四年在明州大败金人,由于王进“身先士卒,独立奇功”而“骤加正使赐金带,俊拔用为将。”这大概就是《水浒传》中说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依据。这些书中又同时交待,这个王进是延安人,故《水浒传》的作者,才安排王教头私走延安府这个去处,让其回归故里,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