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项羽要是杀了刘邦 他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中,总有一些悲情人物,他们自以为有着轰轰烈烈的一生,实则在后人看来,却是苦情的一个轮回。今天笔者要说的便是项羽,说他苦情倒也有些过了,但是他的一生却也萦绕了太多难以名状的苦楚。

公元前205年,整个秦朝处于飘摇不定的状态,社会纷纷对秦的统治抱怨、愤懑。在哀怨四起的呼声中,一些反动*开始蠢蠢欲动。两年后,秦朝开始逐渐走向灭亡。

秦朝在世的最后一年,秦王国已经丧失了对一些城池的控制。公元前220年,秦朝灭了六国的*,将他们归于自己的名下,但是现在对其的控制力极限下降。在这六国中,*增长最快的便是楚国,其中项氏最为突出,垂流千古的便是项羽。

秦二世三年,项羽率领着千万名楚军,与秦军在巨鹿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在这场战争中,虽然项羽有很多士兵,但是在数量上仍不敌秦军。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战,最终,项羽反败为胜,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

也正是在这场战争后,项羽一战成名,在众盟主的的共同商议下,项羽被推举为“反秦盟主”。此时此刻的项羽,正处于他人生中最高的一个位置。然而就在项羽被众人都当作英雄的同时,他却干了一件在外人看起来非常蠢的事情。然而他在做这件事情时候,其他的盟主也深陷其中,为其叫好。虽然暂时地解决了当时的问题,但却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

成为反秦盟主,看似是一件成功的事情,盟主的光环将其环绕,实则,这个“盟主”的称号将他推向了一个巨大的黑洞里,反被侵蚀。战争结束之后,秦军虽然失败了,但是还有一些残余*死灰复燃。然而这支死灰复燃的队伍,却被秦二世嫌弃,于是犹豫再三,这支队伍最终反向投降于项羽。

当这些秦军投降时,项军自然是同意的,并且面对从敌军到友军的惊喜,怎么说,项羽也要好生“伺候”。但是在当时,实际情况下,项羽并没有这么多粮食来养活这帮人。

时间一久,项羽心中也非常烦躁,面对这么多“嗷嗷待哺”的士兵,最终还是要进行取舍的。如果将这支秦军放走,或许反而会刺激到他们,说不定会得到他们的报复。对于刚刚投降的士兵和已经相处了很久的亲兵,自然是选择后者。量其利弊,不如将这支投降的队伍杀了,一了百了。这样,不仅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给其他盟国的人看看,自己反秦的心有多坚定,就算是秦军投降了,也能将其拒绝在外。

表面上看,项羽这样做似乎在包装自己,向众人表示一个完美的形象;实则他却将自己推向了一个框框内,再也出不来。尤其是后来,他与刘邦相遇,二人在处理降卒的问题上大有不同,很明显,刘邦的做法比他更加高明,更加深得民心。

刘邦在进入关中后,与城里的百姓相互约定。一方面,自己将会管理好自己的士兵,不去触犯百姓一丝一毫;另一方面,百姓也要支持军队的工作。所以在很长时间内,城内一片祥和。楚汉争霸时,百姓按照约定,十分支持刘邦。

要知道,关中在秦朝的管理下,逐渐变成富饶之地,况且这里从未爆发过战争,所以,咸亨内很多东西都保存的完好,百姓们也生活的十分幸福。在刘军入关时,很多秦军没有任何战斗力,面对强大的刘军,都直接投降。于是,还未发生战争,秦军已经投降了一大半。

如今,刘军面对的是项羽,二人都是外人,所以要帮谁,还得看谁得到的民心多。自然,当时得民心较多的便是刘军。一场战争中,除了一线战场上士兵勇猛无敌,后期的补给充沛也是一样重要,在这里,百姓就发挥了主心骨的作用。百姓们都帮助刘邦,而项羽,却慢慢失去了民心。久而久之,项羽也就失败了。

很多人都说,在鸿门宴上,项将军如果没有心软,而是直接杀掉他的敌人,或许,他的命运将会被改写,但是就算当年项羽真这样做了,历史真的就回改写吗,我看不一定。然而,历史总是这样阴差阳错,正是因为那年,项军杀掉了投降的秦军而将自己固定在一个高度上迟迟不肯下来,否则悲剧也不会发生。