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识 从食品标签看出健康保健

生活中,我们在看食品标签,是不是有点感觉摸不着头脑,甚至很多人只是简单看一下保质期就可以了,或者多数人可能只了解水和蔗糖等一些简单的配料,而对于一些专业的名词却不太了解。今天就由小编给大家解读一下经常出现在配料表上的晦涩名词吧。

专家教你看食品标签远离潜在危害

明胶

所谓的明胶就是动物的皮、骨和韧带等物质里边含的胶原蛋白,在经水解后就会得到的高分子多肽物质,也就是生活中猪皮冻的主要成分。在食品中,它经常被用作增稠剂,广泛的用于冰淇淋和果冻等食品中。

一度沸沸扬扬的“毒胶囊”事件的主角,虽然也是明胶,但其实是工业明胶,含重金属,而食用明胶则安全无毒,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植脂末

它的味道近似牛奶,所以也叫奶精粉,可用于冰淇淋、巧克力、蛋糕和速溶麦片中,可以起到增加香味的作用,而且它的口感滑腻,可减少牛奶或奶粉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植脂末的主要成分包括乳蛋白和氢化植物油还有麦芽糊精等。

其中植物油的部分氢化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已被证实可能增大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与植脂末类似的配料还有“植物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等。

麦芽糊精

它是以淀粉为原料,经水解、精制、喷雾干燥制成的淀粉分解产物。麦芽糊精比淀粉大分子容易消化吸收,添加到某些营养食品中,对于手术后消化能力差的病人等有一定益处。

很多厂商将其添加到糊粉类的无糖食品中,而实际上麦芽糊精升血糖速度极快,并不适合糖尿病病人和减肥者食用。另外,麦芽糊精作为填充剂添加到莲子粉、山药粉等食品中,会降低天然食材的比例。与麦芽糊精类似的还有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玉米糖浆等配料。

食品标签如何看:学会这6招

为了让消费者知道产品的品质和内涵,各国都制订了相关法律,要求加工食品在包装上明细产品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其实是不看包装上的产品信息的。而会关注配料表和营养信息的比例不足20%左右,而其中表示能够看懂的还不到四分之一的人数。那么,食品标签应当如何读呢?不妨按以下项目来看看。

看食品类别

标签上会标明食品的类别,类别的名称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质。

例如,你可能看到一盒饮料上注明“咖啡乳”,但它究竟是一种饮料还是一种牛奶产品?如果看见标签上的“食品类别”项目注明“调味牛奶”,你就会知道,这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咖啡和糖,而不是水里面加了糖、增稠剂、咖啡和少量牛奶。如果是后者,那么在食品类别上就属于“乳饮料”,而不属于牛奶了。

看配料表

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原料及其比例。按法规要求,含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

例如,某麦片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说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燕麦和核桃都很少。这样的产品,营养价值可想而知。如果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燕麦、米粉、蔗糖、麦芽糊精、核桃……”其品质显然会好得多。

同时,目前对食品添加成分的标注也越来越严格了,不能简单用“色素”、“甜味剂”等模糊的名称,而必须注明其具体名称。这样,消费者可以从配料表中直接看到一些自己平日见不到的名称,比如“柠檬黄”、“胭脂红”、“阿斯巴甜”、“甜蜜素”等,这些通常意味着食品中含有食品添加剂。

看营养素含量

对很多食物来说,营养素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而对于以口感取胜的食物来说,也要小心其中的热量、脂肪、饱和脂肪酸、钠和胆固醇含量等指标。

例如,如果购买一种豆浆粉产品,显然是为了获得其中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那么,通常蛋白质含量越高的产品,表示其中从大豆来的成分越多,健康作用也就更强。因此,一个蛋白质含量≥20%的产品,通常会优于一个蛋白质含量≥16%的产品。

看产品重量和净含量或固形物含量

有些产品看起来可能便宜,但如果按照净含量来算,很可能会比其他同类产品昂贵。

例如,一种面包产品的价格可能令你心动,体积也差不多大。但是一种产品的净含量写着120克,另一种写着160克。实际上,前者可能只是发酵后更为蓬松,但从营养总量来说,显然后者更为合算。

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具备的应有品质,过期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仍然能够安全食用;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则表示过了这个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

在保质期之内,应当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虽然没有过期意味着食物仍具有安全性和口感,但毕竟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的营养成分或保健成分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例如,某种酸奶的保质期是14天,但实际上,即便在冰箱中储藏,其中的乳酸菌活菌数量都在不断降低。所以,为了获得其中的健康益处,最好能够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酸奶。

看认证标志

很多食品的包装上有各种质量认证标志,比如有机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QS标志等,还有市场准入证明。这些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安全品质和管理质量,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查询其具体意义。在同等情况下,最好能够优先选择有认证的产品。

解密6大食品标签

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是否有点让你摸不着头脑呢?近日,美国《真简单》杂志为大家逐一地进行了解读。

“有机”:该食品的原料通过有机方法种植,它至少包含95%的有机成分。有机食品不受杀虫剂、化肥、人工合成激素等化学物质的污染。

但是它的价格比普通食品最多可高出50%。如果囊中羞涩,选择普通方法种植的水果和蔬菜也可以。

“100%纯天然”:该食品不包含人工合成色素、香料或防腐剂等人工合成成分。不过“纯天然”并不能和“有益健康”划等号。它可能含有过量的糖分和卡路里。

“不含脂肪”:该食品每份的脂肪含量低于0.5克,而“低脂肪”的标准是每份少于3克。人体25%—30%的能量来自于脂肪,所以脂肪必不可少。

另外,食品生产商为了让产品更美味,会在不含脂肪的食品中添加多余的糖分或淀粉,诱使你多吃。所以选择“低脂肪”的食品比较合理。

“0克反式脂肪”:该食品每份的反式脂肪含量低于0.5克。虽然反式脂肪能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但是一些食品用饱和脂肪,如棕榈油、椰子油代替它,并不健康。

“有益心脏”:该食品的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元素含量比较低。不含反式脂肪,并且每份含有不低于0.6克的水溶性纤维。

不过,吃“有益心脏”的食品和“减少心脏病患病风险”不是一回事。如果你容易得心脏病,这些食品只是不会增加你的发病几率罢了。

“不含抗生素”:你经常在红肉、家禽和牛奶等食品上看到这个标签。它表明动物在饲养中没有用抗生素来保持健康。

动物用的抗生素会让它产生抗药性,不过没有研究表明,它对人类也有影响。

“不含麸质”:该食品不含一种多见于小麦和其他谷物的蛋白质——麸质。对小麦过敏或有胃肠疾病的人应该选择这类食品。

“不含糖”:该食品每份的糖含量低于0.5克。但是“不含糖”并不意味着“低卡路里”。 生产商通常会在不含糖的食品中加入乳糖醇、木糖醇等人工甜味剂或者淀粉,无形中增加了卡路里。所以不含糖食品也要适可而止。

结语:看了本文,大家是不是可以再以后的生活中,理智的正确的看清和辨别这些食品标签里的小秘密了呢?其实,在生活中还是要了解一下的,毕竟买回家的东西都是要进入我们的身体的,要格外的重视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